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李城
[导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需要引入合作学习模式,

        李城
        重庆市綦江区安稳镇羊角学校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需要引入合作学习模式,能够促使学生在课堂中探究、合作、互动,在此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注重合理分配学生,优化学生资源配置,构建较高质量的探究小组,另一方面需要利用探究学习活动,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        用,从而能够推动物理课程创新改革。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物理教学;合作学习
引言:在以往的物理课堂合作学习中,由于部分教师不得其法,仅在形式上搞合作学习,在实质上依然属于传统教学范畴,导致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较差,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吸纳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改良合作学习模式,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性。
1.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出现的问题
1.1课堂合作学习情况较差
从物理课堂的教学情况来看,当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由于未能进行有效地指引,导致学生在不知其然的情况下探讨,显然这种方式的效率较低,并且学生间        的合作学习效果不佳,不能起到有效的促学作用。
1.2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虽然合作学习能够促使学生“抱团”学习,但是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部分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一方面由于与其他同学差距较大,得不到参与合作讨论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课程的呈现方式单一,不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导致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2.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
2.1合理分配学生,构建探究小组
从以往的合作学习经验来看,由于小组内部产生矛盾,导致合作学习“名存实亡”的问题屡屡发生,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关注学生的特点,合理地分配学生,构建探究小组,        进而能够发挥出合作学习的促进作用,可以根据以下两个标准进行分组。一方面,需要按照成绩划分,教师可以查看上次物理测试成绩的排名,大致了解班级学生的优劣构成,然后按照“1+1”的模式进行分组,即1名优等生对应1名后进生,保证每个小组内拥有2到3名优等生,这会较为合理地分配学生资源,既可以让优等生之间互相促进,又可以让后进生拥有向优等生请教学习的机会,并且可以在物理课堂内构建“帮带扶”体系,让每名优等生帮助1名后进生,这会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另一方面,需要按照班干部划分,由于班干部本身具有较强的职责意识,如果可以担任探究小组的组长,那么会专心管理本组学生,促进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起到较好的监督作用。并且,班干部愿意主动地与教师交流,可以随时地反馈各组的合作学习情况,在课堂上积极配合教师的学习任务,这会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2利用探究学习活动,发挥合作学习作用
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探究学习活动可以有效地组织进行合作学习,既能够适用理论知识探究,又能够适用物理实验探究,从而能够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并且,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探究学习活动提供更为直观的演示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磁场》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希沃白板教育软件,利用该软件中的“仿真实验”功能,从中选择“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实验,如图1所示,虚拟化的实验台上放有螺线管、学生电源、小磁针等器材,在屏幕的正上方的黑色文本框内,拥有实验目的、原理、器材等        选项,每个选项都有相应的文字介绍,教师可以利用这些选项,帮助学生更加地了解物理实验,在屏幕的右侧拥有电源开关、敲击玻璃板、改变电流方向、显示电流方向等选项,教师可以按照“实验步骤”中的内容,逐个地展示实验现象。
如在点击“电源开关”后,如图1所示,可见小磁针的磁极方向发生改变,从北极变为南极,在关闭电源内的情况下点击“改变电流方向”,学生电源直流电的正负极会调换方向,再打开电源后,点击“显示电流方向”,会发现电流流动的方向与之前相反,并且握住通电螺线管的手的方向发生改变,小磁针的磁极发生改变,然后再点击“显示磁感线”,分别查看未改变电流方向和改变后的磁感线方向,如图1所示,可见磁感线的方向截然相反,那么在进行探究学习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该实验讲述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并且提出诸多问题,如“为什么变更电流方向后,磁感线的方向会发生变化?为什么小磁针的磁极方向发生变化?”,要求各组学生结合实验现象        进行讨论,令其深入了解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情况。并且,由于该种物理实验会通过电子屏幕显示,同时可以随意地操控,这会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有利于增强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在该虚拟实验中,左侧的工具栏里拥有“画笔”的功能,在探究学习活动中,如果教师需要特别指出某处实验现象,可以利用该功能,根据需求,选择“笔”、“方框”、“直线”等工具,在实验中划出某部分,让学生重点关注,这会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较为强调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课堂教学方式,这就需要物理教师积极完善教学方式,调动更多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能够依赖合作学习解决学习问题,逐渐地将合作学习作为常规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洪波.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研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06):34.
[2]张洪梅.新课标下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辞赋,2019(01):145-146.
[3]江新干.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引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01):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