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菊玲1 黄巧玲2
南宁师范大学,广西 南宁 530213
摘 要: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发展中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为重要。然而,新时代背景下,不管是中小学教师还是高校教师,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仍然存在教师资源分布不均;职业道德问题仍然存在;教育培训工作不够完善;教师任务重、压力大;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因此,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政策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建设;改进教师培训计划;应该适当减轻教师教学工作量;同时创新教师管理的体制机制,优化教师配置结构。
关键词:新时代 教师队伍建设 中小学教师 高校教师
1 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推动力,教师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建设者,承担着保证人民教育的重大责任[1]。
1.1 有利于不断提高教师知识能力水平和知识涵养
教师会在课堂中和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不知不觉中对学生产生了影响。因此,进行了教师队伍建设后的教师各方面都会有很大提升,更容易将高素质的知识和能力带给学生,从而在无形之中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1.2 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避免有的地方的教师师资力量不足
而通过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从而更进一步提高我国全民文化素质水平,对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而这就有着潜在的持久性的作用。
1.3 有利于更好地将我国发展成为教育大国
优秀的教师会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并鼓励其努力将其实现,而这就为以后的科技、军事、经济等各个方面培养出杰出的人才,这是个百年的计划,得长期才能看到效果,所以教师队伍建设格外重要。
2 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资源存在分布不均的情况
从目前来看,我国仍面临着城市教师资源相对溢出与农村教师资源短缺并存的结构性短缺的一些问题[2]。一方面是城市教师资源相对溢出。对于中小学教师资源而言:大量师范类专业学生与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非师范类专业学生涌入城市中小学入职,导致城市教师队伍相对溢出。近年来博士毕业生扎堆一线城市中小学的现象就是这一问题的典型反映。另一方面是农村地区教师资源短缺。一些师范类本专科毕业生在城市中小学就业困难,他们觉得在乡村就业条件不行,不想去,这也是农村教师资源短缺的其中一个原因。而且在少数民族地区更加是教育资源严重短缺,而这就存在很大教育问题,学生得不到更好的教育,教育公平没办法保证。
2.2 教师队伍建设中职业道德问题仍然存在
当前多数学校表面上好像在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教师职业道德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其一,在一些学校教师职业问题还是存在着很明显的松懈问题。从教师主观层面而言,教师个人内心信念的缺失是导致教师职业道德倦怠的内在原因。由于忘却初心和缺乏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一些教师在面对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苛责时,充满抱怨,甚至形成“与其犯错,不如不做”的消极心态。其二,有的教师职业道德失范,造成了不良影响。比如新闻中所报道出的一批学术作假、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等教师违反师德问题的典型案例。虽然这些人受到了相应的惩罚,但是影响了教师的声誉,给教师行业抹黑,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2.3 教师的教育培训工作不够完善
教师培训种类有很多,但也慢慢出现了很多问题。第一,教师培训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一线城市的教师培训比较多、培训的规模大,而乡村里的教师因为条件限制培训比较少,培训的规模也比较小而这就使得乡村里的教师素质难以得到更好的提高。第二,教师培训计划的设置存在交叉重复、资源浪费问题[3]。有些培训重复了,而且作用不大,造成了浪费。其实,这就是教师培训计划指定的不合理所导致的,为此,要认真制定教师培训计划,使其达到应该有的效果。
2.4 教师的任务重、压力大
教师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因素[4]。所以说,良好的教师队伍有利于让教育发挥更好的作用。所以要善待教师,然而中小学教师本身就有很多节课需要花时间去备课以及需要精神饱满得去上课,而当面临开不完的会议和其他琐事时,人也就会自然而然精神状态跟不上,毕竟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因为教学任务重了,课堂效率自然就低了。而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在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主要的是科研项目,高校教师要在熟读经典、做实验、进行调查研究、实证研究,读文献的基础上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做科研项目,做科研难,做高质量科研更难。所以,高校教师被科研项目压得也透不过气了,都没有多少高校教师是专心于教学生学习知识,高校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学习的知识也很少了,课堂效率极其低下,高校课堂普遍出现玩手机等不良现象。
2.5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优化教师队伍迫在眉睫
首先,性别结构。在教师队伍的性别结构比例为男性教工比女性教工明显占少数,且这个比例长期没有大的变化,在个别学校的个别部门男女教工比例甚至达到寥寥无几。男教师和女教师由于观察思考方式不同,能够带给学生不同思维方式,从教学教育的角度来说,男性和女性都是充分必要条件,但是学校因为种种原因,在招聘时很难吸引到男性教师,所以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男女教师比例失衡是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其次,学历结构。
众所周知,偏远农村中小学教师大多是大专学历,而县城的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情况为本科,大城市的中小学教师则是本科和研究生,甚至在一线大城市都是博士。而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国家重点大学的教师比普通本科学校的教师的学历层次又要高、履历也更好。虽然偏远地区和农村学校也一直在努力争取优秀教师过来教书,但是因为工资低、环境差、交通不方便等等方面原因,农村学校在职教师的大量流失还是造成农村教师队伍数量的严重不足[5],因为这么艰苦的条件就很难吸引到年轻的优秀教师,所以教师队伍结构也就变得越来越不合理了。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3.1 通过政策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国家应该采取相应政策来帮助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各级地方政府应按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来认真履行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主体责任,努力提高教师的地位,尽快建立与完善教育公务员制度,使教师拥有与公职身份对应的权利和义务,提高教师的薪资酬劳。对于幼师队伍建设,要淡化幼儿聘任教师身份,落实同工同酬同待遇政策;对于乡村队伍建设,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学校之间优质教师资源的共享和均衡分布,加大“轮岗计划”与“援教计划”支持力度。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大政策力度,通过给与经济帮助、良好的福利待遇等更多方面来吸引师范生从事乡村教育。很多家庭情况不好,但是本身很优秀的师范生可能就会被优惠的国家政策吸引到乡村工作,有可能工作的地方距离自己的家乡近,方便经常回家。所以国家采取相应的政策吸引优秀师范生很重要。
3.2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建设,坚持立德树人的职业使命
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设出有敬业精神的教师,同时更要注重制度设计和制度完善,为教师保持热爱教育的定力和立德树人的操守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和支持,让教师留得住、教得好。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措施。第一,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落实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师德是最重要的,一个老师的品德应该摆在首位,其次才是专业知识,教书育人应该做到要教师先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第二,建立合理地教师奖惩机制,树立榜样的同时,规范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于各方面表现优秀的教师要执行奖励机制,表扬优秀教师,在教师行业树立榜样作用,鼓励大家向榜样学习。对于有些教师如果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情况,应该设立相应的惩罚机制,一旦触碰到职业底线,那也是绝对不能容忍的。第三,要直面教师工作中的现实困境,强化教师依法执教、敢于担当的职责要求,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在要求教师担负起更多“责”的同时,更需要赋予教师相应的“权”和“利”。为此,有必要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各种权利,保障教师的工作权利。
3.3 改进教师培训计划
首先,国家和政府应该注重对乡村教师的培训,通过制定相关方针、政策,提供物质条件和多种机会帮助乡村教师得到良好的教师培训。城市教师的培训机会要比乡村教师多很多,所以更加应该提供多种培训机会给乡村教师,从而使得乡村教育质量提高。其次,可以合理设置培训内容,根据教师的现状水平和现实需要,选择合理的培训内容,对于有些培训过的内容不再重复培训,努力使培训效果达到最佳。参加教师培训就是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一种方式,教师应该把握住每一次培训的机会,积累经验[6]。
3.4 适当减轻教师的工作任务和压力
面对教师任务重、压力大,中小学可适当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减轻行政负担,提高行政效率,减少无效会议,给予教师们更多的时间备课,查阅资料,提高自己的各种软硬件使用技能,并能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学科背景的不同,因地制宜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提高课堂质量,打造“金课”。对于高校教师而言,高校可以选择部分擅长教学的教师主要进行教学,而有些擅长科研的教师主要进行科研,这样大学课堂效率也保证了,科研项目也做出来了,教师也不用于过于疲惫。同时,高校应该给高校教师更多时间上的保证,主要上课的教师给充足时间备课,主要科研的教师也给充足的时间提升自己的科研素养,详细了解本领域的前沿知识,翻阅文献、精读经典,静下心来撰写课题申报书。
3.5 创新教师管理的体制机制,优化教师配置结构
针对教师配置结构不平衡问题:第一,在教师资源供给上,省级政府应该充分利用教师具体的数据资源,确定好市级地区教师供给总量。第二,保证教师资源的市级调配的合理性。也就是说,市级政府在省级政府确定的教师供给总量的基础上,根据所辖区县的人口、经济、教育规模等各方面情况配置不同区县的教师数量。这样才能够保证每个区县都有足够的教师,能够最大程度上保障教育公平的落实,让每个地方都能接受到教育带来的人才和地方的发展,从而促进各个区县的各方面发展。
4 结语
教育能否得以振兴在于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是否足够出众。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角色,如果学校不注重优秀教师队伍的打造,学校教育是不能得到长期发展的,虽然可能会出现偶尔的成绩,但也只是昙花一现,没有长久的实力。所以,还是需要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的不断建设,不断培育高素质教师人才,对帮助引导学生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建设者,践行者有很重要的意义,能够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1]赵荣华,彭彧垚.论新时代民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的研究[J].财富时代,2020(11):246-247.
[2]杜志强,王新烨.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州学刊,2020(10):90-94.
[3]薛二勇,傅王倩,李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与对策建议[J].中国教师,2019(11):28-31.
[4]莫健威.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珠江教育论坛,2020(01):47-49.
[5]张文斌.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0,37(02):9-12.
[6]廖志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J].散文百家,2019(08):182.
作者简介:宋菊玲(1995.12-);女;侗族;湖南怀化人;硕士研究生;南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