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视角下小学新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6期   作者:余盛亮
[导读]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学习进度的基础,并在小学新生的个人成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余盛亮
        贵州省桐梓县娄山关街道长岗逸夫小学  563200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学习进度的基础,并在小学新生的个人成长中发挥重要作用。养成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教师需要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家庭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承担责任并对孩子进行合理的教育方法,在此基础上,学校与家庭应相互尊重和理解,建立以学校为主体,家庭为辅,积极相互支持的家庭学校合作模式。
        关键词:家校共育;小学新生;学习习惯
        引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的责任,学习习惯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尤其是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热情,善于发现自己在各个方面的不足,善于从错误中学习,并时刻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很长时间,因此教师需要从儿童期开始就养成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校园策略
        (1)建立校园文化
        学校的支持对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学校应建立和完善学习习惯训练的目标体系,可以定期举办研讨会,可以邀请家长和老师制定学习习惯的培训目标,以提高他们的指导性和实用性。
        例如,将一周的短期目标,一个月的中期目标和一个学期的长期目标设定为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习惯并鼓励学生形成内部学习动机。另一方面,有必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产生影响,学校可以开展各种学习习惯训练活动,例如选择小学习惯和学习习惯最好的班级,以促进新生学习习惯的形成。此外,可以举办有关学习习惯的特别会议,以形成新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分享他们在养成学习习惯时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这些困难的方法。它还可以通过校园广播等校园媒体来增加宣传,并调动所有可用资源来建立相关的校园文化,从而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2)教师改变观念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与时俱进,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不仅要注意学生学习的发展,而且要注意发展,学习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清楚地了解学习习惯对学生生活发展的重要性,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根据学生的长远发展及时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其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丰富知识储备,注意言行举止,在老师的正确指导和影响下,为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形成精巧的形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教师应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在课程设计中充分考虑一年级学生的短期关注,增强对知识的兴趣,并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与学生互动一次,或让他们进行交流和讨论,这会增加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并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教师应使用科学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这种习惯的性质,即帮助学生建立积极,自动的操作系统,以组织计划巩固和改善生活,生活使生活井然有序和谐,小学新生正处于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使用科学方法,例如激励措施,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如果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应及时给予表扬或奖励,例如对上课的专注给予积极表扬,愿意回答问题并以标准姿势坐着,以及对表扬时间和频率的重视。如果学生有不良的学习习惯,还应及时给他们负面帮助,以帮助他们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
        二、家庭策略
        (1)营造学习氛围
        家庭教育在促进儿童的道德,智力和身体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在儿童的思想道德品格和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它在成型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稳定的家庭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因素,父母应为子女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并为子女的学习提供适当的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和终身老师,因此,父母应经常注意自己的行为,为孩子树立好榜样,并在父母的影响下使孩子健康成长。
        例如,父母喜欢阅读,而家庭中的阅读氛围很浓,孩子会受到影响,然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当孩子做家庭作业时,父母会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这也有利于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此外,父母之间的和谐关系在促进学生学习习惯形成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总之,我们应该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孩子的学习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2)注意教育方式
        教育是学校和家庭的联合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责任,父母必须意识到,养成孩子的学习习惯需要父母与学校之间的共同努力和合作,家长需要信任学校,并积极与老师合作进行教学,同样,学校和老师也应该听父母的话,网络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得家庭与学校之间的通信越来越方便。教师可以通过手机向家长和学生介绍他们的表现,家长可以讨论孩子的状况,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要注意家庭教育的方式,家庭作为儿童的第一所学校,对儿童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家庭教育的粗鲁方式不仅不利于他们的学习习惯,而且使他们讨厌学习和生活,因此,父母应该对孩子有耐心,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时,应该及时表扬和奖励他们,当孩子表现出不良的学习习惯时,他们应及时纠正它们,耐心地与他们沟通,感受并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如果您在教育过程中遇到困难,就要及时联系老师寻求帮助,并通过经验的积累来形成独特而有效的家庭教育模式。
        结论:
        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利用和整合家庭与学校之间竞争性和个性化的关系,它实现了家庭与学校之间的积极相互依存,在培养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学校和家庭应保持紧密联系,在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以学校为主体,家庭为辅,共同进步,合作建立积极,相互依存的合作方式,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家庭教育活动,以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学校可以通过提供教育讲座或在线培训来养成学习习惯,这可以增进父母对学习习惯的理解,并使学生能够在家中养成科学研究的习惯。
        参考文献:
        [1]陈静.家校共育视角下小学新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20(01):82-84.
        [2]刘力.家校共育视角下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策略研究[J].家长,2020(33):148-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