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莉娟
铜陵市西湖中心学校
摘要:班级,是小学生日常学习中所在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因此班主任的管理能力以及班级形成的管理氛围,会对小学生的思想以及行为习惯造成直接影响,对小学生日后的成长以及发展也会起到无法磨灭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任务的全面切入,小学低年级的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的启蒙知识,还要求教师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班级管理,为小学生的茁壮成长奠定稳定基础。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艺术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
引言
新课改不断深入,对于小学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小学更是成为新课改重点关注对象。然而低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活泼好动,纪律意识较为薄弱,自控能力较差等,这些是小学生普遍存在的缺点。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需从细微点滴处着手,采取以理服人、以德服人的方式,为学生树立榜样,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一、小学生在班集体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小学生在班集体中,会因为心理因素和性格特点等,具有不同的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加大了班主任管理学生的难度,需要班主任合理调控,仔细分析学生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科学培育。部分学生在班集体中,缺乏与他人交往的热情和经验,不懂得尊重他人,导致交际活动的范围十分狭窄,不利于长远发展;部分学生面对班集体活动的时候,会下意识地选择逃避,或是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出彩之处,参加班集体活动也是做无用功。这些错误思想的存在,影响了学生在班级中的表现,部分学生在班集体中,存在不好的习惯,不能适应班集体;还有部分学生无法准确定位自己,难以树立成长的自信。除此之外,班干部在管理其他学生的方面也不是尽善尽美,而是存在瑕疵,需要班主任的引导。
二、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艺术
(一)班主任提高自身素质
小学生年龄较小,心理发育不成熟,在处理事情时较为依赖长辈,但是接受能力与模仿能力较强,故而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较大。班主任想要在学生心中树立起威信,应当发挥示范作用,即:要想让学生懂礼貌,讲文明,那么班主任自身言行举止应文明;要想让学生讲卫生,那么班主任就应当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要想学生不早退,不迟到,那么班主任应当准时上班、上课,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班主任若能够以自身德行与智慧为学生树立起榜样,那么在管理班级时,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不令而行的效果。
(二)提升学生管理成员的能力
学生的管理队伍实际上就是班级中的学生干部,小学班主任在培养学生干部的过程中,不仅要选择具有良好品行的学生,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责任感。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班主任必须要对每个学生做到平等对待,这样可以使学生干部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与其他普通同学是一样的,并且还要为其他同学提供相应的服务。班主任必须要不断培养学生干部的责任心,并且要培养他们成为其他学生的榜样。通过对学生管理队伍的有效培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进而提升班级管理的整体效率。
(三)实施人本管理
作为班主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班主任要全面地发挥出班级管理工作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作用,不能只做学生活动的监护人和严厉的执法者。还需要全面地、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第二,处理好班主任与学生管理与被管理的矛盾,班主任降低管理的直接参与性,师生之间注重角色的转换,给予学生自主管理的权利,提升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自主性。第三,正所谓没有制度谈不上管理,因此,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从教书育人的核心理念出发,听取学生的管理意见,制订一个对全体学生具有约束力的制度、规则,开展人性化管理。
(四)关注学生差异
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教师只是关注成绩,这样的模式早已无法满足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班主任必须要从关注结果向关注人转变,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当前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型的人才,仅仅用成绩这一单一的标准衡量学生有失公允,班主任必须要设置个性化、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在评选优秀学生的时候,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学生的思想道德等都纳入考察的范围,对于每一方面设置不同的比重,最后进行综合评分,选择出综合成绩最高的学生,在此同时还可以设置最受同学欢迎奖、进步生奖等,让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都能被发现,这样的评价才是最为公正合理的。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效果以及自理能力的提升,还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以及综合素养的发展。刚刚进入小学的低年级学生就如同一张纯洁的白纸,对于生活以及行为的方方面面,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小学生都需要得到教师的引导以及管理。但这么多条例以及要求,会让一些低年级的小学生产生顾此失彼以及烦躁的情绪,甚至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在对学生开始管理工作时,班主任可以适当的调整管理方法,采取一些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以间接引导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比如,小学低年级的小学生都非常喜欢儿歌,也喜欢做游戏,那么教师就可以把生活中的一些正确行为习惯以儿歌的形式展现出来。比如,在每一堂课开始之前,教师都可以组织幼儿拍手演唱“上课歌”:上课铃声响,书本放桌上,安静端坐好,等待老师来。在朗朗上口的儿歌带领下,小学生们会逐渐习惯上课前的这一套流程,也就能够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行为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在管理低年级班级时,应当投入更多精力,做到“平等、耐心、细心”。班主任应当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耐心指导学生,细心留意学生变化情况,关心学生,鼓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除此之外,班主任应当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与管理能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张志华.浅议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艺术[J].家长,2020(34):74+76.
[2]冯娟丽.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管理的艺术性探究[J].新课程,2020(44):217.
[3]苏欣.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谈[J].新课程(上),2019(06):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