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造价与施工管理有机结合 徐言广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徐言广
[导读] 摘要:造价控制是建筑行业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对于整体工程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莱芜钢铁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造价控制是建筑行业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对于整体工程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建筑工程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施工组织设计不完善、工程变更频繁、物资管理混乱等问题,开展考虑造价控制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研究。
        关键词:造价控制;施工管理;有机结合
        引言
        工程造价管理是指在施工过程当中,所需要的成本以及实际付出的资本,工程造价贯穿于工程开展的始终对于工程的盈利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可以为投标单位提供更多的数据信息,同时工程造价的有效性也可以让施工单位承包商根据工程造价来确定实际价格。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工程造价相当于预算成本,而预算成本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盈利情况。通过预算成本来控制施工过程,让施工更符合于实际需求,可以更好地保障建筑的质量和建筑的效率,让资源发挥最大效用,每次如何对建筑过程中的工程造价进行管理,让工程造价符合实际需求也是相关人员一直关注的问题重点,为此本文就房屋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措施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1建筑造价与施工管理之间存在的问题
        1.1建筑工程预算问题
        在项目开展的初期阶段,建筑工程预算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影响工程预算准确程度主要原因,在于前期工作考察中,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沟通不到位。项目的设计人员很少直接参与到工程预算环节,而工程预算工作由于缺乏更详细的资料数据,往往导致计算结果发生偏差。此外,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一部分工程预算人员的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只注重效率,而不注重结果,从而导致预算工作基本上是在办公室里完成,深入施工现场实地考察的过程很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预算的准确程度。
        1.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不严格,时常变动设计方案
        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与项目设计方案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在实际的工程建造期间,由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不严格,缺乏有效的监督,在建造过程中经常存在施工方案随意改动的现象,最终造成了施工和设计极不相符。项目工程在建设施工期间,设计图纸发生变更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很多设施工单位为了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不必要的经济成本投入,不能够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开展施工建造,造成设计图纸频繁发生改动,最终造成工程预算超标。另一方面设计单位在工程建造之前缺乏实地考察,不能够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构建针对性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和经济实质用性普遍较差,项目工程在施工建造过程中,与当地的实际情况极不相符,不得不提出变更,这也会对工程的成本造成一定的影响。
        2建筑造价与施工管理有机结合
        2.1加强施工过程的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环节进行,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报价管理和经营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的联系,实现动态化、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在项目开始前期,施工管理人员应明确造价管理方案,将方案转化为可操作的管理程序,引导各个部门配合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施工单位负责人要承担监督管理职能,对材料、设备以及人员的分配加强监督管理,确保管理层真正发挥效用。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要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从设备、材料以及人员等方面入手,对各环节的施工成本进行严格控制。因此,管理人员在对施工材料进行造价管理时,要对各项使用资金进行仔细核查与管控,制订完善的成本控制方案,并深入落实各项材料成本控制措施。
        2.2开展二者互相监督机制
        建筑造价与施工管理之间既存在着矛盾,同时也存在着高度的契合点。

为此,在二者工作进行结合的过程中,应当建立起有效地互相监督模式,使建筑造价与施工管理之间形成相互制约关系,从而共同提高二者的工作效率,创造出建设项目的最大价值。首先,在涉及到建筑造价方面的问题时,造价工作人员需要对项目具体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方案进行统一了解,尤其是施工过程中存在不稳定因素的环节,例如高危作业、或是不利的现场环境等因素,需要进行特别关注,并以此为基础与施工单位签订工程协议,保证在后期出现人员安全问题或工期延误问题时,为相关的索赔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接下来的监督工作提供保障。此外,施工单位也需要对建筑造价的所有工作内容进行详细的了解,并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以工程造价的预算作为施工标准,同时认真检查造价师的预算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需要保留证据,确保施工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2.3加强建筑施工材料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费用支出占据的比例相对较大,通常情况下,材料费占据工程造价的60%~70%,材料价格波动以及材料的使用量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有着较大的影响,材料价格波动范围在合同约定的范围之外时,施工单位需要及时收集证据,提出索赔。在材料管理过程中,必须加强材料预算、采购、领用、签收以及使用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将材料的管理职责落实每个人身上。对于材料费达到一定额度或者国家规定应该采用招标方式采购材料的,分析比较价格、服务以及质量等多方面因素,择优选择。在施工材料使用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工程进度安排用量以及消耗等方面的要求,实施施工材料限额领制度,目的是预防施工材料浪费现象。
        2.4施工阶段控制
        在施工前需要掌握施工图纸内容,并与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了解施工要求以及施工条件在此基础上明确资源分配方式,这是强化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前提,在工程运行期间需要关注材料管理工作,明确材料进货渠道,根据建设要求明确材料标准,选择供货商查看供货商的资质,在市场中的储备以及生产能力,严格控制材料采购渠道,并对同类型供货商进行横向比较,从中选取最佳的供货商与之合作,并通过集中采购建立品牌库等诸多方式,选择材料优质价格低廉的供货商,在材料运输进入施工场地等环节进行质量检查,采用抽检的方式查看建筑材料是否达到工程要求。
        2.5竣工阶段控制
        工程竣工阶段开展造价管理工作,需要将前期的施工造价管理投资预算作为重要内容,同时还应该加强竣工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视程度,在竣工阶段关注工程资金使用情况,分析项目盈亏并从中发现问题,迅速办理结算,对工程原始资料进行采集分析,按照合同内容审核造价工程,编制工程竣工结算报告。合同核对环节应该查看竣工内容与合同要求是否一致,工程各项工作必须达到合同验收标准,统计达到要求的工程款项,整理相关内容后进行竣工结算工作。在此过程中需要确定项目的计价定额、结算方法、优惠条款等内容,落实设计变更签证,设计变更需要经由原设计单位的许可,并在修改设计、图纸上加盖设计单位的公章,经由监理单位工程师的同意后列入结算款项中。
        结束语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比较复杂,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规模在逐渐地扩大,在建筑方面投资的成本也在持续增加。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管理的难度持续加大,存在的问题逐渐增加。因此,必须有效地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各类影响因素的存在,并且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有效控制,建立健全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提升从业人员的能力,改善施工过程中造价管理的方法,促使建筑企业获得良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志国.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2020,18(16):36-37.
        [2]蒋芳玉.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有效措施的探讨[J].技术与市场,2020,27(08):161-162.
        [3]谭菊香.探析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J].低碳世界,2020,10(07):200-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