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下车站既有锚索处理技术研究 何旭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何旭
[导读] 摘要:在国内交通事业高速发展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随之增多。
        中铁二十二局轨道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在国内交通事业高速发展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随之增多。当前,各个地区都开展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工作,一般情况下,地铁车站线路贯穿在城市中,城市心中区设置较多。由于轨道交通规划、城市原有规划不同,从而采用车站工程选址位置、施工工艺存在差异,如车站选址位置不当,则以建设房屋、办公楼面临盾构下穿威胁,与此同时,支护结构中残留原有房屋锚索,那么地铁车站施工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应依据实际情况,制定正确处理锚索的方案,确保工程顺利实施,达到双赢目标,推动现代地铁车站建设事业发展。本文将以中新东站~朱村站盾构区间工程为例,分析地铁车站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锚索处理技术的应用,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下车站;锚索处理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地铁建设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密集城区地铁建设工程相对较多,部分地铁车站和盾构施工期间,需要穿过大型建筑物。在地铁线路规划过程中,途径高层建筑众多,其基坑围护结构多采用桩锚形式,地铁施工也需要多次穿过高密度锚索区,进而引发一系列施工质量问题,也给地铁车站施工带来了不便,当前锚索侵入地铁车站施工问题急需解决。我国开展地铁轨道地下车站锚索处理技术研究较晚,但也取得一定成就,下面就将通过实例具体探究。
        1•工程概况
        中新东站~朱村站盾构区间车站建设过程中,锚索处理施工材料包括3-7Φ5锚索、5-7Φ5锚索、螺纹22mm钢筋、螺纹32mm钢筋;施工机械包括回转式钻机、空压机、切割机、电动油泵、张拉千斤顶、高压电动油泵、标定完好配套油表、注浆机、起重设备、潜水泵、对讲机;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施工准备→拉拔试验→钻孔→锚索制作安装→注浆→张拉→锁定→封锚(如图一所示)。
       
        图一 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流程图
        本文以中新东站~朱村站盾构区间车站工程为研究对象,将准备阶段锚索处理方案与项目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了工程成本、工期、处理效果等多多元化因素,最终探索结果表明,改良液压抓斗配合分幅调整锚索处理技术,能够有效解决高密度锚索对车站施工的影响,以防锚索区地连墙混凝土超方量过大,确保地铁车站工程顺利实施[1]。
        2•施工难点与处理对策
        2•1施工难点
        由于车站工程现场地连墙施工过程中,大部分槽段处于高层建筑锚索范围内,如果锚索处理不当,那么将对施工造成严重影响。其一地连墙槽段混凝土超方过大,地连墙连槽时,成槽效果容易受高密度锚索影响,进而出现槽段塌陷问题,引发后期混凝土浇筑超方。其二对车站主体结构施工进度造成影响,出现塌孔后,开挖阶段地连墙鼓起,引发防水卷材铺设问题,这样的前提下,进行地连墙基面处理,不仅耗时、耗力、耗材,还容易延误工期。由此可见,由于车站工程现场施工条件具有复杂特征,加上周边有高密度锚索,从此必须加强锚索拔除技术研究,采取合理、经济的方案解决问题[2]。
        2•2处理对策
        随着时间的延长,锚索预应力遭受损失,预应力损失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首先,初期锚索锁定时,受到瞬间回弹变形与荷载作用,锚索应力呈松弛状态,周边土层发生变化。相关研究学者针对锚索预应力长期损失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最初预应力逐渐下降,后期下降趋势平缓,最终损失率约为45%。将锚索计设置在基坑锚围护结构中,可以实现锚固力的实时监测,监测数据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锚索锚固力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最终锚固力有一个固定值,维持在设计荷载的55%左右。
        由此可见,最终锚索预应力逐渐稳定,趋于一个固定值,地连墙成槽阶段,锚索处理技术可以考虑切割锚索,对残留预应力回弹作用进行利用,槽段宽度范围内,其余锚索逐渐收缩、回弹,直至槽段范围内,这时对后期工序施工影响大幅度降低。此外,施工单位应详细勘察锚索周边环境,收集、分析锚索处理相关资料,结合实际情况,以寻求最佳解决锚索拔除问题的方案[3]。
        3•锚索拔除技术应用探索
        3•1传统成槽机施工
        以往地铁车站施工期间,锚索处理方式包括套管跟进钻取、暗挖小断面隧道、电力除锚等等,此类锚索处理技术,实施过程中需要挖掘人工通道至锚索位置,以开拓施工空间。但存在较大工期压力,受到场地限制,工序衔接与安全性方面得不到保障,并且中新东站~朱村站盾构区间工程由于周边建筑物较多,从而无法提供土方开挖条件,加上锚索掩埋深度较大,从而现场施工作业难度过大[4]。之后施工人员提出采用成槽机处理锚索问题,现场勘查后发现,成槽中锚索区锚索截取长度不同,作业存在拉拔现象,扰动了槽段土地,同时锚索区和非锚索区混凝土超方量具有较大差异,导致混凝土大量浪费。因此,如果坚持使用成槽机施工,容易引发地面沉降,给周边其他建筑物安全造成威胁,从而不适宜用在本工程中。
        3•2成槽机、冲击钻结合成槽施工
        传统成槽机处理锚索问题分析中,了解到地下连续墙锚索区与非锚索区混凝土超方量存在较大差距,成槽阶段施工对混凝土超方具有直接影响,从而必须寻求有效的成槽施工技术,才得以解决锚索问题。如结合成槽机和冲击钻共同处理锚索问题,开展作业前进行成槽施工,直至槽段施工至锚索处后,做好标记工作,将成槽机移动,使用冲击钻冲击锚索。通过实践可以发现,成槽机和冲击钻结合使用,处理锚索问题过程中,冲击锚索阶段冲程控制困难,对槽壁造成影响,并且锚索振动时,容易导致槽壁坍陷。从总体上来看,该施工方式效率较低,施工成本高,不适宜本次工程施工使用。
        3•3成槽机改良后施工
        采用成槽机改良工艺开展工作,将刚度高、锋利的切断装置安装在抓斗两侧,成槽机切割锚索能力进一步提升,可以将锚索从根部直接截断,以防出现拉拔现象,也减少了施工对槽段土体的影响。成槽机经过改良,抓斗上切断装置有高强度合金材料组成,能够高效切割锚索。在泥浆护壁作用下,塌孔率大大降低,在确保成槽质量的同时,混凝土超方量得以降低,通过改造成槽机抓斗和泥浆质量控制技术的应用,后续锚索区地连墙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超方现象得到改善,与非锚索区基本相同。此外,切了提高锚索切割效果,应选择咬合力好的成槽机,在此前提下,保障切割位置准确性,如在明确第一道锚索位置后,对槽段进行调整,机械以最新分幅线位置为依据开展施工,确保槽段内的锚索全部得到处理。
        总结语
        综上所述,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锚索问题存在,给施工质量造成巨大影响,如果处理不当,周边建筑物也会受到影响。本文以中新东站~朱村站盾构区间工程为例,分析了各种锚索处理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发现成槽机改良后,应用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下车站既有锚索处理工作中,具有良好效果,并且相对而言更加经济、环保,最后希望本文能够为专业人员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倪崇钦.紧邻既有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的超深,超小型基坑施工技术[J].隧道与轨道交通,2020(2):42-45.
        [2]王敏.地铁出入口与既有建筑合建技术难点处理设计[J].四川建材,2019,45(05):204-206.
        [3]陈海丽,陈少波,郑坚杰.中心城区地铁车站施工遇地下通道拆除同步实施技术[J].工程质量,2019,037(007):72-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