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工程总承包项目造价控制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陈霞丽
[导读] 摘要:EPC工程总承包就是工程总承包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等实行全过程承包。
        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省洛阳市  471000
        摘要:EPC工程总承包就是工程总承包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等实行全过程承包。在整个过程中造价管理工作始终贯穿于总包工程的各个阶段与各个方面。要做好总承包项目,必须把控好建设前期的设计阶段,对设计、采购、施工等各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实行一体化管理,增强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监督。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造价控制与时俱进,适应项目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才能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且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字:总承包、造价控制
        EPC工程总承包,主要是以设计为主,集采购、施工的组合式建筑市场较为常用的项目支付与管理模式之一,也是我国目前奉行总承包模式的一种,通常也叫交钥匙工程。
        总承包工程是业主对项目建设提出总体要求,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工作提出要求,从宏观层面控制项目的工期、投资和质量,将具体的技术性工作(设计、采购、施工)委派给总承包商,而总承包商是要对整个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和造价全面负责。但总承包商也可以把部分设计、采购和施工任务分包给分承包商承担,分包合同由总承包商与分承包商之间签订。分承包商对工程项目承担 的义务,通过总承包商对业主负责。业主对工程总承包项目进行整体的、原则的、目标的协调和控制,对具体实施工作介入较少。业主按合同规定支付合同价款,承包商按合同规定完成工程,最终按合同规定验收和结算。总之,EPC交钥匙总承包是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业务和责任的延伸,最终是向业主提交一个满足使用功能、具备使用条件的工程项目。
        当EPC工程总承包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时,这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绝大部分风险是要由承包商承担。投资方最关心的是工程的最终价格和最终工期,以便能够准确预测工程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中一般都将工程的风险划分为业主的风险、承包商的风险、不可抗力风险(亦称为“特殊风险”),一般来说,在传统合同模式下,业主的风险大致包括:政治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等,其余风险由承包商承担。但在EPC合同下,上述传统合同模式中的外界(包括自然)风险,经济风险一般都要求承包商来承担,这样,项目的风险大部分转嫁给了承包商。在EPC合同模式下承包商对设计、采购和施工进行总承包,在项目初期和设计时就考虑到采购和施工的影响,也避免了设计和采购、施工的矛盾,减少了由于设计错误、疏忽引起的变更,可以显著减少项目成本,缩短工期。
        要做好总承包项目不可忽视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控制。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目标和形式与工程建设程序是密切相关的。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具有各自的造价控制目标和形式。一般按建设程序划分为四种目标形式: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工程初步设计概算、工程施工图预算造价、工程结算造价与竣工决算投资。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控制次序是:项目投资估算控制工程设计概算,工程设计概算控制工程施工图预算,工程施工图预算控制工程结算造价与竣工决算投资。整个项目从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合同价、结算价、决算价各个阶段也必然是环环相扣、不可脱节。工程项目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如何均衡合理分配资金,最终获得尽可能高的效益,这既不能忽略工程前期投资策划阶段对造价的控制,也不能忽略施工过程的造价控制,更不能忽略竣工结算的造价控制,采用一定方法和措施把工程项目造价的产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和核定的造价限额以内。
        1.工程总承包人员配置的造价控制。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所有的工程参与人员都需进行整体性成本控制。并且在控制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所有的工程费用进行控制,同时还要对固定费用以及变动费用进行控制;不但需要提高工程领导者、管理者、技术人员以及普通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同时还要保证这些意识和措施可以付诸实践。在工程项目中必需要有一个既懂工程技术、又懂工程经济和管理,并具有实践经验的人员,为建设项目提供全过程造价确定、控制和管理,使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密切结合,达到人力、物力和建设资金最有效地利用,使既定的工程造价限额得到控制,并取得最大投资效益的人。
        2.工程总承包前期工作的造价控制。
        投资决策阶段的估算是建设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

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目标就是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投资估算,用估算控制初步设计的概算;而初步设计概算就是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项目投资控制目标。项目建设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的投资估算一经批准就作为建设项目的最高限额。成本控制与工程质量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并不是工程质量越高,成本控制就越好;也有许多客户错误的认为造价是越低越好;但影响造价的因素并非单一的,应结合工程需求综合考虑,应注重其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在实现最为有效的成本控制的同时,保证工程的质量,获取最大收益上的经济效益。设计环节所需费用不大,但对项目造价的影响高达75%以上,由此可见其重要性。设计人员要强化造价控制意识,必须树立经济核算意识和观念,克服重技术轻经济、设计保守浪费的倾向;把技术与经济、设计与概算有机地结合起来。主动优化设计方案有效控制好造价这一环节,必将事半功倍。
        3.工程总承包施工过程的造价控制。
        行业发展,目前很多建设单位只签订一个总包合同,除非设计变更、市场材料价格巨变,一般情况就是固定总价合同了。总承包项目分包发包阶段的造价控制要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意识,项目的发包必须实行招标制。签订合同尽可能的签订固定总价合同后者固定单价合同,对于影响工程较大的设备、材料等可市场波动风险较大的可以选择暂估价计入。在编制招标文件时,要针对项目的特殊性编制,尤其要注重影响工程造价的条款。编制招标控制价时,造价人员要对定额及相关政策法规的理解应定要深透,对于面广、量大的材料必需做好市场调差,特别是要注重了解一下新型材料,一定要确保项目市场信息的准确性与价格控制的合理性。其次要从中选出资质合格、技术能力强、管理水平高、信誉可靠的施工单位作为投标单位。签定施工合同条款不能笼统和含糊,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针对可能发生的变更和签证前期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减少结算过程中因合同规定不明确而造成的费用增加。合同是结算的依据,很多分包单位为了赶合同工期,往往忽视了工程质量。如何确保总承包工期,监理人员与造价人员必须严格把关,各个工期节点必须做好质量检查,控制好节点资金,必须先由相关单位认可其施工质量达标与否,不达标不给付进度款,避免因质量事故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展。对于在工程建设中应用广泛的材料,必须要从原材料的采购、供应等源头抓起,严格把好质量等关键环节。材料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材料成本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否决定着项目成本控制的成败。
        4.工程总承包竣工结算阶段的控制。
        总承包单位必须在施工过程中收集有关施工较为全面的资料,为竣工结算做好准备。资料包括工程竣工报告、竣工图及竣工验收单;工程合同;施工图预算或招标投标工程的合同标价;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记录资料;设计变更通知单及现场施工变更记录;经建设单位签证认可的施工技术组织措施;预算外各种施工签证或施工记录;合同中规定的定额,材料预算价格,构件、成品价格;国家或地区新颁发的有关规定等。总承包方即是乙方也是甲方,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替换、范围增减、签证变更等都必须做好台账,防止分包单位故意漏报未施工项目等审减项目。对于签证变更也必须要由相关单位签字认可才行。结算审核人员要从工程量、材料量、材料价、定额套用等方面防止分包单位明知故犯,遇到类似选择就让天平有利于自己的一边倾斜。工程量是决定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核定施工工程量是工程竣工结算审计的关键。一是要重点审核投资比例较大的分项工程,如基础工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工程、钢结构等。二是要重点审核容易混淆或出漏洞的项目。如土石方分部中的基础土方,清单计价中按基础详图的界面面积乘以对应长度计算,不考虑放坡、工作面。三是要重点审核容易重复列项的项目。四是重点审核容易重复计算的项目。对于无图纸的项目要深入现场核实,必要时可采用现场丈量实测的方法。结算虽然是事后控制,但它依旧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总之,EPC总承包模式的发展,工程造价必然贯穿整个项目,也必须做好项目的全过程、全方位、系统化的控制。要做好总承包项目,必须把控好建设前期的设计阶段,对设计、采购、施工等各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实行一体化管理,增强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监督。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造价控制与时俱进,适应项目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才能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且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罗建飞  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及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15
        [2]王  欢  探析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常见问题及措施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6
        [3]聂春龙,王鑫.EPC项目合同风险管理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20,18(02):9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