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雷继兰
[导读] 近年来教育事业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为适应这一变化

        雷继兰
        贵州省兴仁市东湖街道兴民希望小学   562300
        摘要:近年来教育事业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为适应这一变化,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的认知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小学生的数形结合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和自我学习意识。教师更应该准确掌握小学生的学习动态,拓展思考维度,致力于在各方面培养学生,优化学生的整体素质,将终身学习作为最终的目标。
关键词:数形结合、数学教学、教学实践
        数学学习是一门抽象的思维形式,对于小学生来讲有一定难度,而数形思想就是讲复杂的数学问题,通过图像、表格、图形,结合数学思想,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直观化图像化,帮助更直观得去理解抽象概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更快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思想的渗透方法,一直是小学教师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1在教学中渗透数形思想的有效策略
        小学数学所涉及的数学问题难度大都较低,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需要将小学生课堂学习内容加以渗透来辅助学习。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例如,教师在单位换算教学中,可以合理利用数形结合思想,使学生不用死记硬背各个单位之间的换算,只记忆最基本的单位换算,比如长度单位换算、重量单位换算等,然后根据他的规律,(例如周长等于各个边长相加)在心中快速推算。
        小学生的思维多数都以直观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并不强,导致他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是,不能直观的去理解题目,找出数量关系。图形是可以帮助数学问题的,把枯燥的文字问题转化成为图像,把困难的数学问题变容易[1]。
        例如,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幼儿园排队,小明的前边有3个小朋友,小明的身后有5个小朋友,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部分同学不能理解题意,得出错误结果:3+5=8(个)。这时教师可以画出图像,让学生清楚的看到队伍是有小明前面的小朋友、小明、小明后面的小朋友组成的,理解了题目中的难点,得出正确算法:3+1+5=9(个)。可见数形思想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题目更有效率的解决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题目都具有“数”和“形”两项特征,学会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概念工具,将抽象的数据具体化图像化,不仅能帮助学生快速理解题意,提高题目的趣味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重点是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学习兴趣加强书本知识的深化。兴趣是学习动力的源泉,教师要不断加强教学的质量和创新,通过数学游戏和多媒体等形式来提高学生是谁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中和教师积极互动增加交流,加强学习成绩的同时,提升学习兴趣和实践经验。从教育的落脚点出发,充分把握学生的差异性,实现数学生活化,打破传统数学的乏味感,让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乐趣,发现奥秘,为其开拓更广阔的学习思维[2]。
        在课程教学中,更要贴和实际,适应教学发展要求的同时,还能简单易懂,将生活中的诸多素材整理分类运用于数学课教学中,这样能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学习知识,还能在课后类似场景中巩固知识,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比如可以结合比重量事件进行分析,1斤西瓜和1斤鸡蛋,比一比,哪个更重,该如何比较,将西瓜和鸡蛋通过课堂展现出来,学生通过每天对新事物的接触了解,更能消除对学习的恐惧心理,强化对数学习题的概念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当前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结合自身情况,有针对性的学习,巩固课本知识掌握课外知识。
3积极培养数形结合思想
        小学生正处在求知欲较强的时期,对新鲜事物都充满强烈的兴趣,那么教师应该把握住学生的这一属性,创新设计课堂,利用课本教材对数学知识加以延展,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更能够实际运用,收获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当前,教师必须实行科学有效的学生培养计划,深化数学思想培养,构建完整的数学教学体系,梳理知识点,让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完整的数学思维,继而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获得多角度的解题思路。对于学习过的知识,可以通过概念图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完善所学,把零散的记忆点通过数形思想梳理成系统的知识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在获取知识方面提供了保障[3]。数学学科素质的培养,一直是教育的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科目,只有将数形思想渗透于每个重要教学环节中,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科学的学习,才能潜移默化中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结束语: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理解能力,要注意发挥图像图表的积极意义,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生动化,从而帮助学生强化对题目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教学创新,将课本知识与实际教学经验相结合,寻找最适合的数形渗透策略,改变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造有活力的课堂,尊重学生的差异化,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玉金芬.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4):67-68.
[2]池立群.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融入与渗透探究[J].新智慧,2021(02):15-16.
[3]周天文.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索[J].新课程,2021(03):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