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规划的创新设计理念 孟兆彬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孟兆彬
[导读] 摘要:加强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创新城市园林设计理念,有利于推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的长远发展,满足城市现代化建设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天津市格瑞园林发展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
        摘要:加强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创新城市园林设计理念,有利于推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的长远发展,满足城市现代化建设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进行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时,应遵循设计原则,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突出城市园林绿化艺术特征,丰富园林功能。
        关键词:城市园林;规划;创新设计
        1城市园林规划的原则
        在园林规划设计中,需要坚持正确的设计原则:①地方性原则。由于南北环境具有较大的差异,各个城市之间具有不同的文字语言、地域文化、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等,在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需要选择适合的植被,确保符合当地的种植环境与自然环境,增强园林绿化的实用性与观赏性;②多样性原则。在快节奏的现代化社会,高楼大厦成为主要建筑之一,在无形之中增加了人们的生活压力,使其心中更加向往自然生活,因此,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可以布置自然场景,模拟自然界的竞争模式,充分运用多样化的设计元素;③可持续原则。园林建设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不同的城市而言,具有较大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差异,设计人员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长远规划,从而促进城市更好地发展;④综合性原则。在规划城市园林时,需要考虑综合性因素,可以聘请专业的园林专业人才与设计专业人才,为园林设计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确保高效完成设计工作。
        2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的园林规划设计忽视了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其制定的园林规划设计目标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目标,两者不一致成为制约现代园林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和城市之间存在差异性,客观方面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主观方面城市历史文化、城市民俗特征等均存在差异。园林规划设计作为城市建设中的一部分,须与城市整体规划布局相协调,展现城市的自身特点,不可脱离城市进行规划设计。部分城市进行规划建设时,给予园林规划设计的空间较少,忽视了园林规划设计的必要性。另外,很多园林为了便于设计,会直接破坏当地的自然景观。在破坏了自然景观之后再进一步修建园林是非常错误的。这种做法不仅会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而且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有些设计师在规划时会忽略当地特色,建造不匹配且重复的花园环境,这很容易造成居民的视觉疲劳和降低对当地居民的吸引力。
        3城市园林规划的创新设计途径
        3.1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城市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的生态建设,是指对土地进行进一步的改造和设计,是一种属于社会空间意识下的意识形态反应,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质量提高后的重要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需求。在现代城市园林规划设计过程当中,融入服务意识和生态理念,可以将园林的设计互动性逐渐提高。在重视地域文化和自然特征,结合人文特征的基础上实现良好的设计动态化效果,实现生态理念下的园林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园林规划设计需要将现代科学技术、理论以及生态融于一体,在完善功能和结构的基础上,调整种群和群落结构,保证植物配置的合理优化。除此之外,城市园林也是现代人类生活和物质需求中的重要表现形式,是现代社会生态当中的一种福利事业,既有助于孕育人们的生活情怀,也有助于促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积极性提升。在现代城市园林的建设过程当中,融入生态化的理念可以更高效地保证人类能够融入自然人文环境当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2创新园林功能
        在城市园林规划创新设计理念中,强调园林功能的创新,打造多元属性的城市园林。多元属性的城市园林具有较好的绿化功能,其可为人们提供休闲去处,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降低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

在城市绿化系统中,园林工程占据重要地位,应与城市住宅建设、公共绿地、交通等各方面有效配合,根据城市当前的绿化实况实施针对性的规划设计,满足城市绿化需求。若是修建景观类园林,设计时应考虑园林的美观性,吸引更多人前去观赏,为其提供舒适的休憩场所,合理规划、布局散步通道,保障人员安全。应充分考虑人们的实际需求,多安设休憩桌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安置一些娱乐设施。若是住宅区的园林绿化设计,应充分结合住宅建筑物的风格、特色以及其周边所处的环境、地形等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未来园林规划创新设计理念将向科技化、生态化方向发展。城市园林设计应彰显城市人群的个性化需求,丰富城市园林功能性。在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以拓展城市园林设计思路,获取更多的设计灵感。除此之外,城市园林具有较好的生态功能,在后期发展过程中,其将向生态化方向前进,提升城市园林的生态价值,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实现内涵和功能的统一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融入城市的地域性特色,彰显城市文的化特点,使园林成为城市标志之一,增强园林景观的生态美。应坚持园林生态设计理念,遵循城市生态原则,选择本土材料,降低城市园林设计成本,提高城市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3.3加大海绵城市的建设力度
        海绵城市是当代发展背景下现代化城市的雨洪管理概念,能够更好地适应雨水带来的危害等,具有良好的水弹性。在新形势下,海绵城市的构建可以进一步促进城市绿色建设,促进城市低碳发展,是现代城市智慧的创新表现,也是当代绿色发展背景下人文社会与城市建设融合的标准。当前,因为我国城市建设过程当中的污染问题非常严重,水资源污染尤为明显,水循环变差、水资源匮乏是现代城市建设过程当中的首要生态问题。所以在城市建设过程当中,道路是否宽敞、河道的宽窄和造地等问题都需要及时解决,防止这些问题影响城市内部生态系统的吸收和渗透,进而导致城市建设的水资源变得更加紧张。在现代城市园林规划建设的生态化理念融合当中,需要将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加入园林规划设计当中,实现高效的水循环,促进现代城市的生态化建设。
        3.4园林景观设计借鉴创新因素
        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设计人员应当合理运用创新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自然诗意。在传统文化中,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使其更加具有诗情画意,因此,可以将山水元素应用在园林规划设计中,使园林工程符合现代化发展理念,具有较高的自然性与和谐性。在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的背景下,自然诗意元素中蕴含了传统文化思想,可以增强工程建设效果;②优化功能。景观的美观性与观赏性是设计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需要满足人们需求,提高生活水平,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周边的工作环境与人民的生活习惯,优化园林设计方案,为其提供舒适性的景观环境。景观设计应当注重园林的功能应用,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可以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建设目标,促进城市更好地发展;③空间序列。园林景观在呈现景象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对空间的合理规划,采用艺术绘画、借景、对景等表现手法,使景观设计具有独特的特色。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空间组织形式,打造绿色景观,增强统一性与整体性的设计效果,使其具有较高的观赏性,满足人民精神方面的需求;④民族文化,在景观设计中可以融入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开展园林设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结语
        园林规划设计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扩大绿化面积范围,建立完整的生态系统,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园林规划设计人员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的原则,树立创新意识,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制定完善建设规划,加快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李博.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J].花 卉,2019(18):131.
        [2]宋文霞.浅析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工程的要点[J].现 代 园 艺,2020,43(12):89-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