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6期   作者:黄辉珍
[导读]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可满足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

        黄辉珍
        湖南省澧县九澧实验中学 415500
        摘要: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可满足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养成依靠各个学科核心素养在学校教学中的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综合运用学科观念、方法、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生物学课程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生物教学的灵魂,包含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不可一蹴而就,要达成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教师必须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自觉实践。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教学现状;教学理念
面对初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生物教师在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必须要紧紧围绕“生命观念、探究和应用、科学态度、科学思维和方法”目标,立足于当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手段,在多元化的生物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对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
1.缺乏重视,生物学科边缘化
        当前,初中教师依然沉浸在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束缚中,以语文、数学、英语作为主要的学科,致使生物学科处于边缘的地位,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在这种理念下,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遵循“得过且过”的理念,片面地进行知识灌输,以至于生物课堂枯燥无味,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生物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同时,在这种理教学理念下,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生物学科逐渐边缘化,制约了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另外,生物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由于对其研究不够全面深刻,以至于初中生物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上均存在显著的片面性,根本无法满足新课程理念的人才培养目标。
2.教学方法单一、陈旧
        初中生物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片面地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和灌输,并在课后借助大量的练习题目对知识点进行内化。但是,在这种落后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还有一些教师虽然意识到了多样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实施的时候由于对其理解不够,以至于把握不够精准,致使教学方法虽然多样,却无法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对生物实验教学重视不够
        受到初中生物学科特点的制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不仅仅要重视生物理论知识教学,还要关注生物实验教学,使得学生在实验中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自身的实践、探究和创新能力,并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思维等。但纵观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由于实验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实验教学手段单一等,致使初中生物教学中出现了生物实验重视程度不够、生物实验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根本无法满足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要求。二、初中生物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方法
1.强化合作探究式教学,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探究教学是以学生的探究活动过程为重点,以学生的探究能 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核心 目标的教学模式。在生物课堂教学的 过程中,设计问题探究情境,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用科学探究的 方法获取知识 、提升能力,真正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符 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例如,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中,学生互相合作,仔细观察 ,通过多次实验过程的实施 ,最终得 出实验结果,并在此过程中,通过持续的探究性教学活动的开展, 使学生学会合理假设、设计方案、应用信息技术处理数据并得出 结论 ,借此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在生物 学知识 、科学探究技能以及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认识等领域的 全面发展 。
2.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 素养 生物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能培养 学生科学的理性思维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教学中,我们可 以采用开放实验室、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形式,加强实验操作,让学 生多动手,多实践 ,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真正实现以实验教学为 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植 物细胞和动物体细胞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两节课的实验放在一起 开展 ,首先 ,通过教师的演示,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然后由学生 自己做洋 葱鳞片叶上表 皮细胞和人体 口腔 上皮细胞 的临时玻 片 标本,并运用显微镜仔细观察进而画出细胞图。如此 ,学生通过自 己动手 ,不但加深了对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认识,而且熟练掌 握了他们之间的区别。总之,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形成科 学思维 ,运用归纳、概括 、推理等方法探究生命现象和规律 ,一方 面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有助于对科学知识的掌 握,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提 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结语:综上所述,面对初中生物核心素养下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必须要紧紧围绕“三维教学目标”,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教师必须要立足于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問题,及时更新观念,优化生物课堂教学模式,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物观念,提高其探究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并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思维等,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傅琳琳.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12):68.
[2]闫卫林.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生物教学思考[J].英语广场,2017(22):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