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洁
湖南省澧县九澧实验中学 415500
摘 要: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学习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缺乏学习兴趣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部分学生一到上课就无精打采,一到下课就生龙活虎,不仅学习效率与质量不高,也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为了学习而学习,失去了学习本身的意义,由此可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是教师教学的核心任务,了解增加教学趣味性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趣味性
历史教学本就枯燥乏味,再加上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会增加教学的枯燥性,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针对此问题,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成为有效开展历史教学,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需要把握初中生的心理,在授课、导课、活动、练习等方面精心设计,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用历史事迹和故事进行历史教学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用一些历史战争、文化侵略和一些比较幽默的历史事件,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教师自己在教学时就必须有条理地设计教学环节,并将用有趣的历史故事贯穿每个环节。内容好不好听,学生有没有兴趣听下去,开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好的话题导入可以引人入胜,学生会被将要学习的内容吸引,产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探索求知的欲望。以《鸦片战争》为例,在导入话题时,教师可以先讲一下禁毒电影(如湄公河案),学生对这种剧情惊险的警察与罪犯斗智斗勇的电影非常喜爱,就会比较感兴趣继续听下去,再由禁毒引入到主题。早在清朝时期鸦片就给国人造成极大的危害,鸦片的泛滥极大地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当时许多城镇烟馆林立,吸食鸦片的人成千上万,鸦片腐蚀中国的统治机构。就连许多官僚吸食鸦片以后,摧毁意志,变得腐败,没有信仰,为了吸烟可以做任何事情,他们接受贿赂,包庇鸦片走私,用加租增税等种种方法,把购买鸦片的花费转嫁到人民身上,加重人民的负担。吸不起烟的人们去偷骗抢劫钱财来抽大烟。很多清军将士都吸食鸦片,导致身体腐坏,意志被消磨,根本无法再为保卫祖国而战斗。因此,先人林则徐清醒地认识到毒品的危害,于是展开历史上有名的销毁毒品行动“虎门销烟”。林则徐查封烟馆,逮捕烟贩,展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精神和魄力。随后林则徐领圣旨在广东虎门进行了长达23日的鸦片销毁行动,在民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次禁烟运动让人民意识到鸦片的危害,也让很多人看清了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的意图,唤醒了中华人民的爱国意识。
二、备课要丰富
教材展现的只是简单的历史脉络,呈现的概念多于事件,价值观引导重于人生观塑造,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多多收集更丰富的史料作为教材的补充,让历史事件更鲜活,让历史人物更丰满。
比如讲斯大林格勒战役,可以先给学生讲讲红场阅兵的演讲,然后介绍一些人们为保卫斯大林格勒奋力战斗的故事。将英雄气概和战场紧张激烈的氛围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更深刻学习这段历史的兴趣,全面掌握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同时对学生进行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
三、课堂讲解有情绪感染力
在确定了以讲故事的方式上课,同时进行了充分的备课准备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课堂上的精彩讲解了。准确严谨、精练简洁、通俗生动、幽默语言、声情并茂、生动有趣的讲述能拨动人的心弦,陶冶人的情操,使听者乐此不疲。教师需要用自己的語言、表情、肢体动作同步配合精彩演绎课堂内容。比如讲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候,可以用义愤填膺的语言和悲愤控诉的语调来表现八国联军作为侵略者的可耻行径,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四、注重课堂讨论
以上方式都是以教师为主导,是一种单向的输出方式。然而,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只有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才能达到更好的知识传送效果。如何让学生参与呢?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进行课堂讨论。讨论的主题可以是对历史人物的感想,或者对历史教训的反思,还可以是更多观点的碰撞和融合。老师可以划分讨论小组,设置有深度且有趣味性的讨论话题,如“为什么戊戌变法会失败?如果戊戌六君子没有死,历史将会发生什么呢?”在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中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历史事件的内核,不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辩证史观。
五、趣味性记忆
很多人都认为学历史要死记硬背,不可否认要想取得较高的历史成绩,背诵记忆确实是初中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除了死记硬背外就没有别的更高效的方法。教师要利用各种有趣的方法让学生的记忆变得轻松且牢固,比如谐音法、联想法、歌谣法、知识串联法等等,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让他们更有兴趣去学习“枯燥”的内容。
通过一系列措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由不喜欢历史转化为喜欢学、爱学历史,进而实现会学历史到学好历史的转变,保证历史教学质量,达到学好历史,铭记历史,以史为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晓菁.对初中历史教学中趣味性教学的思考[J].求知导刊,2014(2):105.
[2]杨海艳.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的趣味性[J].学周刊,2013(23):125.
[3]高怀金.初中历史教学的趣味性[J].才智,2015(3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