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大放异彩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6期   作者:郭曼
[导读] 英语课程改革“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

        郭曼
        湖南省澧县九澧实验中学 415500
        摘要:英语课程改革“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学应当使教学“回归生活”,还学生以生活。把狭窄的教学变为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本文就如何将初中英语教学生活化进行分析。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生活化
        新课程的英语教学是开放型的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帮助学生拓宽英语使用的环境,挖掘可用资源,拓展生活化教学空间,让学生真正走进社会,走向生活。让英语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保持课内外教学的情趣连贯性,让英语教学大放异彩,从而实现英语教学效果的最优化。美国教育家毕特指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只有让英语走进生活,生活才会让英语教学大放异彩。
        一、采用生活化的内容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导入环节是高效课堂达成的重要部分。为了更好地开展导入教学,初中英语教师需要以此为切入点,把握住最佳的教学时机,把生活化的内容,渗入到导入中,让学生在课堂一开始,就感受到教学中浓厚的生活化气息,唤起学生内心的认知意识,促使学生自主地去探究新知,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信息和资料,更加主动地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例如,在学习”how much are these socks?”这一单元时,笔者利用生活化的内容作为导入,让英语课堂瞬间“活”起来了。首先,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现一组组有关购物的场面。有商场购物的、超市购物的、小商店购物、专卖店购物的等等,这一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图片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起来。在这个案例中,英语教师将生活购物场景以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刺激学生的各类感官;然后,再以问题作为牵引,调动学生深入学习语言,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二、借助生活化的信息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融入教学的欲望
        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满足学生好奇心,最为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作为初中英语教师要意识到教学情境创设的教育意义,把生活化的资料,渗入到情境创设中,把英语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进行有机的结合,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的内涵,全面推进生活化课堂的构建,让课堂绽放出生活化的色彩。例如,有一篇课文是对家庭成员称呼的认知。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就可以将知识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通过设置一些生活化的小问题,进而将学生带入到生活化教学情境中来。以I have a family这部分学习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答“家里有几口人”、“他们都是自己的什么亲人”、“用母语我们怎么去称呼这些家庭成员”、“用英语我们又可以怎么去称呼他们呢”等等。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情境的营造,就足以引发初中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生活,把握所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极大地激发了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中,初中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找到了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自然就愿意参与到教学中来,在学生中找到满足,找到自信。相信这样的课堂才是提升初中生综合素质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更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三、开展以生活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与课堂实践活动紧密相连。只有深度地开发资源,把教学中所隐含的信息和内容,与生活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生的思维才会得到真正地放大,课堂才会充满活力和朝气,才能为课堂增添无限的生机,促使学生去亲身感知生活,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增长见识和阅历,去应用所学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掌握基本的生活常识。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可以把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步入英语学习。例如,在学习牛津初中英语教材7B Unit3 Finding your way时,我在教室里模拟了相应的情景,将走道当作街道,并在教室的座位上标明超市、图书馆、医院、邮局等,让学生分别扮演问路人和指路人。在真实的情景中,不仅训练了学生用英语问路及为他人指路所用的句型,还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演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结语:新课程背景下,关键任务是做好初中英语教学的“生活化”,要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境,将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的生活经历与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给学生生活与学习是一体的感觉。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英语教学脱离生活实际,才能圆满完成英语课程的任務。
        参考文献:
        [1] 高艳. 初中英语的生活化教学探析[J]. 考试周刊, 2010(55).
        [2] 霍西云. 新课程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之谈[J]. 文理导航(下旬), 201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