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晶
福建省福州市福州民族中学350600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下,翻转课堂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在化学教学的课堂上 ,它不像传统教学那样刻板,翻转课堂带动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使教与学结合起来,给了学生巨大的发挥空间。本文从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情况、知识学习情况等对翻转课堂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中化学;构建研究
引言:新课程的标准,要求我们改变课堂的教学方式,摒弃掉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的缺点,而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符合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理念,让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使学生分小组合作,互相帮助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翻转课堂”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缺点,利用视频让学生自己学习,锻炼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思考,以此来构建课堂。翻转课堂的应用,让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本文就对在翻转课堂下如何有效构建高中化学教学做了以下说明
一、翻转课堂创新型学习的多样性
翻转课堂是通过视频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创造比较放松的环境,让学生可以在有少听,漏听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回放视频的办法再次观看,让学生想看就看,不管是学生会的还是不会的教师都会在视频中讲解,以方便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学习。在学习时,教师会以视频为主,创设问题,引出学生思想,让学生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有所疑问,大胆猜测,给学生参与化学学习提供条件。 教师在上课前应该确立教学内容,要以教学内容为主要中心制作视频,而视频的内容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和课本上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教学,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与学生互动,给他们自己发展的空间, 一起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困难,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 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主要是以视频的形式教学,教师以教材为主,利用互联网上传所录制视频,学生可以在网络上选择自己想要听课的教师,让学生有了更多选择的方式,教师也可以在网络上观看其他教师的化学课程,学习其他教师如何进行化学教学,反思自己的缺点,学习其他教师化学教学的优点,查漏补缺的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从而完善自己的化学课堂教学。
二、翻转课堂教学下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
2.1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导性。
翻转课堂的教学中,在上课时,学生已经通过视频了解了要学习的内容,对学习的内容有了认识,留下的大部分是学生不理解的问题,这时候学生们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猜测,可以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讨论,一起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疑难的问题。翻转课堂的教学主要靠的是学生的自学,锻炼了学生的思维的发展,让学生自主学习, 改变了一直以来学生在化学课堂中的被动,让学生自己来主导,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课前的化学学习。翻转课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学生展开 让学生站在主体的地位,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的学习 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比如在学习钠、镁及其化合物时,可以把学生放在主要的位置,把学生分成小组,选出小组的组长,让学生提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解答,在教师解答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化学知识。还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分小组自己交流讨论汇报,在小组汇报时,其他小组提问,该小组进行回答,这样能提高学生自己思考的能力,让他们不再依赖于教师,可以自己独立的解决难题, 使学习化学的效果更加显著。
2.2创设积极的学习条件。
在化学教学中,翻转课堂是一种比较新式的教学方式,相对来说比较复杂,需要家长和学校一起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有效的化学教学,首先学校要对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给予肯定和支持,积极的进行实施,提供翻转课堂所需要的东西,给教师进行更专业的培训,其次教师也要更加努力的学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反思自己的不足,在化学课堂教学上也要保证以学生为主,摒弃刻板的思想理念,帮助引导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和理解,最后家长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家长和学校一起合作,帮助学生进行化学学习,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帮助学生进步。
3总结
在翻转课堂上实现有效化学教学,教师要从课前学习的情况对学生情况进行统计,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让学生自己探究、思考、解决,更好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发展,给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尊重学生自己的思想,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翻转课堂的实施,让学生学习化学知识不再死记硬背,而是通过与学生和教师合作探究,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化学知识,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率和品质。
参考文献:
[1]杨红.翻转课堂下有效高中化学教学的构建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2):16.
[2]石哲园.基于云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以高中化学课程为例[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8. DOI:10.7666/d.D01418425.
[3]王传安.高中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性初探[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3):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