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招标管理当中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李国娇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机电设备在日常生产和生活当中被运用的概率越来越高。
        中铝招标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机电设备在日常生产和生活当中被运用的概率越来越高。随着 《招标投标法》的施行,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招标的方式进行机电设备能够节约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质量。在电气设备采购中实施招标管理对于节约交易成本、提高采购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气设备;招标;管理
        所谓电气设备招标,是指电气设备采购人事先提出货物、工程或服务采购的条件和要求,邀请众多投标人参加投标并按照规定程序从中选择交易对象的一种市场交易行为。广义的电气设备招标包括招标和投标两个基本环节。前者是招标人以一定的方式邀请不特定或一定数量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投标;后者是投标人响应招标人的要求参加投标竞争。电气设备招标是电气设备采购的基本方式,决定着招标投标的竞争程度,也是防止不正当交易的重要手段。在当前设备招标采购日趋规范化进程的背景下,研究电气设备招标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机电设备招标管理存在的问题
        1、招投标管理体制问题。近年来,我国颁布了《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实施办法》法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国家招投标操作。目前我国现行的招标管理体制却是由多个部门分别管理的,这种情况在我国形成了一种多头管理现象。多头现象的出现对于资质认证工作来说将会造成不小的混乱和麻烦,同一个招标机构想要获得招标资质,则必须向多个部门提交申请,才能开展多个领域的招标业务。这种现象无疑给招标单位的工作增加难度,大大降低了招标单位的工作效率。
        2、机电设备招标管理中资格审核问题。资格审查是招标操作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常包括资格预审和后审两种审核方式。资格预审就是指在开标前,对投标单位的资质进行预先审查,排除资质不符合的单位。这种审查方式主要被运用在技术含量高但是对于产品的标准和规格却不太明确的重要机电设备招标当中,这种招标往往需要更高的条件,对生产厂商的要求相对来说也比较高。资格预审能够帮助筛选符合的投标单位,缩短评标时间,节约招标费用。但是,由于开设了资格预审环节,招标时间也会相应地拉长。资格后审是指在开标后对投标企业的资质进行审查。这种审查方式普遍被运用于技术含量不高、标准统一的机电设备招标当中。资格后审能够缩短招标过程,增强投标竞争性,但相应的社会成本也会增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倾向性招标条款。
        3、从事机电设备招标人员问题。实际招标过程中,负责编制招标文件、主持招标全过程的人并不是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多是通过招标代理人员完成。招标代理人员可能对招标操作流程比较熟悉,但是对于机电设备的专业知识却存在着很大的欠缺。同时,目前我国大多数机电专业的技术专家普遍年龄偏大,虽然具备丰厚的专业知识,但是对于市场的敏锐以及新技术动向难免会表现出一定的迟钝,影响最终的评标结果。
        4、评标、定标缺乏科学性。在机电设备招标过程中,除了资格审查外,开标评标定标都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其中,评标、定标则是最终确定中标单位的重要环节。国家规定,评标定标过程必须具备公平、客观、科学、准确等特性。因此,招标单位在评标、定标环节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评标方法。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评标、定标方法缺乏科学先进性,大多数招标单位确定中标的标准都主要是以投标单位的报价为主。这种评标方式缺乏科学合理性,在评标过程中,或是定量因素较多,或是定性因素较多,往往在开标后可能会存在一定争议。另 外,一些专家可能在评标过程中存在差错,招标监管机构也很难发现实质性的证据,无法纠正。


        二、加强我国电气设备招标管理的建议
        1、健全法制,强化监督,杜绝电气设备招标过程中的腐败和寻租以制度创新抑制腐败和寻租,就是要建立这样一种制度,它加大寻租者的成本,减少寻租者的收益,使寻租的净收益小于合法寻利的净收益。在电气设备招标领域要全面有效地抑制寻租,就要形成经济人不能为、不敢为、不必为、不愿为的制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减少官员的自由裁量权,将竞争机制引入行政管理领域,用招标投标制度改革过去的审批制和暗箱操作,从而将寻租过程公开化,使经济人无租可寻;另一方面在招标投标领域加强有效监督,加大惩罚力度。对招标人,一旦发现腐败行为,即予以严惩,使其身败名裂,前程尽毁。在杜绝腐败与寻租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法律的作用。法律由国家机关保证实施,是最强硬的制度。
        2、健全电气设备招标代理机构,完善招标代理服务。首先,积极创造电气设备招标代理机构发展的外部条件。招标投标管理部门,要充分运用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介绍招标代理对规范电气设备市场交易行为、提高招标投标质量、扩大招标覆盖面提高投资效益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让更多的人从认识的误区中走出来,变误解为理解,变“阻力”为“助力”;其次,加强招标代理机构的自身建设。一方面要多层次、多渠道培养招标代理人才,并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和资格认定,做到不培训不上岗,不持证不上岗,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在代理过程中坚持原则,主持公道,不循私情,廉洁自律,以良好的信誉和形象赢得业主及社会的信赖和支持。
        3、克服电气设备招标的多头管理,提高招标管理效率。为避免多头管理体制的弊病,消除部门利益对招标的不利影响,提高招标投标的效率,要加强跨部门的协调,可考虑建立各个管理部门的联席会议制。长期来看,则要将立法部门与执法部门分开,防止个别部门运用其立法权力,为本部门寻求权力与利益。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机构调整,待时机成熟,可考虑成立一个专门机构,将现在分散在不同部门的招标管理职能与人员划分这一新的机构,统一管理全国的招标投标活动。
        4、电气设备招标管理。首先,在电气设备招标项目管理上实行流程式管理。将现有业务操作程序进行整合,整理出一套符合现行管理要求的招标工作程序,将管理目标和管理要素明确化。为确保执行,开发建设出一整套功能齐全、操作简便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实现过程管理。通过以上几部分的工作,可以基本实现招标项目动态管理,可以在任何时点对招标项目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保证了项目操作质。其次,建立风险责任制度。要求相关业务人员签订《商业秘密保护协议》,对从事业务过程中知悉的客户资料、项目资料予以严格保密。同时设立了风险责任基金,明确责任范围和理赔幅度,增强人员的工作责任心。第三,建立起培训考核机制。对电气设备招标业务工作的需要,定期就国家有关招投标政策法规、招投标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经管外贸知识等专题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讲授。通过培训较为集中地解决业务操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同时,对业务人员工作实绩进行季度、年度考核,以便及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招标投标必然会在各种货物及工程等方面普及,发展前景巨大。机电设备是技术性和专业性相对要求较高的产品,在采购过程中,采用招标方式不但能够更好地保证机电设备质量,同时还能降低成本。因此,业主更应该充分了解机电设备招标管理和操作过程,掌握招标的具体过程,完善招标人员配置,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程序,采用合理的评标方式,从而保证中标单位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朱一仁.机电设备招标管理及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 [J]. 工程技术:文摘版,2019,5(12).
        [2]黄生成.浅谈机电设备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3(4).
        [3]付圣元.浅谈电仪设备招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工程技术:全文版,2019,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