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群、张书萍
铜陵市新苑小学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让我们的教学事业的发展如沐春风,更是惠及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实现信息化教学,不仅可以释疑重难点,而且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巩固教学知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策略
小学生思维特质为形象思维远超于抽象理性思维,而数学课向来被成为“思维的体操”,小学数学已经成为小学生学习的拦路虎,这样就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解决两者之间不可以调和的矛盾。而信息化教学手段以其图文并茂、声形兼备等优势为诸多一线数学教师所青睐。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让课堂更精彩
1.多媒体展示图片,释疑重点难点
每一节课数学课都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重心,也有着小学生无法逾越的教学难点[1]。在信息时代,教师更要走在时代教学的前沿,巧借多媒体展示图片的功能,呈现过程,帮助学生释疑重难点,满足他们喜欢追本溯源的天性,从而做到教学主次分明、有的放矢、轻重有度。
例如,在学习《倍的认识》这一课时,其重难点在于要求学生建立起有关“倍”的概念,初步认识“倍”。在这一课上教师除了让学生用实物来比较思考之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倍”,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用大屏幕展示题目,给学生思考,通过多媒体展示,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倍,以感性为基础呈现了“倍”这一概念的认识过程,解决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2.多媒体动画演绎,变抽象为具体
小学阶段学生除了重难点知识不易掌握外,随着学习时间的增长,学习内容会逐渐从具体走向抽象,小学阶段各个年级几乎都涉及到了一些空间问题、实物问题、抽象问题,诸如钟表的“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观察物体”、“集合”、“圆形的运动”等,这些抽象问题对于阅历少、见识窄,具象大于抽象、感性大于理性的的小学生而言,学习的难度就会增加[2]。针对这样的学情,教师则可以利用多媒体直观、画面感强的优势特点,通过动画视频进行演绎教学,将立体空间的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帮助学生提升认知,变枯燥知识为生动教学,增强学生兴趣,最终促使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和概括能力的提升。
以“集合”问题为例,为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抽象概念,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绎进行教学。首先用课件出示了故事小组和英语小组的学员名单,两个空白圆圈表示两个小组,请学生分别填上名单。教师告知学生每个小组成员即构成一个集合。让学生继续观察两个图片发现问题(即共有名单),引导学生更简单地表示这一关系。最后,在大屏幕中出示两个空白圈,拖动其中一个与另一相交,让学生重新填写,于是借助多媒体就初步帮助学生建立了交集的概念。
二、实物展台精彩呈现,让课堂更直观
实物展台本为传统的教学工具,然而它通过与投影设备连接,利用光和放大功能,将各种文字资料或者教具比较清晰的展现给每个学生[4]。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它也可以做到将手机、IPAD等拍照设备结合同屏软、硬件,及时、快速的展现学生的错误或者优秀作品等,减轻了把学生的本子拿到台上或者把学生请到台上板演的繁琐;另外它可以将各种数学小实验操作过程和推理过程立体、形象、清楚地展现给学生,所以它长期以来一直是数学教学中不可多得又不可或缺的教学设备。
小学阶段的数学常常涉及到实物介绍或者是空间问题以及一些公式的推导。假如在教学中,教师只是借助粉笔、依赖黑板,仅通过语言来推导数学公式,往往不够形象具体,教学效果也不理想。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实物展台,展现实物,再现公式推导的过程,让课堂更直观。
例如,在《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知识这一课的教学中,其中里面涉及到了关于圆锥体积的公式的教学,以往不少老师只是告知学生公式为:v=就是相当于同底同高的圆柱的.但是学生对这个公式的由来并不知晓,质疑为什么一定是。他们最后只能死记硬背,当出现与两者相关的应用题时无法做到灵活运用。对此,我决定借助实物展台完成公式的立体推导,帮助学生答疑解惑。首先,我取来以下教具:同底同高的圆柱水槽和圆锥水杯。为激起学生兴趣,我问学生:“大家觉得需要几杯圆锥水杯的水才可装满水槽。学生们兴奋地猜测各种答案。为了让学生们信服答案,我决定让学生来见证这一奇迹。一名学生在实物展台操作,其他学生远远地便可清楚地看到屏幕上的演示。一杯、两杯、三杯,装满,答案揭晓。这时候再将实验进行反向操作。经过实物展台演示,学生操作,学生们自己证实了公式。学生的疑惑散去,也对这个公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借助实物展台教学的魅力所在。
三、借助社交软件功能,让课堂有效延伸
现代社交软件层出不穷,例如腾讯QQ,微信,msn等等,另外还有一些专门的网络学习网站和软件,比如“一起作业”等等。诸多信息软件以强大的功能为大众所喜爱[5]。这些软件的最大的功能就是能做到无距离的沟通,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社交软件的这一功能为教学服务,做好小学数学课堂的课后延展工作,让课堂教学效果得以延伸,让课堂教学知识得以及时巩固。例如,运用腾讯作业群或者是微信群聊功能,将每天的课后作业发布在公共号里,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作业,以便督导学生进行作业。另外利用微信独有的扫一扫功能,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链接到微课或者区微课平台,借此学生实现了在家中就能听课,做到了一键回顾课堂教学内容,真正做到了轻松快捷地巩固知识、复习、解决疑难问题等。
结语
本文从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思维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具体探讨了小学数学课堂实现信息化教学的途径,其一是借助多媒体图文并茂、动画演绎等功能优势进行教学,让学生及时掌握教学的重难点,让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让课堂知识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下得到及时的巩固;其二是借助实物展台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精彩呈现实物演示过程,让课堂更直观;其三是借助社交软件做好课堂教学的延伸工作,让学生学以致用,将课堂所学知识及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宫凯夫. 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分析[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15年第24期第66页.
[2]张春平. 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的几点思考[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15年第24期第67页.
[3]庞志强. 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实践浅析[J]. 软件:教学, 2014年第11期第1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