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趣味性教学模式探索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李菊红
[导读] 幼儿美术以其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激发幼儿心智

        李菊红
        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曲家庄幼儿园 ,山东省青岛市,266105
        摘 要:幼儿美术以其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激发幼儿心智,提升幼儿参与兴趣,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综合幼儿心理特点,了解幼儿心理需求,才能构建趣味性的美术课堂,本文主要探究幼儿园美术趣味性教学模式。
关键词:幼儿园;趣味性美术;教学模式

前言
        幼儿园美术趣味性教学是基于幼儿心理特点所设置的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幼儿想象力,提升幼儿参与性有着实际的作用,幼儿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在绘画过程中缺乏耐心,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入趣味因素,灵活的应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并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构建趣味性美术教学模式。
1 趣味性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应该以趣味为教学前提,才能充分的激活幼儿的参与性,让每一个幼儿都可以投入到美术实践活动中,从而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趣味性美术教学模式有利于构轻松的、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幼儿放松紧绷的神经,全身心的投身到活动中,从而激发幼儿的思维和美术想象力[1]。同时,趣味性美术教学模式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幼儿年纪小,好动活泼,难以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于一件事,趣味性美术活动可以很好的带动幼儿,让幼儿紧随着教师的步伐深入探索美术世界的乐趣,从而在活动中获得成长和提升,趣味性美术活动具有强烈的导向性作用,相比直接的授课,教学效果翻倍,可以更好的影响幼儿的自身发展,激活幼儿美术兴趣。对于幼儿来说,无论是哪种活动都是在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美术趣味性活动以其直观的、形象的、生动的、多样的构图深深的影响着幼儿,指导幼儿可以更好的探索世界,了解生活,从而获得成长。趣味性教学模式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还在真正的落实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丰富的美术元素中选择幼儿喜欢的内容,设计美术活动,从而提升教学水平。
2 现在幼儿园趣味性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盲目追求趣味性
        现在,当前的幼儿园趣味性美术教学中存在着明显的问题,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过于追求活动的趣味性,反而造成教学活动目的弱化的现象,一些幼儿园教师对趣味性美术教学的认识不足,在实践过程中,主要让幼儿以玩为主,忽视了美术教学的真正目的,幼儿往往在学习后没有学到有用的美术知识,也就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如一些教师设计的活动有看视频、玩游戏等,活动设计与最初美术趣味性教学目的相悖。
2.2 选择的美术内容单一
        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选择的美术内容很多,如手工制作、绘画、泥塑、剪纸等等,形式多样,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为了节省时间,降低操作难度,往往只选择一些相对较为容易的美术内容设计活动,长此以往,很多内容都是重复的,降低了幼儿的兴趣,也使得美术内容趋于单一化[2]。美术是创造性的艺术,需要多样的内容进行碰撞,才能产生不一样的火花,进而提升课堂趣味性,教师应该合理的应用各种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2.3 教师教学能力不高
        趣味性美术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有更高的专业素养,拥有丰富的美术知识,然而现在幼儿园阶段的教师虽然自身专业能力可以过关,但是没有对教学能力进行针对性的提升,构建趣味性的美术课堂时还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的方式,同时对于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美育进行创新就照搬,影响了新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
3 幼儿园趣味性美术教学模式探索
3.1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美术教学中,以激发幼儿的创造性为基本目的,教师应该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幼儿处于轻松的环境中充分的发挥自我的想象力,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与幼儿进行融洽轻松的互动,使得幼儿保持身心轻松和愉悦,从而可以全身心的投身到幼儿园美术活动中。

同时,教师应该充分的发挥自我语言的影响力,利用活泼、灵动的声音减少幼儿的压力感,用轻言细语鼓励幼儿,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得幼儿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当前,教师也应该适当的把控课堂的纪律,促使美术活动顺利的进行下去,适当的加强引导力度[3]。例如,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指导幼儿画一幅春天的图画,在绘画开始前,教师可以念一首关于春天的儿歌,用轻柔的语言描绘一幅春天的动图,并指导幼儿与教师一起读,从中感受春天的气息,一首春天的儿歌,使得课堂氛围更加的轻松,然后教师再指导幼儿开始绘画。
3.2创设故事情境
        幼儿园美术教学中,教室应该丰富教学内容,合理的利用不同的教学资源,创建趣味性美术课堂,教师在美术活动中,可以选择多样的美术内容,如剪纸、手工制作、绘画、泥塑等,不要因为操作性较难而放弃落实,丰富多样的美术内容的可以作为美术课堂的选择,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根据教学规划进行选择,进行穿插教学,不要一直选择一种美术内容,同样,不同的美术教学内容,可以利用不同的教学资源,丰富其内涵,并采用情境的教学方法,使得美术教学变得更有趣味性。例如,在手工制作时,教师可以让幼儿用牛奶盒制作自己喜欢的小房子,指导幼儿从家里提前带一到两个牛奶盒,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创设趣味性的情境,引导幼儿深入情境中,获的手工制作的灵感,然后开始创作,情境如下,小松鼠和松鼠爸爸妈妈在同一座房子里住,过了几年,小松鼠长大了,爸爸妈妈都说:“孩子你长大了,应该独立生活了”,可是小松鼠却哭着说:“爸爸妈妈我不想离开你们,而且我也没有房子”,爸爸妈妈鼓励小松鼠说:“你可以自己造一座房子”后就将小松鼠送出了门外,小松鼠不会造房子,他找了又找,没有人愿意帮助它。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小松鼠吗”,通过情境,引发幼儿创作兴趣,通过鼓励,让幼儿利用牛奶盒制作一个独特的房子。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能够吸引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可以在趣味性的教学的环境下完成手工制作,从而激活幼儿想象力,使得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
3.3在美术活动中融入游戏
        教师可以将美术活动和游戏相结合,增加活动的趣味性,从而吸引幼儿参与,且游戏符合幼儿爱玩的天性,教师可以灵活的将各种游戏活动融入美术实践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完成美术创作,游戏与生活息息相关,游戏可以反映幼儿的活动轨迹,是一种真实生活的再次呈现,可以充分的提升幼儿的参与激情。教师可以将游戏设置于美术活动的开始中,炒热美术实践活动的氛围后,指导幼儿以游戏入手,完成趣味美术创作,从而提升美术活动的趣味性。例如,在绘画商店场景时,直接绘画可能幼儿不知道画什么,教师可以指导幼儿玩“开店游戏”,通过模拟不同店家的售卖场景,构建虚拟的不同的店场景,然后指导幼儿依照刚才的游戏进行绘画,开店游戏和绘画相互融合,可以提升教学的趣味性。
3.4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多媒体可以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内容,形式不限,可以带给幼儿不同的视觉体验,利用多媒体进行趣味性美术教学的辅助工具,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带给幼儿多样的视觉感受,让幼儿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在趣味性绘画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不同类型的教学辅助资源,如音乐、视频、图片等,根据绘画教学地总体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例如,在进行折纸时,幼儿不知道折什么,教师可以利用多么提播放几个不同的折纸图片,如有纸鹤、飞机、小青蛙等,教师找出多彩的图片,刺激幼儿的视觉和现象力,幼儿看到不同颜色的图片后,会激活想象力,仿照图片进行制作,从而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4结 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趣味美术教学中,为了提升教学的效果,教师充分的利用各种资源,丰富课堂内容,结合幼儿心理特点,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为美术实践活动注入灵魂,提升课堂的趣味。
参考文献:
[1]陆丽莉. 幼儿园大班创意美术活动的教学模式[J]. 考试周刊, 2014(16):190-191.
[2]景清华. 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 吉林教育:综合, 2014(5S):128-128.
[3]马锦鹏. 探究如何提升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有效性[J]. 新课程(上), 2017(7).
【作者简介】李菊红, 1975年11月,女,汉族,山东省青岛市 一级教师,本科学历,从事幼教教学相关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