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军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新城小学 614400
摘要:当前的教育工作改革势在必行,小学美术教学的教学思想与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让美术素养成为学生的必备素养之一,教师可以适当地借助当前的信息技术和新型的教学模式,创造性地开展教学课堂,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开辟一个重要的教学途径和思维模式。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践策略
创意教学并不是要改变教学模式,而是换一种方式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让学生的对于美术的课堂有着更加浓厚的兴趣,不仅可以避免填鸭式的教学活动,而且何以让学生在兴趣的活动当中认识到美术的魅力,将创意的课堂变得更加有生机和活力,维持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从新的教学方式当中认识到小学美术课堂该如何开展创意教学。
一、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多媒体技术的核心,目前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各个领域当中,具有巨大的兼容性,优越性和扩展性。从某个层面上来讲美术也是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才能够发扬光大的。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的,是静止的,可观的,占据一定空间的艺术,所以它是需要良好的媒介来激发美术地传播广度,例如:互联网,微博微信,博客等一系列的社交软件都是新型的美术传播媒介。因此小学美术教师需要多多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当前多媒体的优势,将其应用到自己的课堂当中,开展有意思的教学过程,让老师的观点与学生的创意互相碰撞,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和思考内容,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认识到身心合一的美术境界,并且激发学生积极的、主动的想象,不断地深入了解创意课堂的重要性,并且动手实践,体会美术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色彩的冷暖》是需要对于不同色彩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认识到冷暖的色调,当然直观的观看是没有效果的,但是如果利用网络,采取网上优秀的冷暖对比照片就可以让学生对于颜色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但是仅仅是看还是不够的,需要亲自动手实践,真真切切地认识到冷暖色调的对应色彩,理解不同的色调有着怎样的深意和思考内容。
二、合理地规划课堂活动
1.规划活动的必要性
对于小学生的美术学习环境是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为此需要教师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正常的生活环境,温馨的美术环境,有条不紊的秩序当中开展美术的教学,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小组,在全班的美术教学活动开展竞争、交流与合作,考验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文化素养。
再者,以往的课堂都是严肃的,课堂效率不是很好,课堂活动如果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就会使得学生的疲惫和乏累,这样的情况会削减学生对于学习的热爱,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处于极其不稳定的学习状态,甚至有可能会出现学生放弃学习的情况。
2.从课堂的氛围入手
美术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包容,开放的课堂,美术的学习是不需要有着明确的逻辑关系和思维量的,他是可以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学科,用画笔来描绘这个世界,需要的是形象思维和立体思维等直观思维方法,为此,老师可以营造一些轻松的,愉悦的环境,让学生细细地体会到学习美术的乐趣,疏解学生焦躁不安的心理状态,缓解对于考试成绩的焦虑,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安定自己的内心,缓解焦躁和不安。
3.因材施教
代课老师往往是担任多个班级的美术老师,班级与班级的学风是有所差别的,甚至于学生之间也是有所不同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同时他们的学习能力也是不尽相同的,为此需要老师合理地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根据班级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对症下药,让学生的学习问题得到解决。再者美术一门审美性的学科内容,需要学生去具体的感悟生活中的艺术,理解美术的个性和动态,让学生细细地体会学习的本质内容,提高自我的感知能力。
4.具体详细的课堂流程
美术的学习是需要日积月累的,不是一堂课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学生日复一日的练习,不断地增强对于光影,绘画技法的感知,不断地体会具体事物之间的明暗关系等,在大致的了解美术理论之后,学生还需要动手实践,仔细体会美术理论与美术实践之间的差别,在长久的练习之后才会小有所成。但是美术课堂的学习过程当中需要学生专心致志的听讲,这是学习美术必须要经过的流程,也是学生学好美术的必要前提
三、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打造创造性的美术课堂,则应当充分基于学生个性,从学生的各个方面出发,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热情,集中注意专心于教师的教学,深入探究美术知识,并发挥自己的思维想象能力应用美术知识。首先,教师可组织全班参与的美术活动,动员学生也积极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深化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并通过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美术潜能,使同学们能够在美术课堂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对自己美术素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其次,教师也应当推动学生在课堂中利用各种美术工具进行实践,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将心里的东西付诸实践,利用粉笔、水笔、水彩笔、塑料剪刀等等制造出不同的图案,并在活动结束之后相互交流,在不断地思维交汇过程当中加深对于美术的认识,有效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同时也可增强学生的美学素养,提高审美意趣。
四、结束语
总之,打造创造性课堂和新型美术教学模式,则应当考虑孩子们的个性特点,对原本的教学思想进行改良,以使同学们在课堂中热爱学习美术,推动学生创意性学习,打造创意性学习的氛围,开展各种趣味性的美术活动,因材施教,充分的考虑没一个学生的个性。
参考文献:
[1]黄新颜.小学美术课堂基于图像识读的“比较”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21(02):183-185.
[2]潘婷.创意课堂 精彩纷呈——巧用VR提升小学生美术创意实践能力[J].当代家庭教育,2021(03):100-101.
[3]马玉红. 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的有效探究[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