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十二局轨道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国内地铁车站建设工程增加,依据管幕预筑法施工,能够减少外部因素对地铁车站周边土体的影响,降低沉降现象发生概率,在施工全过程中,向周边土体注浆,是管幕预筑法应用核心举措。但是,在这里需要注意,利用注浆工艺开展作业期间,既要加固车站周边土体,确保其不发生沉降现象,还要关注工艺止水效果,同时尽量减小钢管外壁侧摩阻力,进而提高施工作业水平和效率。本文将以地铁车站坪山围站为例,以管幕预筑法对注浆工艺的要求为出发点,开展各种注浆浆液性能特点的研究工作,以期探索管幕预筑法施工背景下,注浆技术新的应用思路,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施工效果。
关键词:地铁车站;管幕预筑法;施工;注浆技术
坪山围站是深圳轨道交通16号线和14号线的T型换乘站。两站设置联络线,位于深汕公路、坪山大道与建设路十字交叉口下方。14号线站沿坪山大道南北方向敷设,16号线沿深汕公路东西方向敷设。14号线站东南象限为和平社区3~7层民房,距离基坑6~7m;车站中部换乘节点基坑与东侧民房冲突;车站东北象限密布1~3层民房距离基坑21~42m;西北象限为飞东工业村;西南象限为国家三级古树,密集的民房及坪山电信机楼,车站东侧及小里程端月80m处为现状坪山河,车站大里程端约90m处为现状飞西河。上述是开展坪山围站施工之前,我们了解的情况,能够为后续管幕预筑法施工及注浆技术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线路概况
14号线站为地下两层双柱三跨岛式站台车站,全长377.4m,车站有效站台宽14m,标准段结构宽度23.4m。车站为平坡车站,通过底板坡度找坡满足排水要求。
16号线站为地下三层双柱三跨岛式站台车站,全长347.5m,车站有效站台宽14m,标准段结构宽度23.6m。车站为平坡车站,通过底板坡度找坡满足排水要求(如图一所示)。
图一(16号线站主体围护结构横剖面图)
2•施工现场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其赋存介质的类型,本站地下水类型主要有二种类型:一是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地层中;另一类为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块状强风化、中等风化带中,略具承压性。首先,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在第四系残积层中,场地内大部分地段均有分布,属松散土层的孔隙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排泄方式有蒸发和地下迳流。勘察期间稳定水位埋深2.9m~4.8m,稳定水位标高36.17~37.09m。其次,基岩裂隙水广泛分布于基岩的块状强风化~中等风化带裂隙中,透水性和富水性因基岩裂隙发育程度、贯通度、以及与地表水源的连通性等情况而变化,稳定水性一般高于含水层顶面。主要由大气降水、孔隙水补给,排泄方式为地下迳流。因地层分布的不均一性、岩土层富水性及透水性的差异导致基岩裂隙水局部具微承压性。
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位埋深2.9-5.9m,标高34.76m~38.36m。根据地区经验,地下水位的年平均变化幅度为0.5m~2.0m。本站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腐蚀等级为微。优点:地质复杂,基坑较深,后期侧墙渗漏不可避免,注浆提前预埋竖向注浆管,节省钻孔人工费、大大缩短工期。
3•管幕预筑法施工中不同注浆技术的应用
3•1掌子面先导管超前注浆技术
采用该注浆技术时,应根据现场水文地质条件,具有针对性制定注浆方案,如不及时进行止水处理,那么顶管内掌子面前端土体容易发生涌水,进而引发水土流失、土体坍塌等问题,为了提高顶管中掌子面安全性,降低沉降发生概率,每次钢管内掘进前,都一个针对导管前端掌子面进行注浆止水。由此可见,采用掌子面先导超前注浆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止水,向地层注入浆液以后,浆液短时间内凝结,地下水进入管内的通道被阻断,同时需要合理控制凝结强度,以便于后期钢管内掏土工作。根据注浆施工要求,进行下一步砂浆配比工作,一般情况下,水泥砂浆配比基准为1:2,之后加入一定量水玻璃,为了确保其强度,需要开展抗压强度试验,注浆施工中浆液有水玻璃、水泥配比形成。最后,施工中超前注浆深度为1.5m左右,实施注浆工作前,先导管内残土得以保留,形成自然土塞,以防掌子面土体塌陷。
3•2标准管外同步注浆技术
先导管刃口直径相对较大,顶管后标准管外侧位置有空隙,如果不及时填充空隙,那么顶管周边土体容易发生变形,进而导致沉降,对周边诸多地下管线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将浆液注入到其中,能够起到加固的作用,但是施工现场由水泥-水玻璃浆液、纯水泥浆等普通浆材,无法有效凝结,即便能够凝结,但时间受限,浆液注入到管内快速凝结,会导致钢管内部堵塞,从而顶管难度大大增加,甚至无法继续顶进。所以当前必须找到新的浆液,顶管施工前不会凝结,或凝结强度较小,降低顶管阻力,直至顶管完成后浆液彻底凝结,得以加固地层,起到预防土体沉降作用。
同步注浆技术具有减小管壁阻力,填充加固的作用,但普通浆液无法满足施工要求,根据以往同步注浆经验,有工程单位通过膨润土浆液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实践中,浆液由管道向钢管壁上的注浆孔输送到土体当中,过程中钢管周边触变泥浆套形成,顶管时管壁与土的阻力降低,从而施工中医膨润土浆液作为注浆材料。根据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浆液由膨润土、水泥配比制成,浆液粘度应在30s以上,并且提前制造膨润土浆液,使膨润土颗粒在水中得到充分浸泡,不断膨胀,做好注浆用孔口管和阀门设置工作,完成注浆后及时关闭阀门。
3•3其他注浆施工技术
完成顶管工作后,钢管周边会受到施工的干扰,从而产生缝隙,开展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前,还需要再次注浆加固钢管周边土体。与此同时,盾构过站时,下部钢管层之间无法有效连接,还是零散状态,这时候盾构过站钢管局部会产生位移。因此,顶管完成后应依据实际情况,加固相应区域土体。其次,切割相邻钢管间管壁,土体会出现滑落现象,从而止水钢板焊完后,钢板背面有小范围空洞产生,所以止水钢板焊完后,应对钢板背后进行注浆加固处理。除此之外,完成管廊内混凝土浇筑工作后,混凝土固结期间体积减小,钢管顶部混凝土产生缝隙,也需要注浆加固处理。基本形成主体结构后,从经济角度出发,适当延长固结诗经对后续施工不造成影响,从而可以选用选水泥浆液,浆液由水灰1:1配比组成。最后,这里注浆范围和注浆管设置十分重要,在相邻钢管定金到位后,本次注浆施工正式开展,车站主体结构外上7层钢管、下部5层钢管周边土体位置,是注浆主要区域,为了提高注浆技术使用效果,可以结合多种工艺同时施工。
总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背景下,地铁车站工程不断增多,施工工艺、技术也为人们所重视,管幕预筑法是注浆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施工质量具有直接影响,贯穿在顶管施工、钢管切割、钢管内掌子面开挖全过程中,本文以深圳轨道交通16号线和14号线的T型换乘站坪山围站施工工程为例,进行了多次试验,可以发现新型浆液配比下,注浆工艺应用效果得以提升,并且注浆工艺的改进,具有降低钢管与周边土体之间摩擦阻力的作用,顶管施工水平和进度也大幅度提高,从而可见,地铁车站施工中,管幕预筑法注浆技术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盛应平.软土地层地铁车站浅埋冻结暗挖法施工方案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9,022(006):138-142.
[2]尹树琛.简述地铁车站土建施工技术及进度管理[J].商品与质量,2019,000(04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