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天津市春运综合交通运行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贾国洋1 何铁强1 徐国山2 孙冬月3 左文泽2
[导读] 摘要:春运是我国年度最大规模人口迁徙过程,分析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春运形势和客流特征有助于支撑疫情防控、运力组织、安全生产等重大决策。
        1.天津市智能交通运行监测中心  天津  300250;2.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天津  300051;3.天津市交通工程学会  天津  300051
        摘要:春运是我国年度最大规模人口迁徙过程,分析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春运形势和客流特征有助于支撑疫情防控、运力组织、安全生产等重大决策。因此,基于天津市综合交通大数据,对天津市2021年春运综合交通运行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和建议为天津市综合交通运行保障和服务提供了重要参考。2021年春运期间,全市中远途对外交通客流显著减少,人口迁徙规模大幅下滑。
        关键词:春运;综合交通运行分析;人口迁徙
        1 数据采集与分析
        1.1 数据来源
        相关数据来源于天津市综合交通数据分析服务系统。主要数据包括铁路、民航、公路长途客运、高速公路运行统计和联通手机信令数据。
        1.2 数据处理分析
        基于天津市综合交通数据分析服务系统,分析全市春运期间铁路、民航、公路对外交通运行情况,对比2020年同期交通运行变化情况,分析综合交通总体特征。
        2 春运综合交通运行特征分析
        2.1 对外交通总体分析
        受疫情影响,春运客流总量大幅下滑。2021年天津市春运到发客流总量为2020年同期的47%、2019年同期的20%。整体客流呈逐步上涨趋势,与2020年不断下滑的趋势相反,2月16日(初五)以后单日客流总量逐步超过去年。
        春运期间(1月28日-3月8日),天津市综合交通运行总体平稳有序。受疫情防控常态化、国家就地过年倡议等影响,春节前出行需求整体受抑,客流量同比下降超五成;春节后出行需求逐步恢复,日均客流量不断上升。
       
        图1  春运期间天津市到发客流总量图
        春节前客流呈现人口输出城市典型特征。全市春运客流量呈“凹”字型变化趋势,2月12日(初一)为春运单日客流最低,2月15日(初四)以后单日旅客到达量逐步超过旅客发送量,标志春运进入“返程”阶段。节前旅客发送量略高于到达量,人口输出特征较为明显。
       
        图2  2021年春运期间天津市旅客到发量图
        2.2 分方式分析
        铁路客流总量恢复至2020年同期的61%、2019年同期的31%。天津站客流量占全市铁路客流总量的39%,是全市最繁忙的火车站。铁路客流占全市春运总量的7成以上,成为客流占比最高的出行方式,占74%,较去年同期增加21%。
        民航是更受青睐的远距离出行方式。民航客流总量约为2020年同期的70%、2019年同期的19%。成都市、三亚市、广州市为航空出行的主要目的地,占民航客流总量的26%。排名前10位的热门城市与天津的平均距离超过1600km,民航成为更受青睐的远距离出行方式。
        公路客运量先抑后扬,春节后日均客流增幅超三倍。春节前公路客运量相对较低,节后公路客运量有所恢复,日均客流为节前4倍。
        2.3 人口迁徙分析
        人口迁徙指数大幅下降,全国排名较低。我市人口迁移指数约为2020年同期的87%、2019年同期的50%,迁徙规模位居全国第36位,较2020年下降8个位次。
        河北与北京是春运迁徙的主要目的地。我市人口对外迁徙的主要目的地为河北省和北京市,占迁徙总量的78%,京津冀一体化特征明显,其次为山东省和河南省,分别占迁徙总量的5.3%和2.2%。
        京津冀范围内与天津联系最为紧密的城市为与天津毗邻的廊坊、唐山、沧州、北京四市,分别占迁徙总量的32%、20%、14%和5%。
       
        图3  春运期间京津冀区域内人口对外迁徙分布图
        天津环城四区和滨海新区是全市对外迁徙的主要输出地。西青区输出占比最高,占全市迁徙总量的7.3%,其次为东丽区、津南区、滨海新区,分别占全市迁徙总量的7.2%、6.6%、6.3%。
       
        图4  春运期间天津市各区人口对外迁徙总量分布图
        2.4 高速公路运行情况分析
        高速公路流量变化趋势与春运客流变化趋势相反,呈“凸”字型。春节前出行总量平稳下降;春节期间出行总量快速上升,并于2月17日(初六)达到春运最高峰;春节后出行总量有所回落,但日均流量仍高于节前,约为节前的1.4倍。
        我市高速公路平均交通指数为1.2,处于“畅通”等级。交通主要集散方向为北京方向与唐山东北方向,对外交通主要通道为荣乌高速、京津高速、京津塘高速、长深高速等。
        3 结论
        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2021年天津市春运对外交通客流量同比下降超五成,疫情防控政策对春运人口流动产生显著抑制作用,政策效果明显。
        出行方式方面,铁路已成为春运出行首选,在交通保障、服务提升、疫情防控方面,应优先重点关注铁路交通。
        出行起终点方面,毗邻城市为天津市人口春运主要目的地,主要人口输出地区为天津环城四区和滨海新区,在疫情防控、人口流动管理方面应重点关注以上几个区域。
        参考文献:
        [1]詹庆明,王雨山.武汉城际出行特征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02):6-8+11.
        [2]魏冶,刘傲霜.基于春运人口城市间流动的中国城市网络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2019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摘要集[C].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2019:1.
        [3]汪坤,邵娟.2018年北京市城际交通运行特征分析[J].交通工程,2020,20(03):79-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