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6期   作者:徐艺萍
[导读] 高校课堂的构建是很多教师热议的话题,在初中法治与道德课程的教学环节中

        徐艺萍
        商丘市第一中学  476000


        【摘要】高校课堂的构建是很多教师热议的话题,在初中法治与道德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如果要实现课堂的高校学习,就需要教师从课堂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及科学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在授课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通过探讨的过程中发现知识和道理,从而形成初中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念。当然,高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教师,这就需要教师不仅拥有专业的知识素养,还要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1]。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当前的初中生教育,尤其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由于初中生年级相对来说较小,价值体系还在不断的养成中,并且具有好动、好奇心强、不被约束的特性,所以,在学生接受知识时,如果教师不能够充分把握到学生的特点,继续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就会使学生在课堂上失去兴趣,从而产生低效率的课堂。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很多的教学案例,教师通过案例的剖析,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在学生分析案例的过程中逐渐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师结合当前时政,进行客观分析引入课堂,也会产生非常好的教育意义,课堂的形式在不断的创新,并且从学生出发,形成师生的交流。
        一、提升教学技巧,教师通过自身专业素养建立高效课堂
        思政教师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内涵,熟知形势与政策,明确思政课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关键课程地位,明确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不断学习更新学科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上好课,一般会进行精心的准备,并且,教师对于课程设计进行科学化的仔细论证,使得自己的课程设计在满足学生知识汲取的前提下得到高效的教育手段。在现在的课堂时间中,教师不仅要依据课标、立足学情,大胆创新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方式,还要明思善辩,发现课堂以外的信息,通过多种形式充分激发起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在且行且悟的教学之道上,发掘教学亮点。教师要展示新时代思政教师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不断提升的专业素养,从解读课标教材、研究教学策略、设置教学环节、渗透创新素养等方面,都要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并且,信息媒介的使用,同样会将课堂变的生动有趣,不断碰撞出高效课堂的火花,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状态下,形成高效学习的优良习惯。
        二、结合时事,结合生活,开展情景教学
        在现在的教学环节中,大量的教师开始使用多媒体以及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互联网+学习"是带入情境、深入体验的重要方法。教师可以利用新技术,让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看世界文明,用时事的深入讲解,激发起学生的家国情怀、世界情怀和人类情怀。跨学科的活动设计促进学科融合,发散学生思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道德与法治课源于生活并体现生活,恰当使用热点作为教学资源,能让道德与法治课更有亲和力和吸引力[2]。
        案例:某学校的马老师用热播电影《你好,李焕英》做导入资料,通过设问:能否对正在热播的电影作品进行拍摄?解读法律规定引导学生分析,明确行使权利有界限,维护权利守程序,公民要树立法治观念。
        根据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结合生活场景的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把握和提升。再比如,现阶段由于学生面临中考,学习压力有所增强。教师可以选用《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确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要增强生命的韧性,学习面对挫折的正确方法和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三、领悟课标理念,优化教学方式。
        教师要重温课标理念和教学要求,系统解读部编教材,依据教材内容呈现的思维演进路径确立完整的情景引入、新课学习、活动探究、感悟反思等教学环节,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教学方式,是要求教师对于课堂要求新的技术手段,教师要注重课堂的时间过程、课程授课方式、教学质量的评估等等方面的因素,直接提升教学水平的直线上升。用好信息技术,培养创新素养[3]。运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为学生创设信息化学习环境,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新素养教育元素,关注学生创新素养的发展。学习是一件看似很艰苦的事情,但是只要教师通过利用合理化的教学手段,学生才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使得学生主动的进行课程的预习、复习,有效提高学习自主能动性。
        四、结束语
        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要从学生为主要方向进行强抓狠抓,通过分析学生特点,发挥学生主要优势,通过有效的课程案例进行学生的课程引导。教师要跟上时代步伐,在多媒体的应用、课程案例的更新方面都要进行不断的重视。道德与法治课堂高效的构建,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多方面配合和发展,教师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并加以利用,融入课堂教学目标,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多角度的教学。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会不自觉的接收知识,教师也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牛秋灵.建构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探析[J].考试与评价,2021(02):46.
        [2]杨蓉.关于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求知导刊,2021(03):45-46.
        [3]李学会.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1):235.
本文系2020年度商丘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基于动静结合的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L2020090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