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紫珵
江苏省常州市勤业中学 213000
摘要:中学生刚刚结束了懵懂的小学生涯,开始慢慢地走向成熟,有自己的独立思想,此时的音乐教学课程可以陶冶情操,满足精神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首音乐可以表达创作者的内心世界,当遇到音乐的知音时,“琴瑟和鸣”的境界也让音乐显得更加美好。在中学时代应该重视音乐教学,带领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然而可能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音乐课在课程排列中并没有受到重视,忽略了学生的兴趣,注重应试教育科目,这样就很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学生;音乐教学;兴趣
引言:音乐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能有效缓解学习压力中的疲劳感,还能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做到劳逸结合良好效果。音乐种类分好多种,教师应该多方面教学,学生也可通过不同的分类,找到自己喜欢的一种进行学习,体现了音乐的多样性,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音乐学习变得简单,也会比较感兴趣。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要重视学生的反馈,及时测试学生学习效果,并总结经验,进行针对性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本文通过简要说明并举例展示如何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来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
一、初中音乐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现状
1、教师教授班级较多,忽略音乐科目意义
传统的教学体制中,由于教师可能会在多班级授课,可能会对音乐课程不够重视,教学课程中可能存在照本宣科教学模式,教完课程后,剩余时间随便放放音乐,便草草结束了一堂音乐课的教学,敷衍了事,这样既不能传授专业的音乐知识,也让学生们学习时觉得课程无聊,没有学习兴趣,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音乐课程存在的意义。音乐课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在烦劳的学习压力中得到精神上一定的释放,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也能在课堂中的音乐旋律中学到了音律、线谱等知识,在音乐欣赏中也不断地陶冶音乐情操,培养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2、教师教学内容老套,忽略音乐科目优势
音乐教学中,教学方式千篇一律,教师对于当下流行音乐的理解程度有限,不能跟上时代的更新,也不能对所教音乐做到及时的更新,这就让音乐这门课程显得枯燥乏味,没有吸引力,丧失了科目优势。音乐是常听常新的,也在不断地更新迭代,推陈出新,虽然教学课本不能时时更新,但是教师可以通过自身教学能力,将课本知识进行扩展教学,跟上音乐的时代,平常多了解学生喜欢的音乐类型或线下流行歌手、歌曲,做到教与学很好的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课堂上应多与学生交流,根据学生兴趣及时更新教课内容,让更多的学生喜欢音乐这门课程。(这段不要写老师年纪大什么的,感觉有点贬低老教师)
3、学生参与学校活动较多,忽略音乐学习兴趣
由于各科学习的压力,学生可能在各个学科中间不能很好地转换学习状态,导致各科的学习积极性都不是很高。这时就需要音乐教师做好其中的调节,充分带动学生上课积极性,讲课时组织课堂小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音乐才能。同时在日常课程中收集学生的兴趣音乐类型,在课堂上积极回应学生的诉求,播放不同的音乐试听,达到课堂上的共鸣效果,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程教学中,去表达自己对某一首歌的喜欢,并乐于分享给大家。音乐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学科,只需要在课程的基础上稍作改变即可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就会更好的接受课本知识。
二、初中音乐教学意义
1、学习与兴趣劳逸结合
由于应试的学习压力,学生明显会感受到学习压力较大,学习积极度不高。这时音乐课就可以体现出它自身的强烈的优越性,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课程中加入音乐这门课,可以让学生在学习重压中放空一下大脑,听一听著作或者流行音乐,放松精神状态的同时,陶冶音乐情操,这也是极好的。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积极演唱,发挥自己的才能特点,把自己喜欢的歌曲唱给大家听,在得到同学们的肯定的同时,教师也要以积极的态度表扬学生的勇敢以及唱功,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心,让大家在学习中劳逸结合。
2、为学生打好音乐基础
音乐的学习要从简单的音律开始,先识五线谱,课本都有基本的音乐教学示例。音乐课的设置,让学生懂得了基本的音乐常识,为以后步入社会,从事音乐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习生涯中,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进行不同音乐分类的学习,遇到不懂的知识,并积极向教师请教。教师也应该全面了解自己的学生,发现问题时,应及时对学生进行点拨、纠正,针对性教学。教师与学生要经常进行音乐学习互动,在总结中不断进步,为以后的音乐之路打好铺垫,优秀的音乐品鉴力或者唱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断地积累与训练养成的。
三、激发初中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
1、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轻松愉悦的环境会让人觉得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全身心地投入与享受音乐。
音乐不仅是耳朵的盛宴,也是嘴巴的表演,在课堂上,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听一些著名的曲子,听完后写出心灵感悟,并在课堂上交流讨论,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分享,大家一起学习进步,也可以让学生大胆地站到讲台上进行演唱,提升自信心。日常在课余时间让学生积极练习发声,学生之间相互督促与监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轻松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的音乐能力得到很好的发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学生在学习“茉莉花”这一单元的时候,首先是歌曲《茉莉花》的学习。课堂开始,教师先根据课本内容进行歌曲教学,这一过程较为严格,需要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唱出来。接下来就是竖笛演奏:茉莉花,课本“感受与欣赏”歌剧《图兰朵》选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聆听后思考这些艺术歌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分小组讨论,每个小组依次回答自己的看法,让大家不同的思想进行碰撞,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一部分也可以设立课堂小活动来缓解刚刚学习歌曲时的严肃气氛,教师可以选择播放这些歌曲的时候适当地将当时比较流行的歌曲混入其中,让学生达到歌曲共鸣,然后进行歌曲抢答,抢答正确者给予相应的奖励,也可以让学生自愿上台,简单哼唱一些歌曲,让同学们回答歌曲名称及歌唱者,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氛围较为活泼生动。设置歌曲抢答,不仅训练学生对歌曲的敏感度,也让学生对音乐有了更深的印象,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识。
2、组织多彩的课堂互动
传统的课堂对学生总会有一定的约束力,学生不能很好地发挥自身对音乐的潜能。这就需要教师组织不同的课堂小活动,调节课堂气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发挥个人音乐才能,做课堂的“小主人”。互动模式可以分为好多种,只要能促进教学效果即可,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出谋划策,说出自己喜欢的互动模式,教师来安排具体活动内容。良好的互动会增加活动双方的感情,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互动,让教与学更好地融入在一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课堂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讲授“念故乡”这一单元的过程中,课本中包括了唱歌部分--《念故乡》,演奏部分,竖笛练习--《念故乡》,感受与欣赏部分--《故乡的云》、《思念曲》等,活动与创造部分的音乐沙龙等。不同的课程内容设置,让学生学习更有目的性,侧重性。在课程开始前可以先让学生收集有关家乡的歌曲听一听,为课程讲解做铺垫。在教学中开始歌曲教授前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家乡的故事,当离开家乡的时候是否会思念家乡,对家乡的景物做描述,然后引出讲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本歌曲的好奇心,也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作者对自己家乡的思念,就更利于歌曲中心思想的掌握以及歌曲的学习。通过对课程中不同歌曲的欣赏,让学生对此类歌曲有了大概的认识,当学习歌曲之后,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轮流试唱,分小组合唱,评选出优秀的歌唱者进行相应的奖励。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组成歌唱组和检测组,互相检查对方是否歌唱正确,让学生在课堂中有足够的参与感,积极性将会大大提高。
3、巧妙利用网络多媒体资源
音乐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讲解,在网络上也会有许多的教课资源,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对每单元教课内容进行相关网络资源收集、整理,以备讲课时与学生分享,增加学生的课外见识。不同于传统教学,网络媒体教学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授课中,只要课堂需要,随时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到音乐资源,做到网络资源内容与课程的融合,同时跟课程同步教学,达到良好效果。这就有利于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图像、视频、文字同时展示、讲解一首歌曲内容,让学生多方面理解歌曲的意义,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及好奇心。
在学习中兴趣很重要,当学生对一件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的时候,就很容易学习成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关于歌曲创作背景的视频,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引出课题内容,让课程衔接显得自然而然。媒体教学很有必要的,在讲解“欢乐颂”这一单元中,开课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互相讲一讲自己对快乐的定义,和一些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在生活中保持愉悦的心情,然后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让世界充满爱的典型示例,与课程紧密相关,让学生感兴趣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之心。同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充满自信心,勇敢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相信明天会更好。在课程“活动与创造”一节中,主题为“爱乐驿站”,让学生在音乐中分享爱。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出对自己未来的具体规划,然后收藏起来,在此过程中积极努力,一步步去实现梦想。等十年后再打开来看一看,是否完成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梦想,在音乐课中充分展现自己的魅力,秀出自己,让自己发光,相信就像歌曲所表达的那样:明天会更好。
结束语:
初中音乐的教学是学生全面发展基础,音乐本身也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在学习的压力中欣赏一下音乐的美好。音乐中的真、善、美会蕴涵在不同的情景中,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你便会体会到,当聆听一首著作时,优美的旋律会让人心情愉悦,也会在曲作中听到创作者在其中表达的内心情感,达到共鸣效果。初中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还是较为薄弱的,需要多学习、多聆听,在学习中寻找音乐的乐趣,学习不同的音乐分类,让学习变成喜欢的事情,在音乐的欣赏中逐渐形成自我的鉴赏能力,为以后对音乐的热爱及从事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雯丹.浅谈初中音乐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新课程,2020(37):210.
[2]王君.以兴趣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初中音乐新课导入设计[J].才智,2020(16):213.
[3]李思远.探讨初中音乐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北方音乐,2020(01):202-203.
[4]林丽珍.初中音乐课程应当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J].新课程(下),2018(0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