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育在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6期   作者:马飞
[导读] 在我国教育事业当中,中等职业学校近几年培养的人才重点放在了培养

        马飞
        山东省菏泽信息工程学校三级教授 山东省 菏泽市  274000
        摘要:在我国教育事业当中,中等职业学校近几年培养的人才重点放在了培养“四有”新人为重点,而培养“四有”新人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靠思想政治教学以及美育教学的方法为基础,同时提高其自身素质以及实践与创新的能力,以及使其身心健康品格高尚也是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渠道,那么怎样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当中,怎样才能把美育渗透到政治教学中去呢?只有把两者紧密的融合到一起,才能让学生受到更好的教育,才能更高效的去培养“四有”新人。
        关键词:美育;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学;渗透
        引言: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当中,思想政治作为学生学习的一门必修学科,其内在含义在于给予学生一个“真、善、美”的内涵,那么怎样才能不仅让学生能体会到其中的感染力以及征服力的,同时还可以让思想政治这门学科中的知识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最终实现思想政治这门学科的真正意义呢?本文就这项“美育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这一角度试做探析。
        一、要有一个美的师表
        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可以规范自己的身体以及思想,那么对于这些年龄段的学生来说,身教比言教要更加的适合,“言高为师、身正为范”,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就说明了身教更重于言教。依靠思想觉悟、政治立场、道德人品以及行为作风等个人的一个身体力行的一个模范力量,直接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以此来影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首先要有给学生带来一幅美的仪态,然后要能表达出美的语言,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课堂的节奏美,书写的形式美、教学的环境美等众多的关于美的因素都要应用到给学生的教育教学当中去,让学生充分的去表达自己的自主性,以免让学生在学习方面受到单方面的灌输,让学生感觉学习的枯燥乏味,所以教师要懂得适时的去营造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双方在交流上的和谐之美,以达到“寓教于乐”的最佳育人效果。
        在很多孩子的心目中老师绝对是自己崇拜的完美“偶像”,更是很多学生心中所效仿的榜样,并且很多学生都是因此而走上了教师的“道路”。但是,一直以来,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师都给孩子留下了古板并且非常严肃的印象,因此导致了学生与思想政治学科教师产生了很大的距离感,其中,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最为明显,教师在各方面的基础相对来说都比较差,而且还不注意直观形象的授课过程,更是很难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变得高涨起来。所以特别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以及自身美的个人素质教养,开通一条可以向学生“传道受业解惑”以及传递美、传递爱的宏观大道。
        比如,在教室授课时,教师应该让自己的着装看上去不但要质朴大方,还要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但要时尚流行,看上去还不能怪异、张扬,而且还要让学生感觉到更加的有亲近感;在语言表达上,教师也应做到语言表达不但要简练、流畅以及通俗易懂,还应做到表达生动幽默,以此来提高学生听课的热情;教师在板书上跟要表现出工整以及清晰的字迹。总而言之,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教师的一举一动以及言谈举止来体会到各种各样的美,让学生真正的去接受并且愿意学习,于此同时还要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身传来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美,什么是丑,了解真、善、美的真正含义。另外,在授课过程中,还要做到让学生发挥自主性,不去做强行灌输,不要让学生有“为了学习而学习”的思想包袱。
        二、要有一个美的教材
        在众多学科中,相对来说,思想政治学科的教材是比较枯燥无味了,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这门学科更是提不起任何的学习兴趣,这也就导致很多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的成绩很不理想。

所以,政治学科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根据学生的审美心理以及对学科的认知特点,去将教材中关于美的知识内容去发掘出来,并且努力的将难懂且抽象的理论进行形象化的审美转变,从而达到形象美的统一,以此让学生更加的喜欢上这门学科,并且能体会到这门学科的真正的美。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是法国的著名艺术家罗丹说过的名言。学生去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往往都是从具体的形象开始的,学生很容易发掘具体的形象所产生的美感,比如说比较鲜艳的色彩,再比如说高亢的音乐等,都可以给学生带来对美的强烈感受。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学生对于审美要求的这一心理特点,注意去把教材中的美和生活中的美相互融洽,从而让学生能感觉到接纳知识的美,以此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在中等职业学校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不再像是小学生那样,可以一昧的去接受老师的授课,老师怎样传授,小学生就怎样接受,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有了自己的喜好与自主性,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对教材的喜好以及自主选择性这一特点,从实际教学过程出发,应去发掘更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去感受各种教学形式的美,让学生通过这种多种的形式美来激发自身对课程教材的学习兴致,以此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比如,教师在备课以及授课时,教师应用心去设计教学的艺术,像课本或教材中的图片、插画、图表以及现代化的教学软件等等,教师要充分的去把这些教学材料利用起来,以便带给学生更美的感受以及更新鲜的感觉。
        三、要有一个美的交流
        “情感”是一把打开心扉的要是,更是心灵沟通上的桥梁,当教师在传课授业的过程美将学生吸引时,学生就会忘我的进入到这个美的意境当中去,去体验美所带来的情趣。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被高尚以及健康的思想所熏陶影响。
        “美育”教学不是靠讲道理来让人折服,而是靠情感去打动人,如果把思想政治课作为一个情感问题来对待,那么教师就要待着丰富的情感去授课,通过自身所散发的美的情感来去感染、熏陶自己的学生,让学生在上课时的心情能够变的更加愉快美好。每当学生的心理受到情感的波动时,正是感情得到纯正,感情得到陶冶的时候,从而让学生的人性更加的完美,修养以及境界得到提升。只有当教师的情感变得更加丰富,才能做到以理动情、以情助理,这样才能将学生追求真理的渴望激发出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从接受课程时享受到学科所带来的美,同时也就对所学的内容更加的铭记在心,不易忘记。
        在教师和学生进行美感交流时,教师和学生之间要相互认同对方的情感,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依恋,以达到将教育转化的目的。教师授课时的过程实际就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有将心里和情感相互沟通,才能产生出默契的配合,才能让学生更喜欢去和教师打开自己的心扉,让教师更加的能够掌握孩子所学的知识。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思想政治学科具有“真”内涵以及“善”因素,更有“美”的存在,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时,教师要用各种的办法来将美育融入到这门学科当中去,充分的把“以美促德、以美益智、以美德体”的这些美育所独有的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学校在进行教书育人是还要做到能使课堂教学时的各个环节都渗透着美,闪耀着美,让学生随时都能感受到美的存在,总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将美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学中,是每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索要探索的一个重点,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让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更加的喜爱思想政治这门学科,以便提高这门学科在学生心中的位置,让其学习效率更加的高涨。
        [1]曹廷华.许自强.美学与美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008重印)
        [2]杜卫.当代中国美育问题.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11)
        [3]周敏生.学校,美育的摇篮[J].江西教育.1987.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