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翅
武穴实验高级中学 435400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师要提高对该学科的重视程度,以新课改为契机,以新教学理念为指引,全面改进和优化自身在数学课堂的教法运用,积极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形象性,为高中学生较好的学习相关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随着新课改的全力推进和众多数学教师的共同努力,数学课堂的教学效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是值得我们欣慰和自豪的事情。但不可否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诸多弊端,需要教师以此为突破口,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水平。本文就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一些在高中数学课堂能提升教学效果的教学策略,希望与各位教师共同借鉴学习。
一、微课导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流程之一,它能有效地在教学的始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能。微课教学模式具有形象、具体的展示优势,我们将其应用到课堂的导入环节,可以极大的提升课堂导入的趣味性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空间几何体》教学时,笔者就在课堂导入环节引入微课。首先,笔者以微课视频向学生介绍和讲解了几种真实的空间几何体,并对其展开图进行阐述,引导学生更加直观的观察立体图形的组成,从而有效激发高中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并让学生对该章节的内容有一个简单的认识。其次,笔者在微课视频中向学生形象的展示了本节课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如有效掌握柱、锥、台的表面积的具体求法;熟悉台体与柱体、椎体之间的转换关系;可以应用该节知识解决一些求空间几何体表面积与体积的例题等,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最后,笔者在微课视频中设置一个“小兔子”的卡通形象,说到:“同学们,你们能将这些问题有效解决吗?让我们一起在本节内容中寻找答案吧!”这样,通过极富渲染力的微课视频展示、有效的问题设置、充满童趣的卡通设计,就会给学生一种浓浓的新鲜感,从而让他们带着兴趣开始了对《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内容的学习,提升了课堂导入的效能。
二、多样教学,提升课堂的新鲜感
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和依托,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口授法+板书实施教学,这种单一的教法不能有效适应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也不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鉴于此,教师要积极运用多样化的教法,提升课堂的新鲜感。
例如,在《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学时,笔者就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实施教学。首先,笔者利用多媒体视频向学生具体讲解一个运用不等式的应用案例,让学生在有渲染力的微课视频讲解中提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并将主要精力放到课堂上。其次,笔者利用PPT课件向学生展示本节课要探究的数学问题,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本概念;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具体解题步骤;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之间的关系等,让学生思考这些问题的设置目的和初衷,并带着这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走进对《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的学习种,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最后,笔者利用随机提问的方式对学生的问题解决情况进行了解,并对重要的问题进行深入讲解,以此带动学生的参与度,突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内容。
三、鼓励参与,开展多元学生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情况,进而帮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以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巩固,但传统的课堂评价一般是教师主导下的单一式的评价,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到评价之中,这显然不利于发挥教学评价的效能。鉴于此,教师要积极在数学课堂开展多主体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例如,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教学后,笔者就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首先,笔者让学生踊跃的对自己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点评,如:学生A称,其对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内容、证明方法、表示方式等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知,但在利用正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总是无从下手,需要反思。其次,引导学生与之间进行友好的评价,如:学生B评价学生A称,A能较为准确的理解正余弦定理,这一点比自己做的要好,但该同学在课堂总是大声说话,影响到了别人,需要改进。最后,笔者会根据学生之间的叙述和评价,进行综合全面的教师评价,如对学生A能基本掌握《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主要内容表示认可和鼓励,对于其在应用该节内容解决实际问题中遇到的困难给予积极帮助解决,同时提醒A同学在课堂不能大声喧哗。通过这样的教学评价,学生有效的参与了进来,提升了评价的过程和评价的结果,同时也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能。
总而言之,数学教师要认识到数学学科在高中教学体系中的地位,提高重视程度,并且要以新教学理念为依托,积极改进教法学法,让课堂引入更加精彩、让教法更加多样、让评价更加多元,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与参与性,以此来实现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卢绪英.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40):130-131.
[2]贾秋敏.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分析[J].华夏教师,2018(17):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