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互联网+"环境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裴新梅
[导读]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互联网技术逐渐在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裴新梅
        宁夏灵武市第十小学   宁夏银川  750000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互联网技术逐渐在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给老师和同学都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进步,总体来说,“互联网+”环境下的小学教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降低了老师的讲解程度,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堂教学,互联网教学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基于此,本文将从“互联网+”环境下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积极意义展开叙述,再结合实际提出相对有效的教学策略,给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积极意义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进步,为了让教育进一步紧跟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学校课堂教学之中,从而使小学课堂教学进一步丰富性,趣味性,给学生营造了不一样的学习氛围,可见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合理运用互联网技术,发挥互联网技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从而更好地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制定相关的教学策略,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核心阅读能力,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一、?“互联网+”环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积极意义
(一)开阔阅读视野,提高阅读兴趣
“互联网+”技术下,所包含的阅读内容多种多样,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类型进行阅读,而不像以前一样想要看的书需要买回来或者到图书馆去借,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选择阅读,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风格,找到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向,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丰富了自己,开拓了视野,容易形成自己独有的一套看法,对事物能够有自己独特的认知,促进学生的成长。当然,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根据课文所需,给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音乐,让学生真正沉浸在阅读中,被文字所吸引。
(二)教师能够很好监督
“互联网+”技术下,教师可以通过很多渠道对学生进行监督,例如目前我们最熟悉的钉钉群,学习通等各种学习软件,老师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建立一个聊天群,每天将阅读任务发布在学习群中,提醒学生进行阅读,同时还可以设置一个阅读作业,让学生在阅读结束后写写自己的读书感悟,做好阅读打卡,这样不仅能很好地监督学生阅读,教师还能通过学生提交的阅读感悟了解清楚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阅读能力。当然,互联网的作用并不仅仅在于老师给学生布置任务,监督其每天阅读,教师每天选择的阅读内容应该要符合这个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每一次阅读任务完成后教师要对他们的阅读感悟进行适当的评价,同时针对一些学生理解不透彻以及其他反映出来的常见问题进行大致分析,并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指导,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提高阅读能力,同时让学生更愿意投入到语文课堂中。
(三)构建了一个极具生活化阅读情境
语文这门学科本来就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与其他学科相比来讲,是需要学生用心感悟的,由于它是语言类的学科,这就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相对要高,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能真正与课文融合在一起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这样才能真正体验到阅读的乐趣,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互联网技术便可以提供这样一个趣味性,情境化的环境,将一些苦涩难懂的文字转变为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将复杂的知识逐渐简单化,非常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此同时,互联网本身具有与人进行情感交流的特点,例如现在的电视剧,电影,通常能给我们营造出一种色彩鲜明、视听相互结合的情境,同时还能很好地调动观众的感官,代入感极强。

教师可以根据互联网这一巨大的魔力,为阅读教学收集更多丰富、多元的信息资源,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有趣的阅读课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阅读素养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上。
(四)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场地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导致在课堂上的阅读交流时间远远不够,而互联网技术恰恰解决了这一难题有了互联网,学生可以在班级群里交流讨论自己的阅读感受,或者推荐自己最近所看的书籍,交流各自的看法,从某一方面来说,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学生都是有相互促进作用的,学生通过交流得到不同的认识教师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可以不断充实自己,鱼和熊掌兼得,何乐而不为。
        二、?“互联网+”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引发阅读兴趣,拓展课堂内容
在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便是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更好地展开课堂教学。教师在上课文之前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寻找一些相关的图片视频,将学生逐渐代入到课文中,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好奇以及迫不及待想要了解的情绪,从而认真仔细地去阅读文章内容。例如:《蟋蟀的住宅》这篇文章,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些蟋蟀和一些其他小动物的图片以及相关的活动情况,对学生介绍蟋蟀的相关情况,让学生形成对比并产生疑问:蟋蟀一天的活动如此,它应该会住在哪里,它的房子是怎样建造的呢等一系列疑问,从而带着心中的疑惑对文章进行阅读,从文中找到自己一开始的疑问的答案。这样一来,学生心中的疑问不仅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还能通过前期老师介绍的过程拓展了相关动物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视野。
(二)文本为主,互联网为辅
无论如何,老师的教学最终还是需要回归文本,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能脱离文本,还是要以文本为主,不能让学生对互联网产生过度依赖之情,毕竟互联网并不是万能的,有些深奥的问题还是需要认真听教师的讲解才能进一步理解。老师可以先对文本进行充分解读,再结合文章内容,给学生播放相关资源,这样结合两者,学生的印象会更加深刻,理解也会更加透彻。例如:在给学生上《赠刘景文》这首古诗时,由于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差,且古诗的故事性也比较弱,很多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从而提不起兴趣,从而导致对古诗读不懂不愿读的情况。因此,教师可以先不让学生阅读,而是先给学生讲解一些这首诗背景后隐藏的故事,通过故事引出这首诗所写的内容,再带领学生进行细致阅读,给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最后通过互联网给学生播放关于这篇文章的情景动画,让学生有不同的课堂体验,从而产生对这首诗的喜欢。
(三)推动自主学习,促进能力提升
在这之前,学生获得阅读的渠道单一,通常就只来源于教材和课堂,然而在互联网技术下,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日渐丰富。而且随着现代化技术的普及,互联网几乎已经惠及到每家每户,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小小的一部手机信息量便无限大,学生可以通过类似的渠道获得各种各样的阅读资源。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作用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减轻课堂教学的负担。一方面锻炼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例如:在学习《掌声》这一篇课文时,可以布置学生自主学习,并且记录下自己阅读过程以及感受,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开展线上活动,比如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等,促进学生之间的阅读交流,使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促进个性化发展以及学生语文阅读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结束语
“互联网+”环境下,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积极意义,它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互联网技术,指导学生不断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红.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策略[J]. 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01):35.
[2]王磊. “互联网+”环境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 科普童话,2020,(15):109.
[3]刘会琴. 探究“互联网+”环境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2020,(14):106.
[4]焦广智. 论“互联网+”模式下小学语文学困生阅读技巧教学策略[J]. 考试周刊,2020,(25):37-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