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48
摘要: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发展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建筑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近年来,随着西方建筑设计理念的渗透,欧美国家建筑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之间的冲突愈发明显,这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关于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融合成为新时期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强调对空间的整体性设计与功能开发,将传统建筑元素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之中,将传统建筑元素的“古典美”与现代建筑设计的“时代美”相结合,实现以现代建筑设计为依托的传统建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传统元素;现代建筑;应用
引言
在现代建筑设计当中为了避免千篇一律的情况出现,中国传统建筑当中所包含的美学元素,对于现代建筑设计而言,无疑是具有重大参考与借鉴意义的,因此在现代建筑设计当中更多的融入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能使现在建筑拥有更丰富多彩的美学形式。中国传统建筑蕴含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于中国传统建筑当中美学元素的深入挖掘、借鉴与传承对现代建筑设计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当代不少本土建筑师正在不断吸收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营养,探索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当中的应用,并创作出了不少经典作品。
1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应用的意义
传统元素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主要体现,它汇集了我国古代各种文化思想和观念。我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中国文化也可以被称为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传统元素使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现代建筑装饰中。因此,设计师可以把中国元素融入到设计当中,这样不仅可以对现代建筑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进行创新还可以传承中国文化。当前的一些建筑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过于死板,颜色搭配也过于夸张,不能让人有归属感和亲切感。为了可以更好地使人们对建筑产生亲切感,设计师煞费苦心把传统元素融入到现代建筑和装饰设计中,提高建筑设计的整体效果。另外,设计师在设计中还需要注意地域差异和文化差异。所以在建筑设计中需要把地域文化和传统元素结合起来。我国的历史比较悠久,其中包含着不同的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根据调查,我国很多传统文化已开始面临着失传的危机。然而把传统元素和现代建筑设计融合到一起可以改变这种现状,还可以使更多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最重要的一点,传统元素和现代建筑的设计的结合可以给人们带来一定的亲切感,帮助人们缓解生活压力。
2传统元素及空间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2.1传统窗户元素在现代室内的应用
2.1.1隔断中的应用
在现代室内设计中,隔断的设计可以说体现了大量的传统窗户元素。隔断一般运用在室内,起到了隔断和装饰的效果,这也为传统装饰图案提供了可以发挥其自身魅力的载体。在隔断上一般选择几何图形,如传统窗户上的装饰纹样冰裂纹,万字纹,棋格纹等,而在折叠屏上大多选择花鸟植物等。这种应用方式不仅体现在隔断上,在室内的许多地方都有所体现,如在室内中的玻璃门上,将装饰元素用木材或新兴的装饰材料制成与玻璃门相结合,起到了装饰的效果。在天花吊顶的设计上大多也运用了传统窗户图案的元素风格,利用窗户元素图案表现空间的序列感,造型美观,这些都是新中式风格的典型设计手法。
2.1.2陈设品的应用
除了结合的方式,在陈设装饰方面也有所体现。在许多新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陈设物品中看到许多传统窗户中的装饰元素,家具、艺术陈列品、灯具等比较常见。
如在一些灯饰设计中运用万字纹或冰裂纹等简洁的几何图形来做装饰或将其元素设计成灯罩,利用镂空形的图案设计为灯罩使灯光呈现出若隐若现的效果,深得大众的喜爱。这种设计方式凸显出了装饰的细节感以及带有浓厚的历史韵味,古代窗户自身就是一件艺术品,通过对其元素的提炼并加以创新,使设计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且为整个室内空间增加了文化底蕴。
2.2色彩
在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过程当中,色彩往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3]。当人们提及到中国的宫殿时,首先想到的是金碧辉煌的琉璃瓦,红色的宫墙以及汉白玉铺砌的台阶。当人们提起江南水乡时,总让人联想到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色彩的搭配对于建筑设计而言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中国传统建筑中,色彩的运用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黄色是代表最高等级皇家所用的,平民百姓的家宅是严禁使用的。现代建筑设计虽然不像中国古代那样在使用色彩方面区分严格的等级制度,但是仍然把色彩作为重要的表现手段来运用。何镜堂设计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其采用中国皇家宫殿围墙所用的中国红作为基本色调,代表的是中国的国家形象。贝聿铭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在色彩搭配上则以江南民居的灰白作为基本色调,外墙采用中国传统的白色抹灰,线脚采用灰砖收口。不同建筑师根据自己设计的不同类型建筑,使用中国传统建筑不同的色彩语言体系。中国传统建筑色彩在现代建筑中演绎出不同的华彩乐章。
2.3传统装饰材料的应用
在现代装饰设计中,建筑结构主要是以混凝土、木头、玻璃为主。所以在建筑材料上有很大的选择空间,近几年,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人更加喜欢有民族元素的装修材料。富有特色的建筑材料和装饰风格、设计理念的融合已经被很多设计师所采纳。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三朝古都之称。航站楼从亳州传统建筑吸取了灵感,建筑由高低错落的三重屋顶组成,寓意三朝古都、下部设有基座,气势恢宏沉稳悠远,整体样式借鉴了传统亳州汉风古典建筑的样式。建筑从粉墙黛瓦的亳州民居中吸取了灵感,屋顶采用青灰色的金属板石墙采用接近白色的石材色彩清丽。建筑细部构件借鉴亳州传统民居的特色深棕色的金属构架、花格抽象地表现了传统亳州民居的木构和木雕的风采。两侧的庭院既从院落格局吸取灵感,又为乘客提供宜人的休憩环境。庭院的存在扩大建筑的体量,显得更有气势,此外可作为预留用地,为将来的扩建提供灵活性。
2.4夯土墙
据最新考古证实,我国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经开始用夯土修筑城墙。北宋时期,中国的夯土版筑技术继续发展,北宋匠作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系统介绍了夯土版筑技术的工程做法,中国的福建土楼把中国传统建筑的夯土施工技术推向了顶峰。版筑夯土墙以木板做模,内填黏土或灰石,层层用杵夯实修筑而成。中国当代建筑师张永和与王澍等一批知名建筑师一直致力于夯土建筑的研究,经过改良的现代夯土墙已经克服了传统夯土墙强度低和耐久性差,遇到大雨和洪水容易坍塌丧失功能的缺点。张永和作为中国实验建筑的领军人物,在水关长城下二分宅的营造过程中,就成功的引入了改良版的夯土墙技术。王澍在中国美术学院里成立了夯土建筑实验室,专门研究夯土建筑,其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设计的水岸山居,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夯土建筑。夯土建筑绿色环保,亲近自然,冬暖夏凉,造价低廉,工艺简单,如今已经成为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中国传统的施工技术焕发出新的生机。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装饰设计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相关人员在对现代建筑进行设计时需要把传统元素融入到其中,并且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传统的建筑装饰设计进行改造,使得现代建筑形式和传统文化可以有效结合到一起。
参考文献:
[1]传统审美语言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借鉴与转化[J].建筑学报,2014(6):1.
[2]杨博.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艺术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