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鼎昌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通渭 150000
摘要:作为新型材料的高性能混凝土打破了传统建筑使用的混凝土的缺点,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自身的特点,具有更强的工作性和实际应用性,它的综合特性可以满足建筑工程的特殊用途,也可以为路桥建设的材料选择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基于此,以下对高性能混凝土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应用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基础建设投资力度越来越大。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交通系统,实现交通的畅通运输,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近年来我国建设了越来越多的道路桥梁工程项目。在道路桥梁建设施工过程中,为了提升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避免后期道路桥梁质量问题影响交通运输,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工作。
1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前景
我国的工业技术在二次革命发生很大的转变,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也不断体现出来,更加耐用,持久的道路铺设,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好,更安全的出行,因此,传统的混凝土就需要更新自身的物理特性,强度和耐久性更强的混凝土最先出现在美国,是一种更加新型的混凝土,可以更广泛地应用到路桥建设工程当中,这就是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被引入到中国以后,有着十分重要的发展前景,它作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路桥建设材料被不断的研究和发展,越来越被更多的人认可。随着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全球很多国家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改善研究,以便于以优化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中国也召开了高性能混凝土制作工艺研究会,说明高性能混凝土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2道路桥梁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要点
2.1高性能混凝土的浇筑工艺
在道路桥梁项目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要重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在浇筑前,要制定完善的浇筑计划,确定好浇筑方量和浇筑混凝土的型号。同时,在进行高性能混凝土浇筑之前,相关单位应该注重固定模板的制作,严格按照具体的施工图纸来进行尺寸和刚度等的确定,并根据实际的施工条件,将模板埋设在合理的位置,待固定模板确定好之后,才可以进行高性能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在浇筑时,一定要保证对应的区域浇筑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为了控制好混凝土施工质量,一定要完善混凝土的浇筑工艺,在浇筑混凝土时,要及时振捣,保证结构施工区域混凝土粗细骨料都能均匀到达,这样可以保证施工构件的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性能良好,一定要在拌和完成后及时使用,为了不影响混凝土的性能,禁止在混凝土中加水,在现场浇筑高性能混凝土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好浇筑施工质量。
2.2振捣
(1)浇筑时随时做好振捣工作,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若塌落时间较长,需要加密振动点的分布。(2)考虑到高性能混凝土的黏度很大,为有效消除气泡,必须做好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能超过300mm;同时要缩小插捣间距,一般控制在200~250mm内。(3)及时修整均匀振动捣密实后的混凝土,定浆后再涂抹二次,拉毛压光,涂抹表面时不可洒水,同时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影响表面质量。(4)在抹面施工中应进一步加强冻融作用的质量控制,振动棒在振动过程中不能与预埋件、模板和钢筋发生碰撞,振动装置与侧模架的间距为50~100mm,振杆与模板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其作用半径0.5倍以内。(5)振杆插入混凝土后,应反复移动振杆以改变位置,但移动范围不得超过5~10cm,以便有效地排出空气,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2.3高性能混凝土的养护
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浇筑完高性能混凝土后,同普通的混凝土一样,要及时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养护,尤其是路面结构和桥面结构,一般它们的面积较广,如果养护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混凝土面层水分蒸发过快,收缩量较大,导致混凝土开裂,所以要重视高性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在浇筑完成后,要派专人负责养护,可以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薄膜,并定期进行洒水养护,这样能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满足要求,避免高性能混凝土出现开裂等质量问题。
3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改进
3.1确保混凝土流动性
混凝土流动性即混凝土保塑性及施工性。为了确保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良好,有必要在其中添加适量高性能减水剂能显著改善混凝土和易性,从而不断提升混凝土效果;或者在其中添加适量保塑组分,降低坍落度损失。现代混凝土技术中外加剂得到了广泛使用,发展迅速。外加剂也在向多性能多用途扩展,从而使其成分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在配制混凝土的过程中,水泥、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的适应性(匹配性)必须引起工程人员的高度重视,若三者的适应性较差,混凝土在拌制完成后会迅速损失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塑性,甚至导致无法施工。故在调整混凝土流动性时合理选择外加剂品种尤其重要,必要时应经过试验再使用。
3.2施工中质控
(1)搅拌混凝土时,首先要控制好掺合料与原材料的投料顺序,严格控制原材料的搅拌时间和次数,同时要注意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保温防裂措施,防止出现漏浆现象;(2)在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混凝土环境湿度、水化温度等因素对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尤其是在高温天气大面积施工时,应采取科学的降温措施,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3)在养护混凝土时,应按预定的方法进行养护。
3.3提升混凝土强度
高强度混凝土主要为强度等级在C60以上的混凝土。结合当前现状,可以研制C60~C80强度混凝土,但受到技术方面限制,大面积使用这一混凝土仍有一定难度。为了提升高性能混凝土强度,应合理控制原料质量,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应选择优质旋窖普通硅酸盐水泥;将岩石抗压强度较高的碎石作为粗骨料,并确保碎石洁净、级配好;应添加高活性掺合料,在添加掺合料时尤其要注意掺合料的质量活性成分比例,优质的掺合料可以有效弥补水泥性能的不足,提升混凝土密实度;应尝试多矿物掺合料复掺。配制高性能混凝土若应使用复掺技术,发挥不同混合料作用,从而不断提升混凝土性能。
3.4合理规范各项施工流程
推进测量放样、推平、碾压等环节的顺利开展,严格控制模板的安装和浇筑质量。首先,在垫层模板方面,需要详细核对基础中心线和标高,做好测量放线工作,按照数值安装方式控制好侧模板的作业效果,同时加以校准,并借助斜撑和支撑进行加固。其次,基础梁模板安装过程中,需要夯实梁底土方,使用砖砌胎膜,结合承台宽度使用1∶3水泥砂浆加以砌筑,并砌上实心砖,使其到达孔桩标高。
结束语
随着近年来交通运输量及车辆轴载的不断增加,公路桥梁难以适应交通发展需求,很多干线桥梁及公路都出现裂缝、老化等情况,这对道路交通运行十分不利。高性能混凝土因其具备较强的稳定性与耐久性,且能确保工程质量与工程效益,常被应用到各大工程建设中。从高性能混凝土工程应用情况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有必要合理改进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使其得到良好应用及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安.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20(29):100-101.
[2]石健,曹昆.公路桥梁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09):222+224.
[3]刘长亮.高性能混凝土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策略解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2):24.
[4]高建升,孔宇.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0):120.
[5]杨海涛.浅析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4):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