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6期   作者:蒙传区
[导读] 当前在初中地理教学工作中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手段和理念,

        蒙传区
        横县横州镇第一初级中学   530300
        摘要:当前在初中地理教学工作中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手段和理念,传统以地理教材内容为教学重点,以讲解各种基础的理论知识为关键的教学手段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教育需求,教师应善于创新改革,让学生在掌握地理学习重点的同时,能够应用到实际,形成良好地理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收集地理教学资源,积极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进行授课,让学生对地理学科有着正确的认知,转变以往学习态度,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以此达到理想的授课效果。因此,本文将围绕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为主题来展开分析,通过详细了解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价值,再提出促进在初中地理教学工作中采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
一、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促进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为了实现在初中地理教学工作中合理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要求教师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善于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能力。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辅助者,自身的教学能力将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对于初中时期的教师来说,更应提升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专业授课,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确保其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地背景下,当前对初中地理教学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考验,注重提升地理教学的实用性,并关注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所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也就成为了地理教学中的关键内容,但是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负面影响,依然采用传统教学形式,未落实在授课中渗透乡土课程资源,所以缺乏乡土课程资源教学经验,容易存在教学问题,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保证授课质量,学校应为教师开展专业培训工作,提升教师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能力,以此达到理想教学目标。这就要求学校注重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聘请当地土地管理专家到学校来和教师交流沟通,开展交流会,实现系统、全面讲述本地区的地理知识,其中主要包括土地使用状况、经济发展以及天气情况等,将培训工作落实常态化[1]。与此同时,还要善于构建乡土资源数据库,方便教师随时在数据库中提取自己需要的教学资源,方便授课。还要开展专门的教学研讨工作环节。因为单纯掌握各种乡土地理知识,依然很难让教师采用资源提升教学质量,要求各教师对教学手段和思想探究和交流,选择更加合理授课形式,确保合理利用乡土课程资源。除此之外,落实试讲磨课环节培训工作,应定期进行试讲工作,在试讲工作中掌握在教学工作中有可能存在的意外,提升教学效率,确保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全面利用,发挥出利用优势。
二、加深学生自身认知促进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教师应帮学生加深自身认知来促进在初中地理教学工作中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把乡土课程资源案例全面融入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以此来让学生对乡土资源有着更加深层次地了解。但是对于学校来说,并未设置和乡土资源课程相关的教材,所以教师应依据当前所引用的教材来把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落实分类,把各种资源合理地渗透在不同的教学过程当中,帮助学生灵活掌握知识重点,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保障,这也是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关键利用手段。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是渗透式教学,但是教师也要将其合理利用,讲清楚、讲明白,让学生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有着全面认知。所以,乡土地理课程案例要和课堂导入相互融合,所以课前环节的开展是至关重要的,能够在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听讲。当学生掌握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优势和作用时,对教材内容的学习会变得更加轻松。

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多变的天气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应依据本地区近几天的天气变化情况落实举例,同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收集该地区天气容易变化的月份,通过这种手段来结合当地天气预报展现出天气的易变性,让学生了解到天气和日常生活所存在的联系[2]。
        教师要善于采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学习抽象内容,因为在地理教学工作中难免存在抽象、系统的内容,如果教师单纯依靠传统形式是很难突破教学重难点的,而在这时就应利用这一手段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重点内容。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地形和地势这一内容时,该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系统,需要学生对我国地势和气候、河流之间的关系系统研究和分析,需要学生具备良好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但是由于部分学生对全国的地势对气候、河流的影响理解不够深入,所以难免存在学习上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依据当地地形地势对河流和气候所产生的影响当做切入点,实现在课前为学生制作课件,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并将具体数据展现出来,让学生共同探究本地地形地势对河流和气候所产生的影响,通过这种手段来引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当学生具备一定学习基础后,教师再进一步举出全国范围内的案例,也可以鼓励学生采用网络技术、查阅资料的手段落实自主验证,获得深层次理解[3]。
三、组织多样实践活动促进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教师应善于组织多样实践活动来促进在初中地理教学工作中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只有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融合,才会达到理想教学效果,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对地理教学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是学生和地理实践两者之间的桥梁,能让学生具备良好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理解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当学生在外出实践时,有可能会存在安全性问题,所以教师在为学生组织实践活动时,要先为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或者采用另一种实践方式。要求在条件允许的背景下,注重结合当地地形、地势制作地理模型,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理模型落实实践学习,同时也可以安排学生在校园内部落实实践,像实践学习气候、降水等重点内容。与此同时,教师要注重实地考察,要求教师合理利用业余时间或假期到当地各农村或者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河流中实地考察,并记录各种数据,进行拍摄照片、视频,将其当作土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带入到课堂教学工作中[4]。
四、成立资源开发小组促进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是至关重要的,能够提升地理教学质量,但是由于大多数学校并未设置专门的乡土地理校本教材,也并未深入挖掘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所以没有发挥出其利用优势,这就要求成立资源开发小组,促进在初中地理教学工作中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坚持依据地理教学大纲、学习内容来确定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方向,并落实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实地考察,采用摄像机、录像机准确记录,把各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归纳、总结、分类,并上传到校园的乡土地理资源库,提供给师生采用[5]。
总结:地理教学和日常生活本身就有着深远联系,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合理采用不仅能拓展地理教学空间,让学生对地理学科有正确的认知,还会让学生把掌握到的重点知识运用到实际,提升地理综合素养,符合当前社会对优秀人才的个性化需求。所以,为了更好地在初中地理教学工作中采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教师应抛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手段和理念,学校也要为教师开展培训工作,提升教师专业能力,让教师能在后续教学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组织实践活动、成立资源开发小组、挖掘和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的教学内容,以此来推动初中地理教学工作的革新,为促进初中地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鸿飞.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0):168.
[2]董子红.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2):166-167.
[3]周志全.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12):76,206.
[4]李洪刚.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8(29):33.
[5]薛道通.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J].考试周刊,2018(84):137-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