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朱标飞
[导读] 合作是人们间互相学习的重要形式,也是人们生活所不能欠缺的部分
        朱标飞
        海口市琼山区龙塘中心小学  571149  海南海口
        摘要:合作是人们间互相学习的重要形式,也是人们生活所不能欠缺的部分;小组合作学习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目前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状况,联合教学实践,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措施加以探究,希望经过分析与探讨,可以给广大语文老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前言:小学语文中,老师应该合理安排学习环节,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留给学生充足的合作空间与时间,组成课堂教学中思维含量的提升。但是小学生在课堂中还没有养成这一习惯,表现在习惯于独立思考并自己处理问题、团队合作意识不高、不懂得如何合作。另外,部分老师并未认识到小学合作学习的关键作用,不愿因花费太多时间开展合作学习,使得学生并未养成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一、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积极影响
        1.合作小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性
        学生积极性在小组合作中,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获得很大提升,有利于促成学生的积极思维。老师在讲堂上给出问题,使用小组合作方式处理问题,每位同学都认真阅读本文,在课文中寻找依据。学生经过思考和解读,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课堂会更有生命力。
        2.有利于学习展现自我,提升学习自信心
        以往的教学方式大多是老师在讲解,同学们很少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在合作课堂上,学生在小学中积极讨论,小孩子都喜爱表现自我,在合作过程中,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角色,在课堂上有表现的机会,从而得到别人的欣赏,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3.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在合作课堂中,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很高,课堂气氛十分融洽。而在以往课堂上,只有几个学习好的同学经常发言,别的同学只是坐着听讲,课堂氛围不活跃。而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表达欲。
        二、小学语文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形式性强,效果不佳
        小组合作学习是创设高效课堂,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形式,在课堂上表面小组交流中出现闲聊的现象。导致优秀学生讲,学困生听讲的局面,小组中每位成员没有均衡的表现机会,课堂成了优秀学生和活跃学生的舞台,小组成员依据停留在独立学习的状况中,并未达到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的作用,丧失了合作的意义。
        2.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不高
        建立小组合作学习不但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处理问题,提升学习效率,更是要在合作中培育团结互助,互相关爱,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让他们学会聆听、学会表达和尊重、但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忽视了小组的教育意义,只看重小组合作成果的展示,轻视小组沟通的结果的展示,以及小组交流过程的引领。在组内经常有后进生不参与讨论,不愿意回答问题以及优秀学生只表达自己,没有充分帮助他们的作用。这些情况不但降低了合作学习的实际效用,也限制了小组学生的长期发展[1]。
        3.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标准单一
        一个健全的教学系统不能离开评价,教学评价是检测教学质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合作学习的指挥使。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有效性,完善性将影响学生合作积极性,老师在合作中有自己的评价方式,但却过多看重合作成果的评价而轻视对合作过程的评价;重视对课堂学习评价而轻视合作习惯的引导。使得评价只强调主旋律,使得评价体系不健全,评价标准单一,不能有效发挥评价的激励用处。因而应该不停健全评价机制从而更好达成以评促学的目标。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措施
        1.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的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中,若课堂教学的重点只靠学生自己体悟,极有可能体悟不深,领悟不透。唯有经过“小组合作学习”,才有可能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达成教学目标。比如在学习《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一文时,在质疑问题中,学生觉得“奇迹改变了自己的模样”这句话很难理解。特别是,这是本课学习的难点。因而,教师引导学生对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事先,要安排多项不同层次学习任务,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取自己喜欢的内容比如让他们寻找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变化,从而加深对本文的理解。可以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内容一定要认真设计,需要时应该适当做出调整,这样才有助于对重点问题的突破[2]。
        2.小组合作过程悉心引导
        老师悉心引导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对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有的小组会遇到一些疑惑和问题,导致合作学习无法正常进行或是效果一般。这次需要老师悉心引导,它可以弥补预设得不够,甚至让课堂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诗歌创编”教学内容的引导中,意外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四节小诗歌恰好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有密切关联。因此,在每个小组汇报完后,临时决定将世界诗歌串联在一起,就此,一首完整的适合应运而生了。这时,我看到同学们的脸上漏出成功的喜悦。
        3.进行适当的合作评价
        怎样让合作学习持续、有效最终构成一种稳定的学习习惯,要对合作学习进行有效评价。首先,进行小组自评,让学生对自己小组在合作中的表现评价,提出优化建议。如一节课中组员参与情况、互动秩序、学习结果等方面的自评。其次,老师评价,老师应该看重过程性[3]。
        4.发挥合作功能,掌握合作学习机会
        发挥合作功能,应该做到预习合作,课堂合作和课外拓展多个环节。课前预习可以将其老师教学负担的用处,课前预习能够降低老师教学负担,淡化教学负担。在碰到问题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去合作,这样可以让学生集合小组共同的思考去弥补单独思考不通的地方,提升探讨乐趣,让创新思维获得培养。课外拓展合作,使用双休日聚焦在学校学习,检查作业的方式。由成员小组相互检查,找到错误,接着由小组组长检测也可以让每位小组组长合作检查。学生间检查能够构成一种竞争的学习氛围,在共同进步中个人也获得了发展。
        5.明确课堂教学过程中角色和学习目的
        小组合作这一学习方式属于分层教学观念的重点体现,并且也是以学生为重点。老师在学习各个小组设计学习的探究任务过程中,要带着有针对性和层次性,从浅入深的原则。比如在对“吃井不忘挖井人”一课中,老师可以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设计有难度的创新性和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对有关问题加以充分思考,思考挖井人说的是谁,不忘挖井人中的人又指的是谁,课文重点给我们一个形式的人生启发,对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而言,老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从形象思维过渡成抽象思维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相互分享心得和感受时,由形象的思维过渡为抽象思维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互相分享心得和体会时,可以让学生在互相分享心得和感受的时候,能够更深层对语文的文化知识加以了解和把握,培育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组织学生对一下问题的探讨,如,清楚井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用处等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让师生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促成学生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被更多教育工作使用在课堂教学中,虽然获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因而任何一种教学的实施和运用都需要大家一同探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庄倩.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6):78-78.
[2]谢亚端. 自主参与,合作交流——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探讨[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7):0023-0023.
[3]王启锋.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讨[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 000(028):P.1-1.
        【作者简介】(朱标飞),1982年9月,男,汉族,海南省海口市,大专学历,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