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王金燕
[导读] 摘要:经济管理的现代化是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也是创造企业经济价值的关键管理手段。
        滨州市沾化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山东省滨州市  256800
        摘要:经济管理的现代化是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也是创造企业经济价值的关键管理手段。实施柔性化管理、和谐化管理以及创意化管理,能够促进企业员工自身素质得到有效提高,而且能够改善企业自身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所以经济管理人员需要明确现代化管理模式的特点,掌握理清企业经济关系、实现自动化经济管理以及专业化、民主化管理的路径,促使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趋向注重以人为本、开展网络化管理、优化企业资源和实现扁平化管理结构等,切实推动企业长久、持续发展,为企业经济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经济管理;现代化;管理策略;发展趋势
        引言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现在,企业必须要做出经济管理模式的调整,打造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模式。之所以要进行经济管理,主要是为了推动经济建设发展。这个过程要通过有效的监督管理来控制资金的使用,这样才能够让社会发展更加稳定安全,所以现代经济管理模式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1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很多影响因素的影响力在逐渐的增大,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全球市场竞争也越发的激烈,企业外部环境也更加开放。企业要想在这激烈的竞争中寻找存的缝隙,并逐步地发展,就需要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巨大问题。那就是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做出企业的改革调整加强经济治理。这对于企业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也是新的生存发展机遇。经济治理革新,实际上就是经济观点的革新。在革新的过程中把经济理论当做指导,把经济组织当做依托,利用全新的经济革新方式来全方面的进行经济革新活动。追寻利益最大化是每一个公司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目标。只有实现成本抑制实现产品的最大利益,企业才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
        2 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的特点
        2.1专业化、民主化管理。
        对于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现状,经济管理工作很难实现完全的民主化。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管理体制中,其在表决决策时一般采用民主措施,具有一定的人性化特征,而且与其自身发展能够很好的适应。而对于我国来说,要实现这一做法还需要经历漫长而艰难的实践探索,从而寻找符合我国本国实际的专业化、民主化管理方法,实现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基于此,我国经济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相对丰富的经济管理经验,以提高管理能力和质量。不仅要在充分了解各个经济系统的发展体制,还要掌握发达经济体的相关管理措施,正确认识各种先进管理手段和设备,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借鉴和改良,尽可能的实现专业化和民主化管理,推动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发展。
        2.2自动化管理。
        在现代化的经济管理中,科学化思想以及自动化手段的融合推动其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现阶段经济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之一。在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以及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创新进步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计算机通讯设施和自动化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很大程度上能够更有快捷、便利的控制和安排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有效提高经济管理水平。这种特点实际上是在当前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环境下所形成的,在经济管理中投入大量的自动化设备,能够实现自动化经济管理。并且在计算机设备的广泛应用下,经济管理自动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通过运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可以将创新管理手段,将相关规定的指标与客观规律进行结合,更好的解决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复杂运算和问题,为科学化的经济管理提供有效方法。
        3现代化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3.1注重人性化管理。
        经济管理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基于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的进步中不断优化和完善的过程,但是从经济现代化的水平、从一定角度上来看,其对于经济市场的有序管理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趋势产生了直接影响。现代化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产业链的长期发展,并对其发生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做到及时升级和维护。同时还要对产业链的发展把持良好的态度,从现代化角度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作为着手点,做到有目的和有计划地发展相关业务。

在不断变化的营商环境下,也要从经济管理方面进行创新,在强调创造更好的经济收益的同时,也要注意人文性在经济管理手段中的体现。
        3.2开展网络化管理。
        在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和变化的形势之下,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需要进一步加强,而传统的沟通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于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形势。因此未来经济管理将趋向网络化的管理,并不仅仅局限于本圈子内的交流,而是扩展到企业的不同层次之间的沟通交往,以应对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因此经济管理则要依靠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网络化管理,通过网络化沟通以实现企业员工之间更便利的获取经济信息,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共享。另外一方面,网络化管理能够改善传统单纯的对人和物等资源进行管理,转而向经验和知识管理,推动企业内部的有效运作和经济管理。
        3.3经济管理向团队协作的趋势。
        在经济建设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团队合作变得越发重要。有效的团队合作,能够提高一家企业的实力,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也正是因为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所以企业无法独立地进行管理的改革,满足管理发展的需求。只有与其他企业共同合作,才能够打造共赢的局面。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团队只有相互配合,发挥内部成员的管理意识,才能够共享管理资源。
        3.4柔性化管理。
        柔性化管理理念是传统管理思想的重要标准,其是以制度和纪律性约束和控制实现管理目标的一种方式。通常情况下,员工在日常管理中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主要以执行上级管理层的指令进行实践和操作,这种管理理念在经济纪律执行的程度上能够起到相对较好的控制限制作用,但是对于员工工作积极性方面存在较大的阻碍,不利于提高员工的主动性,阻碍了经济管理方法的创新,对企业、行业都会产生较大的制约性。在当前经济形势趋向全球化、科技发展趋向一体化、文化发展趋向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才是关键的发展推动力,因此在经济管理中则需要重视对知识型人才的培养,给予员工足够的发展和提升空间,以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求。而柔性化管理则能够在科学化以及合理化管理方式的支持下,为优秀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环境和氛围,有效的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促使员工的创新能力得到较大的发展,促进员工现代化管理理念的向前发展。
        3.5经济管理与管理文化一体化。
        一个团队在发展的过程中,所拥有的价值观念、发展目标等多个方面,会直接体现在管理文化中。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文化是发展的灵魂,也是开展相关工作的主要依据和标杆。现代化企业在发展和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文化建设。当前中国已经逐步的进入了文化管理的时代。经济管理工作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要想更好地推动经济管理发展,就要做到积极管理。要把文化融合到管理工作中去加强文化经济管理,建立科学的发展观和价值观。这样才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高竞争能力的现代化经济管理直接决定了单位的竞争力。在全球化经济的大环境下,经济管理的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并显示出了新的发展特点,以便更好地适应现代经济变化。在进行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的探讨方面,管理层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索,在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的探讨中,其需要对“人才”建立正确的认知,在强调现代化的同时,还要体现民主性和人文性,并将其融入到管理中,进一步促进现代化经济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苏旭东.基于经济法谈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J].区域治理,2020(01):55-57.
        [2]王月.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探析[J].消费导刊,2019(24):142.
        [3]李金梅.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的发展新方向分析[J].中国市场,2019(02):119-120.
        [4]赵春香.浅谈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方向[J].消费导刊,2018(17):239.
        [5]籍晨宇.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J].全国流通经济,2018(31):37-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