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材料检测和质量控制的探讨 梁燕凤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梁燕凤
[导读] 摘要:在我国各行各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材料市场的发展进度也随之增加,一些商家为了自身的利益,在制作材料时会出现质量问题,尽管这些材料在表面上看起来是合格的,但使用价值以及效率是很低的。
        深圳市恒义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107
        摘要:在我国各行各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材料市场的发展进度也随之增加,一些商家为了自身的利益,在制作材料时会出现质量问题,尽管这些材料在表面上看起来是合格的,但使用价值以及效率是很低的。倘若施工单位没能意识到加强建筑材料工作的重要性,则会对建筑质量的合格性造成影响,对市民的生命、财产权造成威胁。文章对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要性、检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的处理方法进行述,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
        引言:我们国家每个方面都在逐渐的发展与进步,对建筑方面的要求也逐渐变得严格,与此同时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新用材和技术的现象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常见。建筑用材的整体质量不仅仅能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还与污染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对用材进行质量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1  建筑材料试验检测重要性
        工程建筑的检测对建筑行业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保障我国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对建筑材料进行试验检测,可有效筛选市场中的建筑材料。施工单位应选择符合项目施工建设规范的建筑材料,且保证其价格低、质量好。通过缩减成本提升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提升工程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在实际的试验检测的工作中,针对建筑材料的韧性、强度、抗渗性、耐久性等性能进行详细的试验检测,依据检测的数据结果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以混凝土为例,由于混凝土涉及的原材料较多,对混凝土的抗冻性、耐久性要求较高,因此须通过试验检测搭配材料,形成最优的配比方案。试验检测的工作量较大以及新型的材料的普及,传统的检测方式或试验设备难以适应当前的工作节奏。因此,检测人员应采用新型的检测技术、方法,提升检测工作的效率,可促进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2  当前我国材料检测时的现状
        2.1 检测人员的因素
        部分检测人员的岗位责任感不强,职业态度不端正,导致施工材料质量检测出现问题。部分检测人员的业务能力不足,部分检测机构未强制要求员工持证上岗,使非专业的人员从事试验检测工作,无法进行规范、高精准度地检测,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2检测设备的因素
        我国的试验检测工作开展得相对较晚,在仪器设备方面仍旧滞后。部分检测设备没有得到应有的更新与维护,部分检测人员在使用较为先进的试验检测设备时,未按照说明书与技术方案进行操作,导致设备出现故障,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3 加强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措施
        3.1 加大对原材料生产的监管
        负责材料质量管理的工作人员应当做到不断学习,提升自身在材料检测方面的知识面以及技术,要及时学习有关材料检测相关政策,各环节工作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监管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以及各环节步骤之间的监管方案,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对于一些不能按照规定操作的员工应给予惩罚,并及时上报。只有通过此种方法才能够提高建筑施工质量,为居民们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推动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
        3.2 挑选合适的检测方法多种类型
        建筑用材所需要的质检方式以及需要运用的技术手段都会有很大的不同。相关施工单位在规定进行用材质检时,可以按照所用建筑用材的多种类型进行选择并采取相应的监测方式。特别是对一些需要全面考虑其防腐性能的用材,更需要关注用材检测处理方法以及技术方面的选择。在实际的施工中,相关单位通常都会使用代用的方法。通过反复试验的结果对比可以很容易的发现,能够充分符合国家法规检测性能要求的,不一定能更好地达到国家标准法规的检测性能要求。

相关检测单位在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时,最好能将国家标准以及相关国际标准等作为质检的基础,同时还要严格按照国际或国家中的规定标准来组织进行,以免因为没有及时对检测方法进行合理的选择而导致工程质量出现差错,进而对整体施工质量产生消极影响。
        3.3 数据的收集和探析
        建筑工程的质量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的用材质量。在进行测量数据的过程中,通常都会选择采用微机处理的新型测量机器,同时在原有机器的性能基础上不断对其进行结构优化和性能提升。系统选择密码后,可以直接确定是否可以成功输入测试数据,因为系统只能使用已经成功输入整个系统文件中的数据。不仅如此,在质量检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有关检测标准,尽可能减少误差,并确保建材质量检验始终准确。此外,由于所测试的建筑用材类型不同,因此没有统一的测试质量标准,这样就容易造成计算的步骤非常繁杂,所以还是需要专家进行完善,方便获得更准确的检测结果。
        3.4 环境温度、湿度的合理控制
        进行样品检测时,检测工作人员应明确每个试验的检测环境条件,并严格控制环境条件指标,避免外界因素干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防水材料检测工作为例,由于沥青防水卷材对温度敏感性较高,沥青防水卷材拉伸试验应在温度为21~25 ℃、相对湿度为30%~70%条件下进行。环境温度为27.5 ℃,降低材料的平均抗拉强度;环境温度低于18.5 ℃,抗拉强度高于标准温度时的强度。检测钢筋材料时,气温不稳定会造成热胀冷缩的现象,导致钢筋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检测人员须依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检测工作,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的实际情况开展检测工作,可使用控温设备等控制检测现场的温度与湿度等条件,不断改善控制方法,实现精准测试。
        3.5加大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
        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技术人员专业知识以及经验的高低对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检测机构应定期为技术人员召开培训会议,并向其讲授近期社会上在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还应将责任划分到个人,确保建筑材料检测工作效果能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除此之外,还应提供给技术人员们足够的学习机会以及平台,确保每位员工都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要想能够将建筑材料检测的作用发挥出来则应当集中对相关人员进行培养,对员工们的工作状况以及效率进行考评,制定严格的考核方案,当出现问题时要能够明确责任人,对于一些表现好的员工可以给予奖励,以此激励员工们专业能力以及技能的提高。
        4  结语
        建筑用材通常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所能用到的用材整体,包括多个施工阶段的用材。随着我们国家正在大规模开展基础建设,为了可以更好地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在对施工工艺进行改善的同时,还要严格对用材检测进行把控。对用材进行检测以及控制质量是保证建筑整体质量的基础,所以,必须要依照国家的标准加大用材的检测力度,保证用材能够充分符合施工标准,提升建筑整体品质,促进企业获得良性发展。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应改善当前在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方案来提高我国建筑材料检测技术的准确性。加大对此类人才的培养力度,增强团队建设以及凝聚力,实现互利共赢,制定完善的检测管理制度,改善现有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纪安.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分析[J].河南建材.2020(01).
        [2]孙成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控制探讨[J].全国性建材科技核心期刊———陶瓷,2020(7):147-148+151.
        [3]黄立华,胡驿,肖涛.解析公路桥梁工程建筑用材检测质量的控制[J].江西建材,2020(9):157+159.
        [4]海琴.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建筑用材质量检测与控制研究[J].粘接,2020,43(8):126-128.
        [5]周文媛.建筑用材试验检测中影响质量的原因与解决方法[J].中国检验检测,2020,28(4):74-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