如何提高初三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6期   作者:罗斌
[导读] 到了初三这个阶段,会增加一门新的科目,再加上化学知识的琐碎和化学知识的逻辑性强
        罗斌
        四川省德阳市成都师范学院德阳高级中学
        摘要:到了初三这个阶段,会增加一门新的科目,再加上化学知识的琐碎和化学知识的逻辑性强,对于学生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老师在课堂上的教课方式以及逻辑思维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好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老师教学的有效性以及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本文主要分析教师该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以及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一种学习化学的氛围。
        
        关键词:提高;初三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前言:在初三学习化学的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将化学基础知识打牢固,同时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也十分重要。能将理论知识和化学实践运用在一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对化学的理解以及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对化学的熟悉程度,帮助学生拥有化学逻辑思维,懂得运用化学方程式。现如今的化学课堂依旧存在很多的缺陷,这使得学生成绩的提升缓慢,教师不能在有限的时间,教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所以纠正化学课堂的问题至关重要。
        一、初三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方式单一
        初三化学课堂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从零开始的教学是最困难的。初三化学老师的教学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现今的化学老师只是单纯地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天天讲解那些化学方程式,老师认为化学方程式是基础,学生不需要理解这些化学方程式的本质,只要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在卷子中就可以了,这造成了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这些方程式,这种学习方式会使学生出现枯燥的情绪,学生并不明白这些基本知识的原理,当老师真正地为学生讲解应用题时,学生会跟不上老师的讲解速度。学生学习化学的过程就相当于一个原子的组成,化学基础知识点相当于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原子核,使学生拥有化学基础知识,而电子则是化学的实践和应用,化学的本质是从生活出发,当原子核和质子真正地都拥有时才能形成原子。而现今的课堂没有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融合在一起,造成了学生学习化学效率较低。
        (二)实验课程缺陷
        化学物质已经融入到我们身边,但是我们生活中见到的往往是已经化学反应好的结果。当老师在讲解化学反应或者讲解化学实验时,在学生心目中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就只是单纯地记忆住这些知识点,这对于学生学习和理解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原因正是因为学生并不了解这些成果的原理,没有足够的实验操作课程,学生对化学感到很陌生,增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同样也减缓了学生化学成绩的提升,也降低了教师教学效率。
        二、提升初三化学课堂有效性策略
        (一)创建新颖的化学教课方式
        在化学刚刚开始接触的阶段,需要大量的知识让学生们来记忆,但是死记硬背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是很微小的,这时候老师可以将这些化学知识点编写成顺口溜,帮助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记忆。并且运用游戏比赛大家的记忆效率,为成功的学生给予奖励,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竞争学习的精神,也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到学习和记忆化学知识中,同样也提高了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二)多开展实验式课堂
        化学课程虽然从生活中出发,但是生活中的化学往往会被大家忽略掉。所以只是单纯的在课堂上讲解理论知识,局限了学生对化学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应该鼓励大家多动手自己发现生活中的化学和研究化学知识,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规定一些书本上的实验,让学生组成小组亲自动手实验这些书本中的知识,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这些实验中具有的知识点,最后各个小组把自己动手发现的知识点交给老师,老师判断那个小组发现的更全面,表扬好的小组再接再厉,失败的小组给予他们鼓励,激起他们不服输的气质,这种动手实验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
        比如白磷在水下燃烧的实验,如果老师只是在课堂上讲解这个实验,学生心中肯定会半信不疑,毕竟他们知道水可以灭火,但是在水中却出现了火,只会让学生感觉到疑惑和不理解,这样就会减缓学生学习化学的有效性。如果这样的课堂交给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白磷在具有氧气的条件下达到可燃点,水中的火焰出现在学生的眼前,这样他们就会相信这个化学理论,就会加深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对学生化学学习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实验对于化学十分重要。
        (三)增强师生之间的友谊
        学生和老师的差距就在于老师知道的知识比学生多,所以学生来到学校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将不懂的知识弄懂,陌生的环境以及陌生的科目会使学生胆怯去询问老师不会的问题。所以老师就要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让学生对老师形成一种亲密感,将老师当成自己的好朋友,化学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所以疑问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最多的,当学生与老师形成一种亲密感时,学生就可以大胆地请教老师不会的问题,也会在空闲的时候与老师一起探究化学知识,这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化学成绩,也大大提升老师的教导效率。
        (四)激发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
        一门科目想要学好,兴趣对于学生是必不可少的。老师可以在课堂中将知识、游戏、视频融入在一起,营造一种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对学习化学产生兴趣,这样学生可以主动地去学习和发现化学的妙处,这对于学生化学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结束语:
        在初三的学习中,老师的教学方式、师生间的友谊、化学课堂能否在学生心目中产生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尽管现在的教学方式存在缺陷,但是能够真正地发现这些缺陷,并及时改正对于提升教师教学化学的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教师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是很重要的,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理解力,也提高了教师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黄丽珊,曾华界,黄桔洪.LICC范式在初三化学课堂评价中的应用:以“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一课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8(9):56-58.
        [2]杨艳红.“深度交流”的课堂教学实践:以初三化学“酸与碱发生的反应”实验探究教学为例[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8,34(6):23-27.
        [3]康勤生.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初中科学课堂的有效性[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