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景观施工与道路绿化养护管理 邢小妮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邢小妮
[导读] 摘要:城市园林景观施工与道路绿化养护的管理工作,能够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对于居民的幸福指数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陕西天润成实业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城市园林景观施工与道路绿化养护的管理工作,能够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对于居民的幸福指数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事实上,城市的园林和绿化建设能够反映出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建设理念,特别在如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至战略地位的情况下,对于该项工作的研究有较大的价值。本文对城市园林景观施工与道路绿化养护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景观施工;道路绿化;养护管理
        引言:城市发展现状与景观建设以及园林绿化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良好的园林景观建设以及道路绿化养护能够更好地提升城市整体建设质量,为人们的日常出行、居住创造更好的环境。在建设过程中,需重视园林景观施工工艺研究,加强道路绿化养护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城市建设效率。
        1城市园林景观以及道路绿化养护意义
        1.1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愿望
        城市园林景观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生活、休息娱乐场所,园林与绿化的设计,能够让人们更加贴近大自然,感受自然的魅力。园林艺术将自然和建筑物融为一体,让人们在城市生活中也能找到自然的栖息地,充分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回归原生态的愿望。
        1.2保护生态环境
        城市的园林与绿化建设能够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绿化面积的扩大,供氧量提升,对于二氧化碳有一定的吸收,能够使得温室效应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在各大城市做好园林景观以及道路绿化工作,势必能够对于全球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1.3改善城市生活环境
        城市相对而言,工业发展较迅速,人口密集,相对而言污染较严重,空气质量不高,在我国国内的许多地方,会因为城市污染问题而出现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雾霾等。做好城市的园林景观,道路绿化的养护工作,能够使得空气质量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吸收污染物,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改善城市的生活环境,使得城市的宜居性能够有较大的提升。
        2城市园林景观施工要点
        2.1技术管理要点
        城市园林景观的施工会涉及到多种技术以及配置,相关人员进行施工时需要根据有关部门的要求合理的施工计划的规划,并且将其作为施工的依据。作业人员需要较好的掌握施工植被的地理环境、生活环境要求,深入了解植被面对的状况以及生长习性等。例如,乔灌木的栽植上,有孤植、对植、行列栽植等的区别,孤植主要是针对乔木的孤立栽植类型,是孤立树,主要是构图艺术上的需要,外观上繁茂、雄伟,并且在栽植上还有自然式的进口栽植以及诱导栽植的区别。行列栽植则主要适应于树冠体型比较整齐的树种,并且行距间距也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乔木一般间距在3m~8m,而灌木间距则是1m~5m,林带可以是单纯林也可以是混交林,需要视其功能效果而决定。
        2.2材料管理要点
        园林景观需要能够反映出城市的文化底蕴,当前的施工项目中,在材料选择上应当严格的按照国家的规定,严控质量的关卡,选材这一环节对于园林景观施工建设而言也十分的关键。在供货商的选择上,需要检查其合格证、质检报告等齐全齐备的情况,还要明确规格等是否与施工的标准相匹配。此外,每一道工序的检验和管理也相当重要,需要尽量减少外部的干扰因素的影响。例如,在乔木的种植上,较大的枝条需要绑扎后在绿化带中堆放再利用卡车托运,细小的枝条也应当清扫运走,必要时可以使用绿化机进行粉碎处理,将残渣作为土壤肥料利用起来,树穴开挖或者运输中的零碎土壤,可以利用彩条布铺设倾倒的位置。
        2.3提升植物存活率的要点
        园林景观施工的核心就是各种植物的利用,要想使得景观的欣赏价值得到充分体现,那么植物的存活率也是相当重要的考虑因素。

由于植物初始环境不同,施工要注重养护工作,全面管控选苗、运输检测等工作。综合内外部各项因素,定期进行施肥、病虫害处理、合理化的浇灌措施等,让植物的存活率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例如,在苗木运输中,较容易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摆放整齐的同时,还需要使其梢部向后、根部向前,适当的草垫铺设也能够对根部有一定保护作用。长距离运输时,需要进行喷水处理,种植后的防雨排水工作也应当严格落实。
        3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建议
        3.1整体性措施
        (1)土壤的改良。土壤对于城市的绿化植被意义重大,如果没有合适的土壤,植被将难以存活。所以,进行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的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对于土壤进行适当的改良。一方面,需要对于酸碱度进行测量,平衡土壤酸碱。另一方面,根据酸碱情况,适当的进行酸碱性的植物匹配,即如果土壤呈现碱性,则可以种植酸性的植物去中和。
        (2)养护管理制度的完善。景观良好状态的保持需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也需要有合适完整的标准,需要严格的制度促进道路的建设,使得绿化周期能够得到延长,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及时有效的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使得管理效率得到提升。
        (3)加强人员的培训考核。园林景观有了更强的技术作为支撑,新的工艺也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对园林景观施工的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能力还是素质都需要能够适应于当前新的工艺和技术,具备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园林建设的理念和技术的学习需要不断更新,才能在整体上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和水平。因此,对工作人员进行适当的绿化养护知识的培训,使其技能得到提高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还应当科学的进行考核和设计规划,每天的绿化保养工作都需要妥善记录,保养手段的采取也应当由管理人员进行考察。定期对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以及测试,使其保养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此外,城市绿化的责任意识的培育也不能落下。
        (4)因地制宜的整体规划。园林景观的设计与施工是需要一个系统整体的过程,不能单独考虑美观,也不能仅仅考虑部分的美观,需要从植物的适应性、存活率以及城市的规划建设,园林对于城市的意义和作用等,整体的角度出发,进行施工的规划和设计,以免不必要的浪费,甚至导致对环境的负面作用的情况出现。
        3.2具体管理流程
        (1)施工。先由施工人员进行土壤的土质厚度的判断,检测土壤内的杂质和酸碱度情况,然后对于土壤济宁改良,各项参数都应当具体,并且结合实际分析。让土壤的肥度和酸碱度等满足运作条件,如果实在难以改进,可以应用其它土壤。
        (2)绿化。绿化主要是植被的移植问题,移植需要采取适树适栽的原则,需要了解树种的生态习性以及其适应能力等,最好有成功移植的先例。此外,考虑移植地的局部小气候,可以适当的突破原有的环境局限性,但总体需要满足其生长发育的基本要求,地下水位的控制对于移植问题也十分关键。
        (3)养护。养护工作需要一定力度的投入,正确的养护方法的采取对于养护工作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在支撑环节上,在大树种植后应当立即进行固定,正三角桩的采用最有利于树体的稳定,支撑点在树体高度的三分之二处最佳。在控水工作上,第一次淋水在10d左右再开穴浇水,日后则根据土壤情况进行选择,一般是10d~15d,喷水上应当及时进行保湿,遮荫需要建蓬,使得遮荫度能够在70%。施肥频率一般为半月一次,早晚喷洒,浓度在0.5%~1%左右,同时需要定期松土以此有效避免土壤板结。
        结束语
        城市园林景观施工以及道路绿化养护工作的开展符合当前的生态文明理念,对于城市的生态建设以及绿色中国建设的推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绿化建设需要有恰当的方法。目前,新技术和新工艺层出不穷,对应需要有新的方法的适应,对其的研究还可以进一步拓展。
        参考文献:
        [1]谭学红.城市园林景观施工与道路绿化养护管理探究[J].现代园艺,2020,43(12):177-178.
        [2]许宾鹏.城市园林景观施工与道路绿化养护管理探究[J].花卉,2018(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