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三板斧”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6期   作者:熊杰
[导读]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及策划者。

        熊杰
        湖北省武汉市吴家山第三中学(430040)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及策划者。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一个新班主任来说,想带好一个班,前期管理举足轻重。笔者认为新班主任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首先要抡好“三板斧”。
        关键词:班级管理 五点准备 两个关键 四个关系
        第一板斧:做实“五点准备”——奠定管理基础
        1.自身业务能力要主抓。以提升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为主,借助学校图书馆、网络平台等资源,阅览研读教育管理类、心理学类书籍、优秀班主任著作多方位提升业务能力。
        2.身边优秀资源打辅助。找到身边从事多年班主任岗位的优秀同事,向他们取经求教,取长补短。
        3.班级管理方式需合适。合理分析造成新班级管理效果不佳的原因,如“专制式”管理和“放纵式”管理,前者属于传统化的管理方式,后者则曲解了自主管理方式的自主度,二者都会造成管理实效不佳,因此我认为班级管理中应通过理论学习结合实践探究。
        4.师生第一印象很重要。新班级正式组建起来,开学第一节课,一个简单幽默的自我介绍很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之后通过逐一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初步了解,重要信息务必记录在工作手册上,例如学生家庭地址、监护人联系方式、家庭条件等。
        第二板斧:抓好“两个关键”——走进学生心灵
        1.关键时间
        (1)军训期。一是要多走到学生中去,认识他们、鼓励他们,观察每位学生在军训期间的行为表现,初步了解他们的性格、价值观取向,为今后选拔班干部、与学生展开良性沟通等作契机。二是要关心学生,不仅仅流露于简单的嘘寒问暖,更要拿出行动来给学生们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2)第一次班会。第一次班会的主题我定的是“你们眼中的我”,定这个主题的原因有三:一是了解一周来学生们对我的认识;二是想知道学生心目中一个好的班主任该有的模样;三是为彼此搭建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
        2.关键人物
        (1)厌学贪玩型。这类问题学生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都有问题,上课不听讲,基本不写作业,迷恋手机、网瘾。这类学生在本班里不多,以晨睿为例,晨睿进班成绩垫底,可在我一周以来对他的观察,发现这个孩子并不笨,相反特别机灵。一次在放学的路上,我遇到了他,他看到我本想躲开结果被我喊住了,耷拉着脑袋不情愿的向我走来,和他简单的聊了聊,发现晨睿家境不错,但父母常年在外地跑业务,因此很少能照顾到晨睿日常生活与学习。

后来,我找了个机会和他父母见面,就孩子在班级卫生方面表现积极活跃提出表扬,同时也指出了晨睿身上存在的问题,以引起家长重视,在晨睿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孩子慢慢的在课堂上举起了手,作业字迹也有了明显的好转,暑期培养起来的网瘾也得到了一定控制。
        (2)自我主义型。这类问题学生表现为自我主义为中心,自我感觉良好,觉得他人对自己好是理所当然的。为了避免出师不利,我想好了对策,通过减免假期作业的方式劝服了不情愿参与的同学。假期结束后,孩子们都深有体会,一周后的家长会上,我把孩子给家长洗脚时拍下的照片展示给家长们看,并且还找了五名学生代表上台讲述自己的心理历程时,部分家长由不得哽咽了,这些平常的再不能更平常的亲子举动却更能触发我们的真情实感,不少同学自那次活动之后变得更加成熟,回家后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良性举动也迁移到了班级日常生活中,卫生纸掉到地上有同学主动弯下腰捡了,缺课的同学有同桌主动帮忙补习了,同学们学会了感恩、学会了换位思考。
        (3)心理障碍型。心理障碍型的问题学生平日里有些举动让人诧异,比如说,无缘无故的攻击别人、猜疑别人,又或者是自闭、忧郁,所有活动都不愿意参加等等。我的班上恰好有这样的一位学生,他叫阳阳,进班第一天起就惹出了不少麻烦事,上课坐不住、下课追打老师和同学,起初我比较生气,中自习时把他喊出来狠狠地训斥了他,但这个孩子依然面带笑容的在走廊摇头晃脑,从那一刻起我就知道阳阳可能与其他同学不一样。那天下午,我约了阳阳的家长详谈她的情况,得知阳阳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查出轻微的焦虑症和多动症,从一开始下课间的小打小闹逐步演变成上课坐不住、下课无缘无故的追着人打的局面,家长也带阳阳去过不少医院配合诊断治疗,病情依然没有得到较大的好转。为此我决定让家长尝试上午陪读、下午带阳阳回家休息的方法,这样既能保证阳阳学到知识、结交同学朋友,也能较大程度减轻家长的生活负担,而我要做的就是号召班上其他同学一起给予阳阳关爱,不用同情但一定要同心,我相信在有爱的班级氛围中阳阳的病情会有好转的那一天。
        第三板斧:调控“四个关系”——建立管理规章
        1.“实”与“虚”。新班主任要给自己在新班级树立一个实实在在的标杆,从当前做起,从具体的事务做起,班主任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既要做学生的导师,又要做学生的朋友和助手,具有务实精神的班主任会在班级里面占据着重要地位,树立更高的威信,班级管理才能取得成效。
        2.“管”与“放”。陶行知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从班级管理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结合”。学生能干的,班主任坚决不干,但同时也要制定一个合适标准,班主任要大胆放手,将班级管理事务细分,建立层次分明的立体型管理体系,比如可安排专人管理公物维修、书刊整理、活动组织等。
        3.“严”与“宽”。班主任要做到严格把控管理尺度,严与宽讲究一个“理”字。严格管理班级重在制定合理的班纪班规,其次要求班主任管理公正公平,不要感情用事,最后取得成效时戒骄戒躁,持之以恒。
        4.“堵”与“导”。很多新手班主任在接手新班级的前期,在出现一些始料未及的突发事件时,容易慌了手脚,我也不例外。面对这种情况,一味靠“堵”没法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将“堵”与“导”相结合,以“导”为主,有重大原则性问题时以“堵”为主,当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时,先要心平气和的进行疏导,以情感人,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处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