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莲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二十八中学校 161000
摘要:以往我国初中音乐欣赏课组织过程中,都是基于教师机械式讲解,学生被动听讲的模式,在此类条件影响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遭受深刻约束,无法保证日后切实改善自身的音乐欣赏能力和素养。相比之下,以互动为重心的初中音乐欣赏课程,则主张将学生视为一切教学活动规划的主体,教师其间只发挥适当的引导和辅助作用。笔者的任务,就是在理清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和初中音乐欣赏课互动式教学的规范原则基础上,结合实际探讨新时期下我国初中音乐欣赏课互动教学的可靠策略,希望能够为日后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质量有机改善提供保障。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课;互动式教学;应用策略
一、在初中音乐欣赏课型之中沿用互动教学模式需要遵循的规范性原则
(一)主动性原则
在初中音乐欣赏课堂上组织互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求教师全方位地尊重和凸显学生的主体适应地位,如尽量允许他们表达个人独特的观念,并鼓励他们在自主学习中发挥出无限的想象力。这类教学引导模式和以往传统的鸭架式灌输行为有着本质性差异,旨在强化师生彼此交流力度之后,有效激发初中生欣赏和学习音乐的积极主动性意识。(二)活动性原则
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互动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保证针对各类活动内容加以精细和生动化设计,保证顺利调动学生深入性研究欲望之后,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归根结底,就是在冲破传统课堂固定形式的约束之后,令整个音乐欣赏课程变得更加生动且富有趣味性。
(三)民主与开放性原则
在初中音乐课堂互动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贯彻和谐平等和民主化的观念,这样一来,初中生才能保证及时大胆的发言,将心中一切想法阐明。至于开放性,则是要求教师凭借多元化的教学引导模式,令整个初中音乐欣赏课堂变得愈加开放与活跃,进一步形成师生、学生等不同主体间的强烈互动效应。
二、新时期下初中音乐欣赏课型互动教学的策略
(一)设置难度适当和趣味性高的问题,做好各类情景的导入工作
想要切实将互动式教学模式贯穿融入整个初中音乐欣赏课堂之中,就必须要预先做好充分的过渡准备工作,特别是在课程导入环节,可以考虑借助问题设置方式来激发学生自主思索的欲望,确保他们逐步形成对音乐内涵全新的认知结果之后,敢于在后续的音乐欣赏活动中完整、清晰化地表达个人观点。而教师在正式进行问题设置和导入过程中,要注意更好地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毕竟如此才能引发他们持续深入性的思考。特别是教师在针对学生提问期间可以询问他们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喜欢什么样子的歌手、喜欢唱什么风格的歌曲等。
由于初中生都已经形成了独立化的思维体系,所以教师提问之后,他们可以保证潜心地加以思索的基础上,在具体音乐欣赏时候积极明确地表达个人观念,进一步令整个初中音乐欣赏课堂氛围变得愈加和谐与愉悦。
(二)鼓励学生自由分组与团结合作,强化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力度想要更好地发挥互动式教学在初中音乐欣赏课型中的积极影响作用,教师还须考虑鼓励学生自由分组互动,来更加全面细致地赏析有关音乐作品。毕竟学生之间的喜好相对接近一些,且因为性格差异会对同个音乐作品产生差异化的看法,所以小组交流环节中会产生对特定歌曲全新的感受。除此之外,学生在小组交流过程中会更加勇敢地抒发自身的意见,这类结果对于提升学生欣赏和学习音乐积极性,有着直接性的决定作用。更为关键的是,在小组合作鉴别欣赏音乐作品过程中,有关个体的学习能力会快速提升,保证日后欣赏别的音乐时可以透过多个视角加以解析评价,进一步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三)适时地加以反馈评价,长期保证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实效性教学期间要积极地进行反馈,这样才能确保及时发现学生存在什么缺陷,可以透过哪些层面予以改进并真正促进音乐欣赏和学习能力的提升结果。为了进一步强化初中音乐欣赏课的互动效果,教师可以考虑定期针对学生的音乐欣赏状况加以反馈验证,即在反馈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不足问题,并探索出促进师生感情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在针对初中生音乐欣赏结果加以点评过程中,要保证针对个体欣赏到位的地方加以及时性地认可和赞扬,对于学生欣赏不全面的地方加以委婉性地阐述,这样就能给保证在不打消初中生欣赏和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意识之余,令初中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得以持续有效地优化改善。如在督促学生进行《春天的脚步》这类音乐作品进行互动式欣赏过程中,教师须预先引导学生深入性评析作品本身的曲调、曲式和节拍,之后予以统一性讲解,其间需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适应地位基础上,指明学生回答过程中遗留的问题并认可表扬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抑或是在歌曲学习完毕之后,鼓励部分学生上讲台前进行演唱,同时鼓励其余同学仔细聆听,之后给予客观全面性地点评,而这部分评价方式主要包括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等。旨在令学生可以及时发现个人的缺陷问题并逐渐加以针对性的改进,最终切实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和演唱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动式教学属于一类创新型的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模式,为了确保切实提升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水平,在正式组织互动活动期间,教师要保证灵活沿用各类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意识。如在提问过程中问题设置要保证难易适度且富有针对性,借此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又如在小组探讨环节中,要赋予学生足够宽阔和自由的空间、时间条件,令他们在完整和清晰化表达个人独特见解之后,吸收各类不同的观念;再如教师须将学生对音乐不同的欣赏结果科学性地评价并反馈给他们,令每个初中生及时发现个人不足并加以改善,保证随后逐步强化对音乐的理解,并就此富有针对性地改善个人音乐欣赏能力和整体性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任振涛.初中音乐欣赏课互动教学模式探析[J].内蒙古教育,2014(12).
[2]芮永红.浅析如何实现初中音乐课堂师生的有效互动[J].文理导航(中旬),2014(06).
[3]陈天翠.初中生音乐学习兴趣调动的策略与实践[J].学周刊,2014(35).
[4]曹洪娟.关于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问题探究[J].亚太教育,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