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天鸿市政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海南省海口市 570226
摘要:市政道路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市政道路的优劣关乎经济发展的质量与速度,因此,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应提高施工作业技术和手段,保证市政道路质量符合道路使用标准。在进行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针对软路土基,如果选择施工的技术方法不恰当,会产生各种资源的浪费,给后期的使用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分析了软土路基的特点,提出了软路基设计思路及处理办法,以期为市政道路设计或者施工领域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设计;软基处理
引言
软土路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道路路面安全性及工程项目使用年限,因此,在市政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还需把工作重心调整到软土路基施工方面,依据建设区域实际情况,先进行现场勘察工作,有助于详细掌握施工现场自然条件、各项影响因素等,有目的性地设计施工方案与计划,由专业化施工队伍与监管部门共同参与、监管,增强土质稳定性,满足市政工程道路建设要求,从而确保市政工程顺利开展。
1市政道路软土路基的危害
良好的市政道路系统能够为居民提供出行便利、为经济正常运转提供保证,但在工程建设中如果出现软土路基现象,应及时采取强夯法等技术手段进行整改,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软土路基危害:第一,如果市政工程在开工前,没有针对软土路基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在后期投入使用时,会出现荷载变形的现象,缩短道路的使用寿命,严重处还会出现沉降、开裂等问题,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较大的隐患,给相关部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第二,由于道路软土路基整体的强度不高、抗压能力弱,如果出现负荷较重的交通运输现象,会给路基造成严重的破坏,如滑坡现象、侧面严重挤出现象。对整个交通运输体系来说,持续的破坏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修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内部的软土地基状况,长期会导致城市道路系统的整体瘫痪,影响城市交通的顺畅、稳定性。第三,软土中含有大量的杂质,杂质抗压性较大,杂质与杂质间的存在较大的缝隙,吸水量较大,不利于整个城市的排水。遇到阴雨天气,由于路面吸水能力好,整个道路会膨胀,降低道路的抗压能力。在正常交通运输下,会产生一定的破坏,不利于整个城市的发展。
2市政道路路基设计
2.1设计原则
市政道路建设期间,工程施工人员要遵循路基承重力原则,充分考虑道路路基的承重能力,综合分析路基受到的自重、路面压力以及路面传递而来的形成荷载,保证路基设计满足路基承重力要求,防止外力作用下出现路面坍塌等事故,避免事故造成经济损失。道路施工期间,工程设计人员要在路基建设稳定性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道路工程施工情况,结合工程建设区域地质、气候、水文等施工条件,做到因地制宜,发挥地理位置的建设优势,规避工程施工风险,对道路路基进行总体设计,保证路基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提高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质量和水平。
2.2设计流程
道路工程进行建设期间,要加强对道路路基建设的总体设计,根据工程施工具体情况,确定路基建设边坡斜率。首先在路基建设施工初期,开挖台阶,便于路基填方工作,其次要在道路两侧合理布设边沟和排水沟,避免基槽积水,导致路基土进一步软化,接着道路设计人员要对道路路基进行设计,挖除或者改良路基不良土质,最后选择符合道路施工标准的路基填料进行土方回填,期间注重对回填材料与消石灰的拌合,进一步改善软土地区路基的湿度和强度。
2.3设计要点
市政道路路基设计过程中,要求工程设计人员加强对路基排水系统和路基防护设计。
一方面,路基排水系统设计工作要以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实际情况为前提,根据道路工程施工周边的地质、水文、自然环境等条件,结合区域地形和水系情况,在不破坏工程周边河流水系的基础上,坚持经济适用原则,进行道路路基排水系统设计,根据路基排水系统的不同用途和功能,将其分为地下排水系统和地表排水系统,采用高低差系统建设方式,有效降低道路路面积水高度,防止地表水向路基内部渗透;另一方面,路基防护设计工作,在路基周边建设防护坡,对路基进行加固和支挡,重点对挖方边坡及填方路段进行防护设计,根据边坡风化程度和性质采取具体的防护措施,提高道路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3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3.1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市政道路路基建设期间,施工人员为解决本市软土地基建设问题,增强道路路基的强度和硬度,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采用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充分利用软土层中淤泥、淤泥质土以及粉土土质特点,将软土与水泥进行融合,在二者之间形成化学反应,选取合适比例的水泥与城市软土层进行搅拌。软土在水泥的作用下,逐渐呈现柱状,在城市道路路基结构中作为承载柱,对路基起到强有力的支承作用。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期间,采用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有效解决本市城市道路建设中软土路基带来的道路质量问题,具有操作简便、可靠性高的技术施工特点,在当前本市城市道路建设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在路基表面层、中面层及底面层形成复合地基,将路基自重及路面负荷力量平均分化,共同承担路面荷载,同时,采用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进行软土路基建设,呈现出较好的路基加固效果,有效提高道路路基的硬度和强度,保证道路整体刚度较大,防止软土路基出现变形,降低城市道路路面沉降概率,提高道路的稳定性。
3.2换填垫层施工技术
城市道路路基施工人员针对软土土质,在路基建设范围内对软土进行清理,利用天然砂砾、土石等物质进行换填,从根本上解决了软土层对道路路基建设的影响。施工人员要在道路路基施工其与开挖换填坑,将深度控制在2m以内,通过分层填筑、分层压实以及分层检测的方式施工,改善道路路基不稳的情况,强化地面路基的承载能力,有效防止出现路基变形情况,减少道路路面沉降,保证城市道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期间,采用换填垫层施工技术,发挥碎石、砂砾等填充材料的抗侵蚀特性,通过人工回填的方式,形成强度和硬度较高的道路路基,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和土层的抗剪强度,避免地基遭受外力破坏。同时,在道路路基建设期间,利用换填法加速软土土层排水固结,防止路基出现冻胀情况,消除软土土质对道路路基的膨胀影响,起到稳固路基的效果。
3.3强夯路基施工技术
道路路基建设期间,遇到软土路基施工的情况,施工人员要采取强夯法进行路基施工,将重锤通过起吊机对路基软土进行反复下落夯实,适用于软土土质层中水分含量较小的路基建设工程,有效降低软土路基的压缩性,强化道路路基对路面的承重能力,采用夯实法施工期间,要注意由外向内的夯实顺序,将软土中水分进行有效排除,提高路基强度。
结束语
软土路基对于市政道路的建设有重要的影响,采用的施工技术应结合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确定,避免在后期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出现路面沉陷、道路裂缝现象。市政部门进行道路路基建设期间,遇到软土土质时,要综合考虑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强夯路基施工技术以及换填垫层等施工技术,加强对市政道路路基的设计,提高路基强度和整体稳定性,可有效排除各种类型软土中的水分,达到加固的目的,提供了道路的强度,保证了市政道路符合使用标准。
参考文献:
[1]汤威.试论市政道路路基设计及软基处理[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1):345.
[2]阮有祥.市政道路路基设计质量控制对策的研究[J].福建质量管理,2018(23):123.
[3]文艳.市政道路路基设计中的软基处理问题[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