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公路联网收费管理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100
摘要:作为较为复杂的项目,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存在大量交叉施工内容,这使得施工管理很容易出现问题。基于此,本文将简单分析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标准化施工管理问题,并深入探讨施工管理优化对策,希望研究内容能够给同类工程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词: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标准化施工
前言: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工程多存在工期紧、任务重等特点,处于项目后期阶段的机电工程很多时候存在较为紧张的施工时间,具体施工很容易在精细化、规范化等方面存在欠缺。为尽可能保证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施工质量及效率,标准化施工管理的科学开展必须得到重点关注。
1.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标准化施工管理问题分析
1.1缺乏标准化施工意识
作为高速公路工程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附属工程的机电工程长期未得到应有重视,这种重视缺乏情况在当下仍广泛存在。在“重土建、轻附属”认知下,建设、施工单位在机电工程方面均弱化了标准化施工意识。虽然近年来机电工程标准化施工管理开始引起业界关注,但由于投入资金不高、科学管理方法缺乏、人才和技术支撑缺失,标准化施工理念推广、标准化施工管理推进仍受到严重制约[1]。
1.2管理人员及制度存在不足
受专业管理人员缺乏、施工管理规范性不足等问题影响,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标准化施工管理往往难以有效开展。未设置专业岗位在我国高速公路机电工程中较为常见,借调或临时人员,受经验、精力等方面影响,机电工程管理的有效性无法得到保障。受人才稀缺影响,施工过程的专业化指导、施工内容的专业化管理很难实现。由于标准化施工管理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领域长期未得到重视,使得该领域的成熟管理制度未能形成,如统一的质量标准文件、成熟的管理体系,标准化施工管理因此缺乏依据。由于施工管理规范性不足,施工人员的行为在机电工程施工中无法得到有效约束,对施工效率、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方面带来严重负面影响。此外,机电工程设备的检测规定、标准化施工管理指南、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不成熟的情况也较为常见,部分企业虽然建设有相关制度,但这类制度很多在执行力度方面存在欠缺,无法有效落实[2]。
1.3材料和设备质量问题
材料和设备质量问题主要在进场环节较为常见,如重视程度不足、制度健全、人员配备不足、落实制度不严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对机电工程的整体质量影响较大,对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运营的安全性等影响较大,而且高速公路一旦通车,后期整改即划入涉路施工,给运行养护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和成本支出,难度较大。
1.4交接问题
交接相关问题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标准化施工管理工作中较为常见,如划分不明确的设计界面、衔接不统一的交叉专业设计、不规范的界面施工、衔接不规范的交叉专业工序、提交滞后的机电施工界面、机电承包商进场施工滞后等,这类交接问题对施工及管理带来的影响较为深远。
2.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标准化施工管理对策选择
2.1提高思想认识
为做好机电工程标准化施工管理工作,需首先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打造标准化施工氛围,真正将高速公路土建工程与机电工程放在同等位置,机电工程的定位提高应在管理体制上得到体现。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可针对性开展品质工程攻关行动,以此将品质工程施工理念灌输给机电工程承包商。还应做好标准化施工氛围营造,保证标准化施工的常态化,真正成为一种理念、一种习惯,标准化施工管理的基础将由此夯实。
2.2做好人员及制度管理
为解决上文提及的管理人员及制度问题,标准化施工管理还应做好人员标准化管理,这一管理需设置专职管理人员,并做好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以此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其岗位稳定性也需要设法进一步强化。此外,还需要设法发挥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的管理效能。对于专业劳务队伍,施工单位必须强化对其的施工管理,保证施工工艺和标准能够在机电工程中严格落实,真正做到安全施工、按图施工、文明施工。同时,还需要科学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并结合同类工程经验和工程实际情况,针对性制定机电工程项目标准化实施细则及指南,以此实现施工工艺标准的完善,辅以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施工工艺管理即可做到有据可查、有规可依。
2.3做好材料和机电设备进场检测工作
为加强机电工程的施工质量的控制,必须严格控制原材料和机电设备进场检测这一环节。电缆、光缆、硅芯管等材料是整个机电工程完工后系统可靠、稳定和可用的关键基础,支持机电系统中的供配电、通信两大系统,施工过程中往往还涉及隐蔽工程检验验收环节。机电设备整机的采购安装都有2~5年的质保期,但设备的质量关系到后期数据采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一旦故障,势必影响到数据的整体质量,甚至可能影响高速公路运行秩序。因此,必须从建立进场报验制度、配备专业人员、严格落实及监管等方面做好材料和机电设备进场检测工作。
2.4开展全过程标准化施工管理
为做好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标准化施工管理工作,可结合图1所示流程开展全过程标准化施工管理,具体可从设计、原材料、工序衔接、质量、验收等方面入手。
图 1 全过程标准化施工管理流程
在设计管理方面,需基于常见问题和机电工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设计标准,实现施工源头控制,如保证土建工程与机电工程在设计层面做好内部衔接,开展遵循“一张图”理念的预留洞室、消防管道、电力通信管道、机电外场监控、交安设计,各系统交叉界面需同时在一张设计图中实现对冲突的集中体现;在原材料管理方面,需从原材料准入制度的严格建设入手,并设法完善机电产品的应用评价和检测体系。通过系统性分析和统计机电产品的优点、缺陷、性能,科学建立机电产品的全过程管理体系,体系需涉及入围标准、质量跟踪及使用评价等内容,在机电设备设施数据库的支持下,即可开展高水平的机电产品选型,标准化原材料管理也能够同时实现;在工序衔接管理方面,需关注交叉界面理清,明确机电工程不同工序的移交标准和衔接次序,工序交接流程也需要同时制定。对于向机电工程移交界面的其他专业,需科学编制界面移交验收表,并由接收方、移交方、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四方负责验收,需要在确定符合标准后签字,以此规避互相推诿责任、后期界面模糊等问题出现;在质量管理方面,需从信息化进度管理入手,提升机电工程施工效率,同时做好针对性的专项检查、专项行动,强化对机电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督。首件工程、培训学习、精细化施工、标准化施工图板也需要得到重视,以此发挥样板引领作用、强化施工业务现场指导,标准化工艺的班前5min交底、“7S”现场施工标准的落实也需要得到重视;在验收管理方面,应专门成立贯穿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化施工验收小组,以此结合标准化要求对各个分项工程的各个工序进行严格验收,小组应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项目公司联合组成,并贯穿招标、设计、交工等工序。对于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必须保证整改按时完成,全过程标准化施工管理可由此更好服务于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建设。
结论:综上所述,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标准化施工管理需关注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做好人员及制度管理、开展全过程标准化施工管理等内容,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标准化施工管理路径。为更好服务于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建设,持续性的技术创新探索、奖惩措施的科学选用同样需要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汪桂军.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施工管理[J].居舍,2021(08):118-119+135.
[2]刘光雄.福建省高速公路机电工程项目综合管控平台[J].中国交通信息化,2021(02):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