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养老设施建筑设计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梁晓敏
[导读] 摘要:当前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较为重要的提高,在生活水平提高的过程中,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也在加剧,老龄化加剧造成了较多的问题。
        广西荣泰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545006
        摘要:当前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较为重要的提高,在生活水平提高的过程中,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也在加剧,老龄化加剧造成了较多的问题。本文从社会层面、从绿色建筑层面等提出了解决养老设施建设中的相应对策,为给老年人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建筑设计;养老服务设施
        1.从社会结构层面分析养老服务设施在建筑设计中的策略
        集合社区居民、以社区为实现代际互助的媒介平台,能够在心理上维持老年人的心智与身体高功能性,使其永葆幸福感、满足感与尊严感。老年人能够根据自身实际能力与需求,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构建更有意义的生活目标,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体现个人价值,减少社交萎缩。
        1.1功能需求
        在中国传统思维中,老人因其生理衰老而被视为弱势群体,属于被动接受的群体。可以通过建筑功能的复合性,激发老年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与社会的关联,在精神层面增加其社会积极互动的信心,应对孤独感和无助感。
        1.1.1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需求
        老年人在年龄不断增长、身心不断衰老的过程中,对医护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提供多样化、持续性的服务而非形式功能较为单一的服务同样是养老的研究重点之一。60岁阶段的老年人在无重大疾病影响的情况下,属于可自理阶段,主要目标为健康管理;70岁阶段的老年人主要目标为非正式医疗,需要健康保障、社区照护及康复保健;80岁阶段的老年人以正式医疗为主要目标,要求更加专业的护理和健康保健;进入90岁阶段的老年人基本以临终关怀为目标,除专业的医护外需要更多陪伴。
        1.1.2社会属性社区居民需求
        社区综合养老服务设施应以养老服务为主,同时满足社区其他居民的需求功能。在设施内可提供儿童临时托养或阅读娱乐空间,可以解决城市中家长因工作忙碌而对子女产生的安全担忧,同时为老年人提供更为积极的氛围;为中青年提供阅览棋牌及会客聚会等服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社区邻避现象。以学生、职员、商务及无业人员等不同社会属性的居民的需求出发,联结社区全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拉近社区居民距离,减少由于不平等差异所造成的交流障碍。
        1.1.3空间功能错时使用
        同一空间的功能复合和错时使用,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空间利用效率。通过分析老年人及社区居民对于建筑空间功能的使用时间,形成以满足老年人行为活动为主,同时辅助社区居民空间使用需求的功能需求。社区食堂及活动室部分功能的租借使用收入,可作为养老服务设施的补助部分,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为老年人提供更为低廉且高质量的服务。
        1.2形式布局
        社区综合养老服务设施的形式布局应充分考虑度城市环境拥挤、低私密性及布局不均衡的特点,分析各功能需求的空间布局要求,可主要分为照料设施、健康辅助、公共服务三个模块。
        照料设施主要为卧室、起居室、卫生间、淋浴间及护理站。使用者为老年人,要求相对独立的空间。应符合适老化要求,布局时需进行一定隔离,为老年人创造相对私密、安静的环境。
        健康辅助功能的使用主体为老年人,同时向社区居民开放。主要空间为健身设施、健康体检、康复保健、康复训练、心理慰藉等。需要的私密性中等,可设置为照料设施及公共服务之间的过渡性空间。
        公共服务模块同时向老年人及社区居民开放,空间功能较为繁杂,基于微缩化要求,可以将同类空间进行简化,通过功能合并与错时使用以提高空间使用效率,必要时可通过可移动隔墙进行简单分隔。
        布局形式的目标是能够补偿因密度而失去的空间环境品质,其最重要方法之一为创造“次级地面”,提供更多的开放空间,改善空间品质。相比室内活动空间,老年人更加倾向于选择室外活动空间。

通过削减可以为死板的立方体社区形态增加不同尺度空中空间;交错可以产生不同的高度,丰富体块关系;屋顶花园不但能为老年人及社区居民创造绿色社交场所,同时通过利用雨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微气候;悬挑可以获取额外空间,同时在下部提供遮阳避雨空间。
        2.从绿色建筑层面分析养老服务设施在建筑设计中的策略
        2.1温度设计
        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机能也在逐渐减退,抵抗能力下降,很容易因为温差的变化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率上升。所以在养老建筑设计中,需要对温度予以科学管控,注重室内温度的舒适性,保障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减少疾病的产生。
        2.2光照设计
        光照设计包含室外日照和室内照明两部分内容,老年人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对其心情及身体健康都有积极的影响。另外,在光照设计中,要在保证室内日照充足的同时,做好遮挡工作,减少光照过强对老年人视觉造成的不利影响。室内照明需确保清晰度,满足老年人视觉上的需求。同时从室外进到室内空间。也要做好光线转换,以免产生短暂失明现象。
        2.3活动设计
        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已经大不如从前,在活动设施及活动场所设计中,需增设无障碍设计等保护措施。注重空间的宽敞性、安全性,避免磕碰的产生。另外还要好活动区域地面的整平、防滑工作,避免坑洼地面对老年人活动带来影响。
        3.养老服务设施在建筑设计中的措施
        3.1合理的规划布局
        为了更好的适应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合理的规划和布置设施空间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在设施地址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那种工程地质条件稳定、通风良好、光照充足、自然地理位置优越的地段,并且地貌也不要选择太复杂的,最好保证基地的地形高差大体一致。其次,要选择那些和市中心有一定的距离并且离公共设施近的地段,与此同时,要求充分满足市政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符合卫生、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等条件。然后,应该有配套的设施和服务性强的设施内容来符合规模和等级都不尽相同的养老建筑,以方便老年人的日产生活和日常活动。最后,养老设施的总面积规划要符合当地的气候和环境特点,在功能、布局、交通组织上都符合标准的才可以被利用。
        3.2无障碍设施配置
        一般情况下,一旦在养老建筑中出现了有高差的设施,就需要对其进行无障碍的坡道改进或者在两侧进行扶手的安装,为老年人的行动和安全提供保障,另外,在养老设施的居住室或者公用空间的建设上,都需要考虑老年人使用轮椅的可能,完善走廊的设计。
        3.3细节方面的功能
        在卫生间的设置上最好让每间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立卫生间,而且要做安全考虑,最好是安在靠近床位的地方,方便老人夜间起床去厕所的需求。与此同时,卫生间的安全设计也应该特别注意,比如,扶手要正确放置、地面要进行防滑设计、多安置些紧急呼救设备等。针对卫生间门的问题,最理想的选择是推拉门或者外开门,保证一旦发生意外时可以及时的从外边进入。除此之外,报警装置的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保证老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可以及时的进行呼救,而且安全报警设备最好安放在老人容易接触到的卫生间或者床头等地方,便于老人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老人的安全。
        4.结束语
        社会养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的老龄化人口呈现出日益增长的态势,这就让养老设施数量、规模、空间设计以及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养老建筑设计过程中,提高养老建筑设计的可靠性、科学性,实用性,改进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从而最大程度上弱化老龄化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提升我国社会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曹胜开.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建筑设计与实例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7(26).
        [2]吴思睿.绿色建筑理念下关中地区养老建筑设计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
        [3]李斌.中国养老设施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 工程建 设与发展,2016(06).
        [4]程根.基于绿色建筑理念的养老建筑设计策略分析[J].江西建材,2017(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