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东北航运博物馆设计为例——浅谈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融合平台的构建模式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王锐 邓旗铭
[导读] 摘要:本文通过一个典型案例的分析,探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如何以教师和学生为主要力量,构建集科研、毕业设计、创新创业教育、专业竞赛为一体的专业融合平台策略,达到推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目的,并使艺术设计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黑龙江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150050
        摘要:本文通过一个典型案例的分析,探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如何以教师和学生为主要力量,构建集科研、毕业设计、创新创业教育、专业竞赛为一体的专业融合平台策略,达到推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目的,并使艺术设计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关键词:地方经济;大专业平台;科研;多专业融合;教学改革
        一、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艺术设计内部专业壁垒出现了消融的迹象,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单IP—多行业合作”设计模式。例如:视觉传达作品以数字投影的方式用于环境设计照明中,又如,餐饮空间中的全案设计包括了企业策划、UI、装饰设计、产品研发等综合操作模式,以上这些发展趋势,都要求艺术设计教育行业冲开专业隔阂,以纵向发展变为横向联合,本研究以地域经济发展为立足点,以地方重点课题为设计对象,进行全设计产业联合,结合现代及未来可视化技术、新制造技术、互联网传播技术,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功能,细分科研团队,打造全新艺术设计融合模式和知名设计IP,实现为区域经济及教育服务的愿景。
        二、融合模式结构及特点
        如图1所示,本模式的构建模块形成了一个循环系统,即以区域重点项目为目标,通过项目特点分析确定分项负责团队,每个分项研究团队由教师进行引导,教师和学生分别负责方案设计和具体制作工作,同时,融入科研、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竞赛等环节,形成了教育科研一体化的模式,并通过跨专业合作,增加了项目研究的深度和系统性。
       
        图1-融合平台结构示意图
        三、建设案例信息
        针对上述模式,以哈尔滨航运历史为研究对象,整合跨专业团队,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毕业设计、专业竞赛等教学环节,进行了北方航运历史博物馆的项目研究,其项目开展情况如下:
        1.项目背景:积极响应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本项目意在使传统的船舶工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策略,达到发展多元旅游经济的作用。
        2.规划概况:该项目场地占地约163630 m²,共划分为七个功能分区,分别为航运博物馆、游客服务中心、交互式观影区、民宿集合体、体验工坊、餐饮空间、文创集市等几个部分。本项目设计主体为船舶博物馆,该建筑位于厂区的西部,面积约为4000平方米,利用原有建筑结构进行修改,整体呈现工业风格。
        3.博物馆展陈设计概况
        博物馆名称为北方船舶历史博物馆,该馆主要介绍从远古“刳木成舟”开始4000多年的黑龙江航运史,以及哈尔滨北方船舶工业有限公司发展史,和现代船舶种类和技术这几大块,博物馆,总共分为八大展区分别为,远古辉煌、古代昌盛、近代曲折、时代解放、船厂历程、船舶种类、现代船舶技术、辉煌成就,以及接待区、报告厅、办公区三大附属功能区,在设计上满足空间序列的顺序,把握开始、过度、高潮、结束之间的关系,拉住了参观者的思绪,把握了空间的连续性,使空间与人都存在对话关系,从而赋予空间生命力。
        4.成果呈现
        在跨专业融合模式研发上,本项目根据前期理念提取及实地调研,进行了设计脚本的制作,整合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新媒体艺术、产品设计等专业,进行了策展文案写作、vi系统设计,纸媒设计、规划设计,景观设计、建筑改造设计、装饰设计、展示设计等方面的设计工作,最终形成了建筑模型,图纸方案,展陈方案设计,海报,产品手册,VR虚拟现实展示方案等产品,为甲方提供了较完备的全案设计服务。
        本方案主体采用VR全景技术呈现,展现了7个展厅全景效果,通过制作整体模型,生成全景图片,使用720云平台合成为VR全景漫游,如图2所示,可以通过链接或者二维码的形式,进行分享通过移动终端或者PC端进行查看,还可以通过VR眼镜进行沉浸式观看,或接入固定的终端展示设备,供参观者查看。通过VR技术使得该方案,更具有传播优势,其产品可直接对接公众号以及博物馆终端,从而减少了宣传成本,为展示设计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方向。
       
        图2-VR全景图
        四、结论
        通过上述案例的研究,可知本平台模式的积极作用如下,(1)在教学改革方面:打破了传统的小专业教学模式,以项目为依托,打造跨专业合作学生团队,培养多职多能,具有团队意识的新型设计人才。(2)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以创业孵化为目标,鼓励学生进行课题挖掘,积极对接市场需求,并以科研、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环节梳理创业思维,打造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3)在实用性上,聚焦地方重点文化项目建设,打破专业壁垒,提倡多行业合作,运用创新设计手段服务地方经济。
        参考文献:
        [1] 司月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航运文化建设研究[D].复旦大学,2008.
        [2]赖伟成,汪大洋.VR(虚拟现实)技术对未来室内设计的影响[J].艺术大观,2021(07):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