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渗透核心素养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黄明凤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小学语文教育的理念也发生了转变。
        黄明凤
        湖北省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小学语文教育的理念也发生了转变。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拼音、汉字、造句等语文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在平时的教学实践里渗透核心素养,给予学生爱与美的熏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在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有效渗透核心素养的问题上,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积极尝试,开拓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新方式。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引言:现代社会发展向小学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不再囿于基础知识讲解,而是看重核心素养的渗透。在核心素养相关概念的引导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注重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启发学生和鼓励学生。将核心素养有效渗透进小学语文课堂,就需要教师认清小学语文与核心素养的紧密联系,反复打磨教学方案、提升课堂质量,从而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形成语文思维,培育语文核心素养。
        一、小学语文与核心素养的紧密联系
        1、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蕴含了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里所发展出的综合能力,除了知识的掌握以外,还包括了学习的态度、情感的培养、价值观的塑造等方面。小学语文课本选材丰富,课文具有深刻的人文底蕴,可以给予学生情感的熏陶。同时,小学语文课文的价值观也比较积极向上。因此,小学语文蕴含着大量与核心素养相关的教学内容。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有助于提高核心素养渗透的有效性。
        2、核心素养为小学语文教学改进提供了新思路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里提出渗透核心素养的目标,实际上为未来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创新的思路。在填鸭式教学日渐被质疑的今天,语文教育方式急需改变和突破。培育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教学里以学生为本,全面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应用能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法,培育完整健全的人格。这样的教育理念,给小学语文教学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用心安排教学,渗透核心素养  
        1、有针对性设问,锻炼学生的发散能力
        作为语文学习的好帮手,发散性思维能够帮助学生举一反三,打破思维僵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对教材课文进行发散,挖掘课文没有明确交代出的内容,更深刻地体会课文的深意。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反复揣摩教材,寻找合适的设问角度,用问题来敦促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


        譬如,《落花生》这一课,课文里的父亲借家人团聚吃花生的机会,引申出自己对孩子们的寄望,希冀孩子们不要只看到表面的体面,而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在理解了课文的意思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发问:“同学们,除了课文里列举的花生的好处,你们还知道花生别的好处吗?”学生们开动脑筋,思考花生对人的帮助,从而发现花生的万般妙用,认识到看似平凡的事物也存在着很高的价值,不由得对这种常见的食物产生了喜爱的情感。
        2、营造情境,引导学生体会优美情感
        语文学科内容丰富,能够给予人审美的熏陶和爱的滋养。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立意积极、情感深沉,因此,教师要充分抓住课文的情感线索,营造出生动的课文情境,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背后的人文内涵。通过情境的体验,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不断提高,语文素也得到了增强。
        譬如,《青山处处埋忠骨》这一课,记述了毛主席在痛失爱子之时,仍旧心系人民,作出了令人感动的决定:将儿子安葬在朝鲜。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可以带领学生仔细阅读课文里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引导学生思考毛主席的言行所体现出的大爱。教师还可以播放与抗美援朝战争有关的音乐和视频,营造出壮烈凄美的战争气氛,从而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毛主席对儿子的父爱、对人民的大爱,感知到课文蕴含着的优美情怀。
        3、鼓励协作,提升学生合作自学能力
        在核心素养的培育实践里,还需要注重对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教师很难持续不断地对每个学生进行手把手的教学,这时,学生间的合作自学就显得十分有必要。分组协作的学习模式,既能让学生有效掌握语文课本的基础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在学习比较难的课文时,分组协作就更加重要。
        譬如,在《古诗三首》里,就存在着一些让学生感到陌生的古文字词。在课前预习时,如果学生只靠自己了解作诗背景、查阅生字词、翻译大致意思,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若是几个学生进行合作,分工预习课文,学习古诗的效果将会大大提升。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可以先让学生自由分组,之后为小组们分配预习的务。在课堂上,教师验收小组合作的成果,对每个小组给出评价和建议,让学生们在合作中得到收获。
        三、结语
        总的来说,在课堂里有效渗透核心素养,已是小学语文教学里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语文课本里蕴含了大量和核心素养紧密关联的内容,而培育核心素养的要求也给小学语文教学的改进指明了新道路。基于此,教师要用心安排语文教学,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体会优美深沉的文学情感,鼓励学生通过协作来增加合作经验,从而更好地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只有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够持续地将核心素养渗透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实践之中。
        参考文献
        [1]赵梅.如何有效渗透核心素养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J].教育界,2018(4):77-78.
        [2]王建国.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有效渗透[J].学周刊,2019(25):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