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方法 黄炳玉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黄炳玉
[导读] 摘要:随着当前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新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要求也逐渐创新发展。
        身份证号:23030219870416xxxx
        摘要:随着当前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新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要求也逐渐创新发展。为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建筑工程发展要求,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应当全面梳理当前施工管理过程中面临的多种问题,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优化和技术方式创新,全面促进生产方式的优化,推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但是由于当前信息化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传统的施工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施工管理要求。为此,本文结合当前的施工管理相关要求,通过分析当前施工技术管理创新的相关策略,以求能够全面推动建筑工程施工发展,实现施工质量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引言
        近年来,我国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逐步增加。同时,由于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迅速加快,建筑建设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可以看出,建筑建设项目作为中国大型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提升的过程中占据关键位置。建设工程行业的迅速前进带来了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随之而来的是更加复杂的设计,更加特殊的功能。建设施工技能管控是贯穿整个建设过程的重要要素,因此,加强施工技能的高效管控,注重施工技能水平的优化,以良好运用新技术,有利于调整并促进整个建筑建设行业发展的步伐。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问题
        1.1建设工程施工技能管控制度的欠缺
        目前建设施工单位必须具备完整、合理、系统、适当的技能管控制度。现有某些建设施工单位在项目施工前尚未明确关于技能方面的责任管理制度。负责人运用不合理、不科学、不适当的管控方案,不能按照建设技能管理的行业规范进行管控,致使施工技能管控局面失控,阻碍了施工进度。
        1.2前期质量管理工作准备不充分
        在很多的工程施工企业中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节约人力消耗,会故意减少前期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计划安排。在实际的施工中会直接将前期质量管理工作一笔带过,然后为减少施工时间,直接让工人根据设计的相关要求开展施工作业。但是这种前期质量管理工作的准备不充分,会导致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对于施工的材料和内容不能有明确的掌握,最终致使工程施工的质量存在缺陷,进而影响管理人员失去对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质量把控,造成工程施工出现多种质量问题。
        1.3设备、建筑材料管理不严格
        不同工序的施工技术和相关规划都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施工所涉及的设备、人员、材料的调度和管理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根据调查,很多建筑企业对于施工中的关键要素控制得并不严格,存在很多不良现象,拖延了工期,也降低了工程质量。
        2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方法
        2.1基础工程技术管理
        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构成部分,关系着建筑工程的安全性,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应做好基础工程现场施工的技术管理。一方面,技术管理人员应认真阅读施工图纸,明确所用的基础类型以及具体的施工环节,如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环节包括桩位的放样、埋设护筒、装机就位、成孔清孔、安放钢筋骨架、浇筑混凝土等。在此基础上,合理统筹各施工人员、施工设备,确保其提前到达施工现场,为整个基础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做好铺垫。另一方面,基础工程正式施工前,组织各施工班组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讲解各施工班组的主要施工内容、施工中应注意的细节、规范等,建立各施工班组沟通机制,确保其相互配合,施工过程中注重考虑下个环节的施工,实现各施工班组工作的无缝对接。

另外,严格执行施工现场质量验收制度,每一个环节施工完成后,应组织相关的负责人做好施工质量的验收,在未通过验收之前禁止下个环节的施工,如此环环相扣才能保证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在质量验收过程中既要注重肉眼观察,又要注重运用相关的设备仪器,检测各项施工参数是否符合规范以及设计要求,发现问题应认真分析原因,要求施工人员及时加以整改。需要注意的是,为保证基础工程施工工作的安全性,既要根据基坑开挖深度采取针对性的基坑支护技术,又要做好基坑周边土质稳定性的检测。
        2.2建立健全的建设工程施工技能管控模式
        建设工程施工技能管控的中心工作是制定并执行规范的建设施工技能管理体系,这也是建设单位组织各项工作的基础。为了提升施工质量,有必要建立网络信息管理平台,形成规范的管控模式。管理人员应具备精湛的施工技术指导能力,勤于找到问题并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及时解决问题;有必要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管控,对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进行全面测试,以确保施工有序进行;有必要制定施工期间的技能管控模式,施工一旦启动,要严格控制与执行。实行专项人员监督制度,对施工现场的各个建设项目进行质量抽检,增创工程施工检查的优秀率,并以最快速度纠正出现的问题,以降低工程建设不必要的成本损耗。
        2.3做好施工质量监督前期管理
        为进一步优化工程施工前期的质量监督管理,提升工程施工全过程管控能力,增强施工质量,引进多种新型的施工手段,有效减少施工质量问题。现阶段,随着施工工艺和施工手段的不断优化,科学技术下的工程施工可以以多种的施工工艺完成施工作业,这些新的施工工艺能够有效地减少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优化施工质量前期管理能力,有效地降低施工质量监督前期可能出现的多种问题。
        2.4建立健全施工生产考核管理机制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筑工程的施工企业、项目部及其施工作业班组,均应签订安全施工责任保证书,并且对具体的施工状况实行日常抽查、季度审查及年终考核制度。与此同时,还应将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生产业绩和考核结果与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挂钩。对施工中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一票否决,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只有做到上述几点,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不出问题。可以看出,施工企业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控过程中,必须要求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和相关规定进行施工,保障施工的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有效执行。施工企业还应严格按照建筑施工流程,接受资质认证和监理机构的监督,全面提高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
        2.5注重员工综合素质培养
        加强宣教,提升领导的大局意识、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技术培养,不断引进高新施工技能,开展国内外建设施工技能交流,着力提升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积极招募更多高精尖专业人才,合理优化人员构架。
        结语
        为更好地发挥工程建设作用,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在进行工程呢个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作为管理人员应当充分地认识到质量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通过明确当前的建设任务目标要求,全面统筹质量精细化管理全过程管控,实现施工建设质量的高效优化,让所有的施工工作都能够充分地覆盖在施工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尽可能地减少施工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施工建设质量问题,从而深化建筑工程项目管控作用,实现建筑工程任务目标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崔伟岸.浅谈如何在施工中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经营管理者,2013,(19).
        [2]李晓峰.探讨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经营管理者,2013,(18).
        [3]许翔.探究超高层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研究与运用[J].消防界(电子版),2019(20):46-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