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公路工程中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张坤
[导读] 摘要:沥青混凝土技术的施工效率较高,因为它的实际使用率较高,从而能有效地提高路面抗疲劳性能,减少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病变的可能性。
        枣庄市公路和地方铁路事业发展中心  山东枣庄  277000
        摘要:沥青混凝土技术的施工效率较高,因为它的实际使用率较高,从而能有效地提高路面抗疲劳性能,减少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病变的可能性。不但如此,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费用低,并且在这种施工技术的作用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路面受力状态,加强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施工;施工质量;优化措施
        引言
        在公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材料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在应用该材料进行公路面层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选择、各类参数的控制,意切实保证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同时,要在公路施工中加强现场管控,从而保证各个环节衔接的有序性,以进一步提高每一施工环节的质量,提高整个公路工程的施工效果。
        1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及优势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对路面结构进行铺设,具有施工流程较复杂、施工成本较高的特点,要求相关施工人员对各环节的施工工艺熟悉并充分掌握,技术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控和管理,对设计、原材料选择、配合比以及施工工序等制定严格的施工方案,对施工质量予以保证,同时后期维修费用也较大。
        此施工技术具有较多的优势,首先要能保证路面的平顺性、耐久性和结实性,行驶过程中振动较小;其次使后期养护更简单、便捷;另外在透水性方面也表现较好,路面扬尘少,对人体的健康不会造成过多损害。此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应用优势,因此在公路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沥青混凝土公路的施工原则
        首先,在进行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时,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管理规定,以相关政策为依据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有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不能随意浪费施工材料等施工资源,要在保证符合施工设计要求标准的前提下,将施工成本控制在最小。同时要注意尽量不对施工区域资源造成破坏,要合理引进先进施工方法,推动公路工程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最后,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消耗和供应具有一致性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施工前必须确定符合施工情况的施工设计方案,提前对各种物资、设备以及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地分配。
        3沥青路面施工
        3.1原材料选择
        对原材料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公路的人流量预算,针对交通繁忙流量大的高速公路,应根据当地气候、建筑的自然条件及路面状况,选择高粘度沥青材料。在湿度、温度、风向、降雨量等因素影响下,对沥青材料的粘度、渗透性、耐久性进行了充分的考虑。不同的沥青品种和类型,所用的贮存方法也不同。必须在材料上设置专用储藏保管部门,采用适当的防水措施,避免物料受潮影响物料性能。
        3.2细集料的选择
        对粗细集料必须进行严格筛选和配比,这里面粗细资料的洁净度是关键,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对集料中的泥沙和其它外界物质的污染进行处理;对粗细集料的质量和大小尺寸,必须严格按照有关的公路等级和要求进行选择,不同的施工要求有不同的材料标准,通常情况下粗细集料在高速公路的实际应用中必须满足较高的要求。
        3.3沥青混凝土材料的搅拌运输
        沥青混凝土混合材料是进行沥青混凝土公路的主要材料,其混合搅拌质量关系到整个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在进行搅拌沥青混合料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场地,要对搅拌的时常和温度进行精确控制。为了以防路面铺设时发生材料结团和材料分离的问题,一定要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均匀搅拌,同时不同材料的配比也要进行科学确定。另一方面,搅拌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的挥发性很强,搅拌完成后易发生凝结,所以要及时将其送到施工场地加以使用。在运输沥青料时,运输车辆必须做好提前准备工作,为了避免出现沥青混合料粘附在车厢中的问题,要在车厢中涂抹隔离剂。车辆的承载量也要在15 t左右。

在进行运输的过程中,要对沥青混合料做好保护遮挡工作,避免灰尘掉落,进而影响施工质量。运输途中如果车辆过于颠簸,沥青混合料很容易挥发成离析现象,因此要保证车辆的平稳行驶。沥青混合料运输到施工现场以后,要及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卸载,还要对沥青混合料的温度进行专业测量,以保证其能够满足路面铺设的要求。
        3.4施工方法
        沥青混凝土材料运输到施工现场后,采用整断面全宽一次摊铺,务必在保证摊铺的均匀性后,利用压路进行碾压。为了提高基层平整度,碾压需要按照“稳压→振动→收面”和“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低后高”的原则进行。对于边角位置,应用小型夯实机进行夯实。控制好整个流程的时间。一般来说,沥青混凝土材料自拌和至碾压完毕不允许超过4h,而实际施工中必须要保证混合料的温度处于130℃~150℃,从而快速完成碾压工作。摊铺作业施工尽量不要中断,当不得不中断且时间超过2h时,必须设置横向接缝。通常情况下,在摊铺作业施工会涉及到以下测量实验内容:
        (1)测量。摊铺前测下承层高程、横坡;摊铺后、未碾压前,测松铺厚度、高程、横坡;碾压结束后测高程、横坡。
        (2)试验。针对完成摊铺,但是还没有碾压的面层上,挖洞取样,做抽提试验。取样位置在摊铺机半幅宽度距边部1/3处,洞壁尽量垂直并挖取干净。隔日钻芯,测量厚度、压实度、平整度和宽度。在拌和站设置专人测混合料干拌温度、沥青混合料温度及每车出厂温度,并做好记录,如果温度差异较大,检测人员立即联系操作人员进行调整。
        4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策略
        4.1原料质量管理
        原料质量是决定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集料含泥量等因素会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能。当前我国高速公路正处于建设高峰,部分地区原材料短缺,造成我国沥青路面材料的品质不稳定,在沥青路面施工中,原材料的质量监控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路基工程中所用集料主要有粗、细集料和土填方,从本地独立生产商采购,确保材料的质量和规格要求符合标准。不要有太大的差别,应按实际比例施工,防止竣工路面早期损坏。
        4.2加强施工材料管理
        由于沥青混凝土材料是不同种类、不公规格的集料混合在一起获得的,因此为了保证集料质量和用量,必须加强对原材料的管理,并配置专业的管理人员,保证每一种集料分类堆放,且采取必要的防潮、防晒措施。在集料在堆放管理工作中,专业管理人员必须配合上级质检部门做好质量抽检。
        4.3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测技术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统计检查活动,需要得到大量的检测数据来评价建筑的质量。根据试验数据对产品质量进行预测,实现工程质量的纠错改进。进行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活动,首先要掌握质量检测资料,资料必须满足可检性、路面使用性能相关等要求。与破坏性检测相比,无损检测评估方法能在保证结构物完整性的前提下,得到完整的质量特征值,不需要在被检测的结构上做破坏性的测试。采用振动、超声、辐射技术等方法对路面结构进行综合整理是路面结构施工过程控制的核心内容,也是施工过程控制的关键。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单位在应用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时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方案进行实际施工,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和自然环境的变换合理调整施工参数。
        参考文献:
        [1]邓永智.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与管理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4):54-55.
        [2]齐天.高速公路工程路面垫层的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20(25):78-79.
        [3]罗岁龙.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中国建材科技,2020(05):118-119.
        [4]赵海霞.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J].低碳世界,2020(12):199-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