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的防治 王志佳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王志佳
[导读] 摘要:公路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水稳基层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对推动工程后续施工顺利进行,确保结构承载力和稳定性,更好满足车辆通行需要都具有重要作用。
        黑龙江峰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公路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水稳基层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对推动工程后续施工顺利进行,确保结构承载力和稳定性,更好满足车辆通行需要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施工人员在水稳基层施工过程中,应提高思想重视程度,把握质量控制要点,预防裂缝产生,促进整个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提升。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水稳基层;裂缝
        1公路工程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产生的真正原因
        1.1温度因素
        在公路工程施工期间,水稳基层很容易受到环境以及温度的影响,最终产生严重的裂缝,这种情况将会影响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在施工结构当中,施工的规模将对比热容有很严重的影响,其施工规模不断扩大,比热容将逐渐变小,这对公路基层施工来说将影响温度不断变化。温度存在差异会使施工材料中存在热胀冷缩的现象,因此将造成裂缝的生成。在施工材料当中会出现有水泥成分的混合料,混合料中会存在凝结在一起的硬块,硬块中会存在较多的热量,所存在的热量不容易散出,这将对公路质量有严重的影响。内外之间存在较大温差促使水稳基层出现裂缝,其主要原因在于太阳光照强度过大,产生较高的热量最终导致公路基层施工的结构受到严重的损害,因此对公路造成极大的破坏。
        1.2施工工艺因素
        在公路基层施工期间,施工工艺是影响整体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施工工艺没有达到标准将会使水稳基层出现严重的裂缝,最终影响公路施工的整体效率。公路基层施工期间施工工艺会出现无法管控混合料的问题,混合料没有按照标准进行管控,导致含水量过多,最终导致混合料出现无法压实的状态,难以成型。混合料中含水量较大也会阻碍公路施工的进度,造成公路基层结构无法趋于稳定。其次是摊铺工作,在摊铺工作施工期间,经常出现两台机器同时作业,但是在速度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没有办法实现两者的统一,这也是产生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还有脱模的因素,脱模剂将影响脱模作业,也将导致公路基层施工的效率。在脱模作业期间,如果脱模剂的质量不达标,将造成公路基层表面出现较多颗粒点,无法平整,这种情况也很容易造成水稳基层出现裂缝,将对公路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最后,公路基层施工后没有做好相应的养护工作,很多施工单位一味的关注工程的进度问题,反而忽视了后期的养护工作,洒水保湿的表面养护工作无法起到作用,公路表面吸收情况较差,水分很容易被风吹干,水泥被快速水化,因此导致水稳基层产生裂缝,这将增加了路面的障碍。
        1.3荷载冲击因素
        荷载冲击是导致公路施工期间出现水稳基层的关键因素之一,冲击力过大将会导致整体结构受到损害,最终导致水稳基层的稳定性受到破坏。公路基层施工中存在很多复杂的环节以及施工工作,在此期间和很容易受到荷载力的冲击,施工现场将会出现很多机器作业,机器设备将会严重冲击施工结构。在公路基层施工结构当中,本身承载能力较差,再加之机器带来的荷载冲击,最终对施工结构进行严重破坏,甚至会有裂缝现象发生。公路基层施工结构中一旦出现了严重的裂缝,将会使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受到伤害,导致公路稳定性变差,公路建设的质量也随之下降,这种安全隐患应引起高度重视。此外,如果长时间的降雨,地下流水将会导致公路基层结构出现腐蚀的现象,也将促使水稳基层出现裂缝,影响交通的安全。
        2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防治的意义
        裂缝防治是水稳基层施工的重要内容,也是质量控制的关键,对整个公路工程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2.1确保结构外形美观
        裂缝的出现,会大幅降低结构外形美观程序,制约施工效果提升。为改变这种情况,在水稳基层施工中,通过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确保每道工序质量合格,注重施工裂缝防治,进而有利于预防施工裂缝产生,保障结构外形美观,使其更好发挥作用。
        2.2提高结构的承载力
        如果水稳基层施工出现裂缝且得不到及时修复和处理,会降低结构承载力,使其难以满足公路工程施工需要,甚至还会加大养护维修成本。为转变这种情况,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需提高思想重视程度,注重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水稳基层施工裂缝。进而有利于推动施工顺利进行,提高结构承载力,确保水稳基层施工质量。
        2.3提升工程建设效益
        裂缝的出现会降低水稳基层外形美观程度,影响结构承载力提升,制约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甚至还会加大养护维修成本,影响公路工程建设效益。为避免出现这些情况,有必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原材料质量,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此外还应严格遵循工艺流程,结合现场施工需要把握质量控制要点。


        2.4满足车辆通行需要
        水稳基层施工中,裂缝的出现影响结构外形美观,降低承载力。如果得不到及时修复,还会制约施工效果提升,对车辆通行造成不利影响。而通过加强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按要求施工,采用分层填筑和碾压施工方式,加强填料质量控制,做好混合料碾压施工。有利于避免水稳基层出现施工裂缝,提高结构承载力,降低养护维修成本,使其更好地满足车辆通行需要。
        3水稳基层裂缝防治
        3.1水泥用量和质量控制
        (1)在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基础上,水泥实际用量建议按照4.0%~5.5%的范围严格控制。(2)优先考虑硅酸盐水泥,施工中所用水泥的水化热不能太大,且干缩性应尽可能的小,抗折及抗压强度都要满足设计要求。(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适量掺加外加剂,如缓凝剂与减水剂,用于延长其初凝时间,也可减少水化反应所需用水量,实现对水泥技术性能的有效改善。
        3.2严格控制含水量
        (1)在实际的压实过程中,混合料含水量应处在最佳值的±0.5%范围内,具体要根据施工条件来确定。比如当天气炎热时,水分容易蒸发,此时要对含水量进行适当上调,而在天气寒冷,水分不容易蒸发的情况下,应对含水量进行适当下调。(2)碾压时如果混合料表面产生干燥的现象,不建议使用洒水车进行喷水,以免喷水过量,建议采用压路机自带喷水装置进行适量补水。此外,在铺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中,洒水车等机械设备不允许在底基层表面停留。
        3.3混合料碾压
        混合料的碾压必须及时,以此提高混合料的压实度,提高基层整体抗压强度,增强抵抗变形产生的能力。
        3.4混合料养生
        在水稳基层施工结束后,应立即进行洒水养护,实际的养生时间应达到7d以上,在养生过程中,基层表面必须始终保持湿润。在养生结束后,应在第二天均匀洒布一层透层油。另外,在面层施工前应做好交通封闭,减少车辆荷载作用,并尽可能快的进行面层施工。施工前还要对基层进行认真的清扫,将杂物清除干净,否则会影响到面层和基层之间的正常结合,产生薄弱点。
        3.5加强验收
        结合有关技术规范标准要求得知,公路基层和沥青面层需要在同一年内顺利完工,可以显著降低基层出现裂缝概率,不断提高公路基层质量。结合公路水稳碎石基层施工特点可以得知,若底基层施工结束后没有及时铺设沥青,特别容易出现温度裂缝与干缩裂缝。因此,施工人员要认真遵守有关规范标准要求,确保公路基层与沥青面层在同一年内施工完毕。
        公路水稳碎石基层施工结束之后,施工单位要组织相关检验人员,开展一系列的验收活动。结合公路水稳碎石基层施工特点可以得知,通过进行有效的验收,可以明显提升公路基层质量,降低基层出现大面积裂缝的概率。
        3.6做好养护工作
        公路水稳碎石基层施工完毕后,施工单位还要加强后续养护,安排专业人员,定期检查公路水稳基层质量,检查混凝土施工质量是否满足规定标准要求。养护人员在具体工作当中,可以采取覆盖塑料薄膜与草袋等方法,进行科学的养护。如果在冬季施工,要加强防冻保护,减小外部环境温度对基层产生的影响,避免公路基层出现开裂。此外,在公路水稳碎石基层裂缝防治期间,施工人员还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合理控制公路基层温度裂缝和干缩裂缝宽度,其宽度不宜超过5mm,可以在温度裂缝与干缩裂缝内部,灌入适量的乳化沥青,有效处理裂缝。第二,如果水稳碎石基层裂缝宽度超过5mm,可以采取扩槽灌缝处理方法进行处理。第三,受到公路路基沉降的影响,若基层出现的裂缝宽度超过10mm,施工人员需要对裂缝进行铣刨处理,并在裂缝内部注入一定量泥浆,强度达到规定标准要求后,可以重新铺设基层。
        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出现裂缝的原因有很多,为此,应从找准产生裂缝的原因开始入手,仔细探究,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管控,还应该加强对施工的控制力度,最后还应该保证在公路基层施工后期进行相应的养护工作,这才能有效防止水稳基层出现裂缝。
        参考文献:
        [1]吕晔.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的防治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02):259-260.
        [2]董雄.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的防治措施[J].价值工程,2018(18):204-205.
        [3]吴振华.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防治措施探讨[J].技术与市场,2020(01):183-184.
        [4]罗庄.公路施工中水稳基层裂缝防治措施探讨[J].科学大众,2020(04):181,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