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俸小英
[导读] 在新时期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教师必须要以全新的眼光审视数学课堂教学,

        俸小英
        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学校,四川 成都610300
        摘要:在新时期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教师必须要以全新的眼光审视数学课堂教学,根据新课改和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重新进行课堂教学定位。掌握教学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结合学科特性和学生能力培养需求,对其教学流程进行优化,有效构建完善的数学课堂教学架构。另外,还应确定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阶段。这样不仅能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与综合素养,同时也能为基于数形结合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良好的保障。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初中数学;教学;渗透
        数学结合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思想,其主要是借助直观的几个图形,呈现具有某些特殊关系的事物,或是展示复杂、枯燥、晦涩的数学教学内容,以期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点。基于此,教师需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结合教学难点和重点,对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创新。在其中增加数形结合元素,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其内容。另外,还必须要对传统的数学课程教学进行优化与改革,以突出数形结合思想为目的,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借助信息化手段辅导和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以期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观念和数形结合思想。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存在的问题
        数学学科具有较强逻辑性、严密性、思维性、复杂性。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时,大部分教师都会根据初中教材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和规划,引导学生通过课堂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但大部分学生本身的辨知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较为有限,难以掌握相关的数学概念、公式、理论。且部分教师没有及时的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也未在其中融入数形结合思想和相关内容。这就导致了课堂缺乏吸引性和趣味性,难以使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和探究过程中。另外,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习惯于根据自身经验进行课堂教学,其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较为单一。且受到课时的限制,很少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预留足够的讨论和交流时间,也没有围绕数形结合思想开展课堂练习。此外,受到家庭、个人、教育、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初中阶段学生本身会存在着明显,且难以消除的个体差异,自身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也各不相同。但大部分教师的实践活动设计通常是参考典型案例,没有突出数形结合思想,且对学生的引导也是利用具有相似性或相同性的方法。这就导致了部分学生难以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其内容,更别提形成独具个人特色的数形结合思想了。
        二、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的有效措施
        (一)整合优秀资源,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教师应对当下的教材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解读,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为切入点,对教学资源进行挖掘和整合,利用具有趣味性、吸引性、多样性的元素,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应结合“数”与“形”之间的关系,从拓展、创新、延伸的角度出发,收集生活当中与数形结合有关的典型案例或相关资源,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其转化成优秀的数学课程教学素材。以学生熟悉且更为简单的内容,导入复杂的数学知识教学,以使学生能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进行数学学习。另外,也需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为主题,有效访问优秀的课堂教学数据库,或是借助大数据技术对网络上海量信息进行收集。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提取相关内容。此外,还可从学生的兴趣倾向和认知规律出发,科学引入中外数学史、数学家故事、数学绘本,以及包含了数形结合元素和数学元素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跨学科知识。以完善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使每个学生都能自主、积极、主动的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实践。


        (二)创设数学情境,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为了使基于数形结合的初中数学课堂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师就需要客观的对原有的数学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以信息化技术为切入点,把握数形结合思想的主旨与核心,科学转化静态式的数学课堂。促使学生将目光聚焦在数学课堂当中,并全面激活其思维和情感。另外。也可为学生创设具有交互性、拓展性、综合性、实践性的数形结合数学教学情境,科学的设置相关问题,借助更加直观的图形或视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入手进行学习。在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相关数学知识的同时,全面推动现代化数学课堂和数形结合思想的融合进程。
        例如,在进行“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构建地平线日出的情境,利用生活当中美好的自然景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记忆和情感。结合本章节的教学要求提出相关问题:“该自然现象当中包含了哪些数学知识?”、“直线和圆存在几种位置关系?”、“如何利用数学的方式来表现圆和直线的不同位置关系?”。引导学生结合教学的情境进行有效分析,或根据日出变化来画出简图,使其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也可利用PPT课件向学生展示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以此为线索进行分析和推导,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并解决上述问题。另外,教师也可利用信息模型为学生模拟直线和圆的相交、相切、相离等的不同位置关系,引导学生全面的进行分析和观察,并让学生思考“圆的半径r的大小与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d有什么关系?”,通过直观的位置变化和图形分析,使学生掌握其特性,并引导其学习根据定义和性质判定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
        (三)加强合作实践,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环节,教师需充分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诉求和综合发展需求,了解数形结合思想的发展规律,科学的设计数学知识竞赛、角色扮演、场景再现、数学游戏、益智游戏等的环节,在其中融入和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在活动环节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科学将4~8个学生划分为同一小组,根据数形结合思想为学生设置难度适中的合作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与其他同学进行探讨和交流,以头脑风暴激活学生的思维和灵感,使其能借助多方力量解决数学学习问题和实践问题。另外,教师还必须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状态,以凸显数形结合为主题,有效联通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为学生设计具有综合性、多样性、实践性、探究性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的分析、组织、策划,在其中增加能体现数学结合思想的环节或元素,使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之下积极进行探索和实践。还应结合学生的课程表现和数学课堂教学需求,制作具有属性结合属性的课后教学微视频,利用微博、QQ、微信等渠道将其推荐给学生,引导其进行数学知识的梳理和总结,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经验与实践心得。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能力为目的,制定全新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案,为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和贯彻指明方向。另外,还应在课堂教学当中增加具有数形结合属性的互动探究活动,鼓励学生不断的进行数学分析的思考。结合学生的层次特性和学习进度,利用信息化手段的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深化数学教学课堂,并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此外,还必须要定期的进行基于数学结合的数学课堂教学的总结和反思,掌握其中存在的需求不足,不断进行教学方式的完善和升级。以期能构建适合当下的初中数学发展,以及学生认知发展、思维发展、能力发展的相契合的数形结合课堂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雍玉华.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14):89-90.
        [2]李春梅.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4):230.
        [3]潘少兵.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探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1):1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