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云碧
西昌市蓝天幼儿园
摘要:食育在于对幼儿的饮食习惯进行有方向性的调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多种均衡的营养,然而他们没有自我思维意识对自己的饮食偏好进行调整,因此幼儿教 师的引导帮助对幼儿的饮食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如何通过食育帮助幼儿饮食习惯的养成提出了3点重要联系。首先教师可以将趣味性较高的游戏与食育相关的内容相融合,从而提高幼儿对于食育内容的兴趣;其次,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家长参与到食育过程当中,家长可以在家中和孩子一起制作并食用健康食品;可以将食 育和幼儿的日常生活习惯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食育课程;教育价值;游戏;家园合作
引言:食育指的是幼儿教师通过有针对性调整幼儿的饮食习惯以帮助幼儿的健康与成长。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学习与食物相关的知识,帮助幼儿建立对于科学健康饮食的大致框架,并尝试将这种日常教育延伸到艺术想象力和人格培养上。本文针对幼儿教育构建了多元化的食育课程内容,不仅提出了详细的策略指导,而且还通过实践证实了食育课程的教学价值。
一、妙设游戏,形成正确认知
绝大多数幼儿喜欢在游戏中获得乐趣,因此教师可组织幼儿共同参与游戏,通过将食育相关的内容融进游戏当中来帮助幼儿渐渐形成自我的认知。在游戏中,幼儿可以闻或者品尝食物味道,触摸食物来加深对于各种食材的相关了解。在这个过程当中,幼儿也能渐渐学习到健康食品的品类和特性,从而喜欢上健康食品。教师也可以将健康食物相关的内容融入到游戏当中,从而为幼儿讲授一些关于饮食方面的小知识。比如说:一些幼儿以鱼肉有腥味而拒绝吃鱼。针对这个问题,教师首先可以给幼儿普及一些鱼对于人体健康成长的价值,然后组织幼儿进行相关的游戏。如以“美食鲶鱼汤”为游戏主题,先告诉幼儿:“一条欢 蹦乱跳的鲶鱼跳进了锅里,形成了美味可口的鲶鱼汤”,然后让幼儿围成一个圈子,扮演小鱼,中间放一个凳子,当成是锅,大家围着凳子转圈儿,最后喊“停”的时候,看谁能快速反应,跳到凳子旁边坐下,谁就是胜利者。这个游戏不仅能够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而且教师还能在游戏结束后引发幼儿进行进一步思考:“鲶鱼汤里的鱼都是欢蹦乱跳的鱼,是不是很新鲜呢?”幼儿回答:“很新鲜。”“新鲜的食物是不是会更好吃,更有营养呢?大家现在想不想吃鱼呢?”幼儿回答:“想吃。”这样一来就能够让幼儿非常直观地感受到食物的健康,并吸引幼儿去主动品尝健康美食。一些对人体健康并无好处的食品往往能够刺激人们味觉、嗅觉的效果,从而引起幼儿的食欲。 然而,大多数健康食品并不具有这样吸引人品尝的特点。如果将健康食品和游戏融合在一起,就能强化幼儿的视听,让幼儿感受到健康食品的好处,这样幼儿就能更好地形成对于健康食品的认识。
二、家园合作,悦纳健康食物
很多幼儿在幼儿园中可以接受健康的饮食,但是在家中却会偏食、挑食。这是因为一些家长对孩子过于宠溺,纵容孩子吃了太多的零食等。
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当与家长加深联系并多多沟通,建议家长应当在家中和孩子一起制作并食用健康的食物。这样就能起到家园合作的效果,能促使幼儿接纳健康食物。为避免幼儿大量食用油炸食品,教师可联系幼儿的家长,让家长带着孩子参与到“一起种 蔬菜”的活动中。家长可以利用花盆来种植小辣椒、葱、蒜,利用筛子进行无土栽培,尝试发绿豆芽、黄豆芽。幼儿也可以参与到活动中,并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种植笔记”,用录视频的形式录制下自己的种植经历,尤其要记录下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如有的幼儿发现种植的辣椒花上长满了黄色的小蚜虫,就要家长一起思考该如何消灭蚜虫。最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收获小辣椒、绿豆芽等食物。吃到自己参与种植的食物,幼儿会有更大的食欲。教师可鼓励家长和孩子讨论一下品尝后的感觉,如有的幼儿说:“我觉得今天的黄豆芽特别新鲜,而且很嫩,和菜市场买的不一样,不会有一种药水的味道。我觉得特别好吃。” 作为家长应当对孩子起到榜样作用,首先自己不能偏食,其次可以在亲子活动中融入和健康饮食有关的内容,如和孩子一起制作健康食品,和孩子一起阅读有关的绘本读物等。这些方法都有助于幼儿增强食欲,爱上健康 食物。
三、参与实践,拒绝挑食偏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营养教育的展开不能脱离幼儿的实际日常生活,通过日常行为的方向性引导对幼儿身心发展和规律进行指导,从而培养幼儿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教师可以将食育和幼儿的一日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幼儿思考在午饭时要怎样就餐才是良好的饮食习惯。例如,在组织幼儿进行午餐的过程中,很多幼儿比较排斥蔬菜,他们觉得蔬菜味道太过清淡,然而却非常喜欢吃肉,尤其是精肉。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组织幼儿进行了互动讨论,给幼儿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幼儿看到食物如何转化为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如蔬菜中有纤维素和维生素C,是人 体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多彩的多媒体课件让幼儿产生 了浓厚的兴趣,认识到每一种营养物质都是十分重要的。此后可组织幼儿进行讨论:“有的小朋友不喜欢吃蔬菜,那么大家想想看会怎样呢?”有的幼儿说:“不能吸收纤维素和维生素C。”“那么结果会怎样呢?回忆一下刚刚看过的视频?”幼儿回答:“身体会变差,缺乏免疫力,会生病,皮肤会变差……”这样幼儿就认识到了偏食的严重性。在午餐时间,教师应密切关注幼儿的行为,当发现幼儿有挑食和偏食的现象时,要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分析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这样也能让幼儿的认识逐步提高。
结束语:结合以上论述,本文认为食育对于幼儿身心健康 发展以及未来的健康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很多幼儿都多多少少存在饮食不健康的问题。作为幼儿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教师应当将食育课程作为教学中的重点,帮助幼儿形成对食物正确的认知,从而帮助幼儿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参考文献:
[1]苏雪婷.幼儿园食育课程的教育价值与指导策略刍探[J].成才之路,2019(7).
[2]王剑虹.食育,舌尖上的未来——幼儿园开展食育的价值追求及实施策略初探[J].好家长,2018(11):57-57.
[3]刘瑞.幼儿园食育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000(03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