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特殊教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要素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6期   作者:赵颖
[导读] 特殊教育是提高特殊儿童素质的手段、也能体现教育公平,
        赵颖
        乌鲁木齐市第五小学特教班  830000
        [摘  要]   特殊教育是提高特殊儿童素质的手段、也能体现教育公平,也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而特教教师是特殊教育的践行者,是搞好特殊教育的关键,因此本文致力于研究做一名优秀特殊教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要素。
[关键词]  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教师   教师素质要素
引言
 一.1 问题的提出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完善特殊教育体系,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接受残疾人入学。加大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培训力度,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6]“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到2020年,基本实现市(地)和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1]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特殊教育也正在进行着新一轮的改革。特殊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特殊教育教师必须具备专业性和特殊性,但特殊教育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要素,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之一。
2. 研究意义
        教育的基础是教学,教学的前提是具备合格的传授知识和做人道德的优秀的教师。本文的现实意义主要是明确优秀特殊教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要素以及促特殊儿童接受最行之有效的教育。
3 研究综述
3.(1)概念界定
        特殊教育教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特殊教育教师主要指前者,即在各类特殊学校直接从事特殊儿童教育教学和特殊儿童康复训练的教师,在普通学校中承担附设的各类特殊班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以及承担随班就读辅导的教师及相关训练员;广义的特殊教育教师不仅包括前者,还包括培养从事特殊教育一线教师的教师。特殊学校和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儿童义务教育的主要形式,因此,本文特殊教育教师(又称“特殊教育师资”,简称“特教教师”、“特教师资”)是指狭义的特殊教育教师。
3.(2)研究目的
3.2.1 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认识
        我国的特殊教育教师工作一般是指狭义的,即对身心发展有残疾的儿童施行的教育。我国实施特殊教育教师所教的对象主要是盲、聋、哑、智力落后以及有其他身心缺陷的儿童和青少年,设有盲聋哑学校孩子、低能儿学校孩子或低常儿童、弱智儿童。目前,从我国残疾儿童数量和残疾类型来看,残疾儿童智力残疾是最多的,其次就是听力语言残疾儿童(聋儿童)。根据残疾儿童的特点,我国残疾儿童受教育形式一般有三种: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等机构附设的特殊教育班、普通学校的普通班中随班就读。[5]
3.2.2 特殊教育教师的素质要求
        特殊教育施行的基础是教师素质,指的是特教教师的综合素质,全社会都关注着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程度。做特殊教育,要耐得住寂寞,甘于走默默奉献的人。
        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都需要较提高才能应付自身和外界给的一些问题。特殊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发展自己,跟随着知识的更新自己也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不管是文化素质方面,心里素质方面不断地强化自己。
4.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借助文献综述法,搜集、翻译、整理并分析了众多关于中国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的文献资料,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概括,梳理出国内外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的发展现状得出相关启示,总结出特殊教育学校优秀特殊教育教师该具备的因素。


4.1 优秀特殊教育教师具备的因素
(1)做一名有内涵的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感染学生
        教师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能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个性,能以教书传知,育人感人。做为特殊教育老师,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探讨适合不同特殊儿童个体的教育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更加得心应手,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有底气的特殊教育工作者。
(2)做一名有爱心的教师——用爱教育学生
        做一名有爱心,责任心强的教师,把自己内心的爱传给身体上,心灵上有缺陷的孩子们。让他们相信这个世界是充满爱的,生活是多么美好的让他们大胆的并坚信的体验生活,享受生活。爱和自信会让他们生活的很精彩。
(3)做一名有道德修养的教师--用自己优良道德来教育学生
        做一名特殊教育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高的人格魅力。特殊教育,可能没有桃李满天下的芬芳,有的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默默耕耘;可能没有太多的回报,有的只是无私的付出与奉献。但,既然我们选择了特殊教育这一职业,我们就选择了奉献,我们要做的就是要以特殊教育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爱岗敬业,敬职敬责,做一名有价值的特教老师。
(4)做一名有品位和素质的教师——淡泊名利与志存高远
        做特殊教育,要耐得住寂寞,甘于走默默奉献的人。教师担负着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尤其是后进生,作为教师不能把这群特殊的孩子当成“坏”孩子,而应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表扬,适当的表扬其实对于学生讲是个向前奔跑的动力,是给予他们的正能量。在这支持,鼓励,信任之下学生们更好的发挥自己的特长并加速的向前进步。
(5)要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不断提完善自己
        特教老师还需要有一颗对特教事业的责任心。智障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生活的人。因为这些残疾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得到的关爱和所接受的教育不同,教师更需要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个性,分别制定不同的计划,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为他们制定个体化教学方案。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探索育人的新模式,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育。
(6)特殊教育教师需要现身的创新
        教学方法需要创新,经过探索,有教师提出了“三四五”教学模式。“三种教学模式”:即面对全体讲授,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学习,学生个体独立思考和动手练习。“四种训练方式”:即自读,自说,同桌互读,互说,小组轮读,轮说,全班选读,选说。“五动学生观感”:即让学生动眼看,动耳朵听,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即使对于眼,耳有障碍的盲生,聋生,也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和补偿他们的残存视力,听力。这样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情愉悦精神饱满,主动求知,主动发挥,即掌握了学习方法,又提高了交往,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4.2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作为一名优秀的特殊教育教师,我们首先树立正确的残疾观,要把孩子的残疾作为一种独特的存在,而不是用怪异的眼光看待他们。其次,由于学生的复杂性,这就要求我们具备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只有掌握了专业知识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残疾孩子。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4.3讨论与反思
特殊教育教师校根据残疾儿童的心理素质,文化知识水平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要求敢于创新,提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来指教学生。更有效,快速的方法来带领学生。尽最大努力发挥自己的教学能力,给孩子们教科学知识的同时更要关注和关爱这些比健全孩子们更需要爱的特殊群体,关注孩子们的家庭教育,适当的带领孩子们的父母对于残疾儿童教育的耐心性和敏感性。
参考文献
[1] 孙俪.特教中心浅谈特殊教育的发展,中国特教,2008
[2] 方俊明,我国特殊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2011.
[3] 彭霞光,中国特殊教育发展现状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13年11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