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浅析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6期   作者:皮亚民
[导读] 我国素质教育要求,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考虑到学生与教师双方,

        皮亚民
        湖南省澧县实验小学 415500
        摘 要:我国素质教育要求,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考虑到学生与教师双方,在教学过程中以二者为研究主体,基于二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同的教学地位,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此全面实现,向素质教育探索路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围绕面向素质教育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展开详细的探究,以此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作为九年义务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未来的学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学生以及老师,分别作为素质教育中实施者与参与者,角色的不同导致要想提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围绕素质教育的角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促进学生未来深层次的发展。
        一、人的素质教育与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教育者按照“纲要”中指出的素质教育目标,根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途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发掘潜能,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与应试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应试教育只强调适应学科要求,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模式,是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学生高分低能”弊病的一种概括。而素质教育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界凝聚力强、覆盖面大的一面旗帜,是教育整体改革的必然归宿。
        所谓语文素质,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包括思想政治、语文情趣、语文交际应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以及交际中涉及到的文化知识。具体地说,语文素质有五个方面:(1)语文基础素质——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2)语文智能素质,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3)语文技能素质——听、说、读、写能力;(4)语文道德素质;(5)语文审美能力。语文素质教育,不只是字、词、句、段、篇的教学及听、说、读、写、书(写字)能力训练。知识和技能只是素质的外在形式,素质教育有更丰富的内涵,是深层的教育,是根本。
        二、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一)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自主、合作、探索是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思考,以不同的方式获取知识和发展。素质教育也反对强迫灌输的教育方式,要求以人的天性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为基础,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尊重人的自由选择,充分发挥人的无限潜能。素质教育与文本内容有机结合,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快乐地学习和成长。例如,在汉字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往认识汉字的做法。

相反,引导学生读的字符,字符的含义,理解人物的意义,并使新故事人物,使他们能够理解汉字的规则通过合理和丰富的想象力,并揭示了字符中包含的中国符号。结果学生不仅能快速、牢固地记住生词,而且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念、奠定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
        “大语言”的基本含义是:培养学生广泛的语言世界中,除了课堂教学,开展课外阅读,课后练习写作,以中国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开展不同主题和学校的教学语言为教育活动的工具,如看电视、听收音机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语言。建立“大语文”教育的概念,我们必须摆脱的想法将语文教学等同于中国的课堂教学,并构造一个新的语文教学系统与课堂教学为主体和中国课外活动和良好的中国环境作为两个翅膀。这一理念是先行者,只有树立正确的“大语文”教学观,才能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实施素质教育。
        (三)加强应用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实践是教学的关键。开展语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是使学生通过科学的训练获得学习技能,为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语文“能力培养”实验教材设计的培养系列和方法要求目标明确、实训化、负担轻、效果好,充分体现了实施小语种素质教育的关键。教材的优势在于:小语种能力培养实验教材构建了科学合理的读写训练系列,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四)课外延伸,推动素质教育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加快培养,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它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开阔他们的视野,增加他们的知识。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发展他们的个性。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接受思想教育。”因此,在教学中,要正确、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课外活动安排应突出趣味性、新颖性、时效性、实践性、创造性、独立性等特点。在发展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引导,加强示范,增强学生的兴趣和信心。
        总之,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是对学生进行汉语言文字、思想品德、审美教育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而教师的教学观念又是优化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过程的关键。所以,要把语文课上成素质教育课,要实现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目标,必须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致力更新语文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注重学习语文的课外活动,打牢学生语文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1]高颖:浅谈小学语文习作训练[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
        [2]李伯棠: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应如何弃旧图新[J];课程.教材.教法;1987年01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