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林雅丹
[导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注重学生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以构建教育合力。
        林雅丹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城关小学,福建省 三明市 365300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注重学生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以构建教育合力。家校合作不仅有利于创设高效的课堂教学,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个生活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这一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构建有效的家校合作渠道,加强家校合作,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综合素养。
关键词:家校合作;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和认知发展的启蒙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不能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导致教学效果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有效加强家校合作,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应用网络教学,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家校合作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在家校合作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上,互联网教学平台的应用能够加强家长与教师的交流,从而使得家长和学校共同实施对学生独立学习的引导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1]。例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网络教学课程,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向学生传输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程内容独立的进行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微信、QQ等通讯软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要求家长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实施指导。家长在对学生的自学进行指导中,可以实时与教师进行交流,指导学生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教师寻求解决方法,从而为学生的自学提供更准确、精确的指导。另外,教师通过通讯软件与家长进行沟通,能够实时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掌握学生的自主学习节奏和进度,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让学生熟练掌握本节课程知识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实施鼓励策略,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
        小学阶段的学生,生理、认知发育不成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家长和教师进行充分合作,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排忧解难”,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班级中经常会出现在学习方面非常有天赋的学生,这些学生学习成绩非常好,很多家长将这样的学生作为自己孩子的标榜,以发挥“榜样”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每一名学生都有其擅长的方面,如果仅仅将“学习好”作为孩子的“榜样”,会让学生对自己的擅长领域丢失兴趣,而在学习方面追不上他人时,孩子的自信心会受到很大的伤害。所以,家长和教师要加强交流与合作,了解学生的长处,并以此为突破点发扬学生的优势,积极地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2]。例如,小明非常喜欢打篮球,但是学习成绩在班级一般。这时候,家长不要着急,更不要对小明进行批评,要利用小明喜欢打篮球这个特长,对小明进行引导,发扬其打篮球的长处。教师在数学教学课堂上,可以夸赞“小明的篮球技术好,那么数学成绩也一定能够赶上来”等,以学生的长处激励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理论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三、拓展家校合作空间,提升学生数学知识学习质量
  在小学数学课程学习中,课堂时间非常有限,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很难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课程学习目标。另外,学生在课堂上掌握课程知识之后,还需要在课下进行巩固,才能让学生灵活掌握并应用数学课程知识内容。对于此,需要开展家校合作,将合作领域拓展到“课后知识巩固”领域,通过家长、教师的共同合作、努力,让学生通过课后学习,巩固课堂学习知识内容。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布置的作业,需要家长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监督,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3]。例如,在学习完《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程后,为了让学生灵活掌握人民币的使用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堂结束时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作业内容是:让家长引导学生熟悉人民币的“换算关系”。教师可以将作业发布在学习群里,让家长对家庭作业进行配合,教师可以在群里向家长提供作业引导的方式,像“家长和学生可以扮演售货员和顾客的角色,通过“买卖”活动,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关系”等。家长可以依照教师的指引,引导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并且在家庭作业的完成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向教师进行反映,对于学生掌握不牢固的地方,学生也可以告知教师。教师通过家长的告知和反映,掌握学生对本节课程的掌握情况,并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策略,促进学生高质高量的完成课程教学目标。
        四、“面对面”交流,提升家校合作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仅仅依靠互联网等方式进行家校合作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师积极组织与家长的“面对面”交流活动,加强家长与教师的情感交流,增强教师与家长的相互信任,为提升家校合作的效果奠定基础。例如,为了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让家长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增强情感交流的同时,也为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营造了舒适、融洽的学习氛围。在家长会上,教师可以对学生一段时间的数学学习成绩、态度、表现、情感等情况,对家长做一个详细的汇报,让家长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表现。另外,家长也要将学生在家里的生活、学习情况向教师进行交流,尤其是学生在家里的情绪波动,这是影响学生数学成绩的重要因素,教师有必要详细的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通过家长会的交流方式,家长和教师互相交换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信息,有利于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全面的了解,为下一步的对策实施提供准确的依据。另外,对于此阶段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和家长可以共同商讨,寻找问题解决的对策,为学生更好完成数学课程的学习目标“扫平障碍”。总之,家长和教师的面对面交流,能够更全面的掌握学生学习、生活情况,更有助于提升家校合作效果,促进学生数学课程知识的学习。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家校合作,凝聚家校合力,共同促进数学课堂的生活化,发挥家校合作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高燕. 家校合作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J]. 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 2019(6):108-108.
        [2]张呈岗. 家校合作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析[J]. 考试周刊, 2018, 000(057):102.
        [3]肖吉华. 浅谈家校合作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 新课程(教研版), 2018, 000(004):2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