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裕静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北区沙塘中心校,广西柳州545002
摘要:与传统的旧教材相比,统一版教材更新了大量的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尤其对小学一年级的读写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弥补小学一年级语文素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材改革带来的优势,不断优化和创新教学手段和方式,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掌握汉字知识的同时也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识字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汉字和训练汉字的过程中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为学生今后更有效地开展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教学
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尽管各不相同,但是大都是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韵文形式组成,文辞优美,韵律和谐,可以丰富学生对字词的认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笔者主要就统编版语文的编排特点以及教学建议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鼓励多样化识字
在统一版的第二册语文教科书中,安排了两个识字单元,以及“识字加油站”的布置,每一篇文章都有专门的识字和阅读任务供学生学习和巩固,识字形式丰富多彩。
1.字理识字
从汉字的构字规律来看,教材中的字理识字主要包括象形、形声、会意字等。在一年级下册的识字中,如《小青蛙》《动物儿歌》以及“识字加油站”中的“包字族”识字,它是按照语音字形的规律出现的。在教学中,教师应依靠文本教材帮助学生愉快地阅读,了解汉字理论,掌握汉字结构的规律,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1]。
2.同类事物列举识字
在列举类似事物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记录类似事物的汉字之间的联系,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这一规律进行阅读和写作[2]。如在《操场上》一课中,总共列举了6项体育运动: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其中有几个和体育运动项目相关的生字,“打,拔,拍”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有提手旁;“跳,跑,踢”的共同点是都是足字旁,在读写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新词的结构特点,加深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3]。
二、小学识字教学有效性策略
1.采取游戏教学法调动学生进行汉字学习的积极性
作为学生教育的初始阶段,一年级在这个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识字技能[4]。对待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刚刚接触到的小学生活来说是充满好奇心的,但如果教师在识字教学中,直接对学生进行汉字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对待教师死记硬背的知识,很容易扼杀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习汉字时产生一种沉闷的情绪,从而严重影响学生参与识字的积极性[5]。为了保护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游戏进行汉字教学,使识字教学更加有趣,从而不断激发学生自主识字学习的愿望。例如,在学习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金木水火土》一课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记住教学的生字,教师在教学前就可以提前制作该篇课文所涉及的生字卡,在课堂上老师就可以运用生字卡带领学生进行“快看快说”的小游戏。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将学生分成两组,然后将预制好的词卡展示给两组学生。
小组成员需要快速朗读老师展示的生词,并相互比较,看哪个小组朗读的词语声音最清晰响亮,准确性和速度最快。通过这个有趣的小游戏,记忆汉字的过程充满了乐趣,最大限度地调动了记忆汉字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牢牢抓住课堂上学到的生词,从而保证识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6]。
2.采取图文结合的教学法,拓展学生的识字思维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识字思维也是影响学生识字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实施文本与文本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抽象的词语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拓展学生的读写思维,逐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同时,合理运用文本与文本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也可以逐步提高学生对汉字的理解,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日月水火》一课时,这门课的内容都是一些有趣的象形文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一年级学生喜欢玩耍、积极主动、注意力不集中、对视觉事物感兴趣的特点,采用图片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汉字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使学生了解汉字的意义,认识汉字的形状,初步了解汉字的形成规律。例如,在“日”字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一个大太阳,然后向学生解释太阳是如何演变成太阳的性质。这种图画式的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读写情境,使学生更好地发现读写规律,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保证学生读写的效率。
3.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识字规律
虽然小学一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学习生活,思维能力仍然比较薄弱,但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空间,使学生能够对汉字知识进行自主探索。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发现汉字的规律,形成自己独特的汉字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识字规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识字学习的效率,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从而保证学生语文学习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怎么玩都快乐》一课时,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完基础的汉字知识以后就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都是如何对这些汉字进行记忆的,并且让学生寻找出最简洁的汉字记忆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给予学生相应的引导,如在进行“玩”字的记忆时,教师就可以将这个汉字拆分成王和元,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玩,“音”是则是立和日组合在一起,“许”是言字旁加午等等。通过引导学生探究一些简洁有效地识字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探究汉字规律,增强学生的识字技巧,强化学生对汉字的记忆,以此保证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效率。
结语
小学一年级学生虽然刚刚进入学习生活,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但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仍需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空间,使学生能够对汉字知识进行自主探索。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发现汉字的规律,形成自己独特的汉字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识字规律,不仅能提高学生识字学习的效率,而且能促进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从而保证学生语文学习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舒琪. 探究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 013(013):30.
[2] 张晓琴.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效性提升刍议[J]. 中外交流, 2019, 026(024):210-211.
[3] 贺晓容. 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有效性探析[J]. 环球慈善, 2019, 000(012):P.1-1.
[4] 钟丽梅.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有效性研究[J]. 情感读本, 2019, 000(026):102.
[5] 杨万勇.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效性提升刍议[J]. 中外交流, 2019, 026(025):380-381.
[6] 孙静. 在汉字文化的背景下追寻识字教学的有效性[J]. 小学语文教学, 2019, 000(027):P.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