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关键施工技术分析 吕思远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吕思远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钢筋混凝土材料由于自身特点和结构特征,在具体施工中经常出现块体裂缝问题,严重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甚至还会影响相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不利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出现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身份证号码:23020219870831xxxx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钢筋混凝土材料由于自身特点和结构特征,在具体施工中经常出现块体裂缝问题,严重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甚至还会影响相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不利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出现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预留出主体混凝土的空间区域,在主体混凝土浇筑变形之后,再进行缓冲缝隙混凝土的浇筑,使得结构设计更加的完整。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关键;施工技术
        1 建筑施工后浇带技术概述
        1.1 基础定义
        在现代化建筑施工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为了避免混凝土沉降,收缩等原因产生裂缝,需要根据施工建筑的相关标准和项目要求,在建筑底部和墙梁等位置安置混凝土后浇带。通过胶带技术使混凝土变成若干份,利用混凝土的收缩作用使其相互凝聚,在一定的时间后对施工缝中的混凝土进行全面浇捣,使后浇带与混凝土连成一个整体。
        1.2 分类介绍
        后浇带技术也分很多的种类,不同的浇筑类型用于不同的建筑施工设计中也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如果施工单位在不了解后浇带分类中没有相关的了解,就不能根据实际的施工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后浇带类型,所以这样后浇带的功能作用就会受到限制。后浇带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第一,温度类型的后浇带。后浇带在使用的过程中会用气候以及温度等方面变化较大的地方,可以帮助施工单位免受以下温度变化的影响,从而解决施工单位建筑主体和裙房之间的沉降情况。第二,沉降类型的后浇带[1]。这种后浇带通常用于高层建筑中,避免出现建筑主体的沉降。第三,伸缩类型的后浇带。在大规模的建筑过程中,相关的施工单位因为预防施工面积较大的问题而出现伸缩的现象。
        1.3 功能作用
        后浇带技术主要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功能良好,所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受到高度重视,为建筑施工工程提供更多的助力。后浇带的功能作用有以下几点:第一,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最大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温度,当温度过冷时,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混凝土结构在收缩或者膨胀的过程中产生裂缝的问题,使得混凝土建筑不再受温度的限制[2]。第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也在逐渐增加,高层建筑在设计方面也存在设计方面的困难,一旦出现一些问题就会造成建筑中梁超过地基的承载能力,使得建筑施工就无法开展,从而造成施工单位的损失,后浇筑技术就可以对建筑结构进行分析,从而保证建筑施工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
        2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关键施工技术
        2.1 施工时间和材料选取
        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建筑施工的时间以及施工材料进行选取,更加科学合理地把握施工进度及质量,一般情况下,是在建筑施工主体混凝土浇筑结束之后,大部分沉降完成后开展后浇带的浇筑施工。混凝土的构件的收缩时间在两个月之内就可以完成,所以相关的施工人员想要得到更好的施工质量就需要把握好混凝土材料的时间范围。与此同时,施工人员还要把握好混凝土的选材工作,不同性质的混凝土在相同的外界条件的影响下会产生不同的收缩现象,所以混凝土需要具备良好的伸缩性,这样才能保证后浇带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选择合理的钢筋型号,结合现场的科学计算和施工,对材料的质量进行对比,选择性能好的施工材料,从而保证施工质量。


        2.2 宽度和间距设置
        一般情况下,后浇带缝隙对建筑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建筑施工的特点来明确胶带预留的宽度,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有以下几种尺寸80cm,100cm,120cm。比如,大部门的建筑行业选择的是矩形形式,在这一过程中后浇带预留间距要控制在30-40m之间,但是不同建筑结构和规范也存在着不同的要求,使得后浇带宽度和间距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3]。
        2.3 模板施工技术
        随着建筑企业的不断发展,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模板施工属于后浇带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步骤。第一基础底板模板施工。在房屋建设过程中,基础模板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是因为模板需要承载后续施工阶段所有施工结构的重量。第二,顶板梁后浇带模板施工。在建筑工程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利用竹胶板等材料对基础框架进行构建,随后再利用钢管制作支撑结构,最后相关的工作人员要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形成顶板梁后浇带模型。在顶板梁后浇带模板施工过程中,因为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出现漏浆的现象,工作人员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需要采取海绵条来封堵漏浆的现象;第三,墙体后浇带施工[4]。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于不同的墙体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施工,比如在梁筋,墙柱筋施工阶段会选择钢筋对基本框架进行构建,再利用焊接技术来保证钢筋间的稳定链接,在相关的节点位置做好绑扎以及螺纹连接处理,从而增强稳固效果。
        2.4 接缝处理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中的接缝处理工作也是其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具体的要求如下:第一,在墙板施工过程中,当墙板的厚度小于300mm时,施工人员就可以选用直缝断面的形式;当墙板的厚度大于600mm时,一般会选用多边凹形或者是凹形断面的形式。第二,混凝土的选择对于建筑施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般会选择补偿收缩效果好,并且发挥较早的混凝土类型。第三,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选择的形式和类型主要是根据后浇筑的具体类型进行综合考虑是否选择截断形式,伸缩后浇带也可以借助梁板的结构来给予处理,从而保证梁筋的贯通,沉降后浇带一般选择钢筋连接。第四,后浇带施工预留完成之后,相关的工作人员根据要求做好保护措施,一般是通过顶部围栏,覆盖等方式来避免后浇筑工程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也避免出现踩踏变形,垃圾和钢筋腐蚀的问题。第五,当梁板长时间处于悬臂状态时,相关的施工人员就需要拆除两侧的模板支撑,对混凝土的强度给予实时检测,同时也要做好拆除混凝土的保护和检测工作。
        2.5 后浇带保护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保证后浇带和建筑主体整体的切合度,提高施工进度和质量,做好后浇带保护工作,这一工程也涉及到混凝土后浇带临时保护技术和墙后浇带保护技术,对于后浇带临时保护技术需要进行混凝土缝隙里杂物的清洗工作来保证后浇带空间的整洁度,避免空间杂物影响浇筑工作的整体结构和质量。而墙后浇带主要是借助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来提高混凝土后浇带防水性的质量效果,进一步提高后浇带的施工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后浇带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为后浇带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非常简单,应用效果也是非常的显著,可以达到设计工作人员预期的效果。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要做好后浇带定义,分类以及工程的了解工作,这样才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出不同类型的后浇带技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施工人员还需要注意确定原材料的选择,注重确定设备的安设位置,发挥后浇带功能作用的发挥,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陆明辉.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重点控制技术[J].低碳世界,2019,9(09):249-252.
        [2]张贵舟.楼盖混凝土后浇带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门窗,2019(16):92+94.
        [3]蒋小斌.群体建筑地下工程防渗综合措施探析[J].安徽建筑,2019,26(07):231-232.
        [4]林翰强.中超长结构后浇带建筑施工技术浅谈[J].建材与装饰,2019(19):16-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