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宏泽
呼和浩特第六中学
摘要: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物理课程的开设和语数外相比课程量明显少的多,并且物理课程仅仅只局限于教室。因此高中物理教师要逐渐地提升学生物理实验操作的兴趣,尝试去转变传统的讲授模式,让物理实验课程变得丰富多彩。基于此,以下对高中物理实验化的教学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化;教学研究
引言
实验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需要高中物理教师提高对于实验教学的重视。在新课改背景下,必须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让教育改革的各项措施得以落到实处。因此,需要教师建立对于物理实验教学的深刻认知,积极探索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全新模式,以保障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高效开展。
一、高中物理实验化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观念比较落后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是比较落后的,这些教师往往只重视教授理论知识,对实验教学却不是很重视。很多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为学生讲解书中的物理知识,对于书中的物理实验大多是口述,觉得物理实验很浪费课堂时间,只要求学生把实验的步骤与结果记下来就行了。教师单一地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实验的含义,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率下降,阻碍了物理教学的发展。
(二)教师层面
绝大多数学校都只重视物理基础知识的教学,但常常把物理知识和实验操作割裂开来。因此教学过程当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将物理实验知识作为单独的一个知识点来进行死记硬背,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完成。问题一:实验教学过程中刻意地强调现象和结论,忽略实验操作的过程与细节。学生没有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进来,这样整个课堂的参与度与积极性严重下滑。问题二:部分老师喜欢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这样的效果只会让教师感觉自我良好,后排的同学根本看不清楚教师在做什么实验,或者单纯地观察实验现象,不带着问题去思考。问题三:教师对实验器材的把握不熟悉,缺乏创新钻研的精神。当学校的实验器材老化时,或者有些器材实验室根本就没有,教师就会手无足措,不去利用身边的工具自己制作实验道具。
(三)实验教学的模式单一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仍然处于应试教育阶段,在进行实验的具体操作时,给学生的时间比较少,更多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实验的结果。还有一些物理教师在实验前就直接把实验的结果告诉学生,而且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的类型基本都是验证性实验或测量性实验,存在明显的单一性。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明显会降低很多,非常不利于学好物理这门学科。
二、高中物理实验化的教学策略
(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块敲门砖,高中学生心理,生理上的发展已经逐渐成熟,但传统的机械教育观念使得他们在学习方面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在高中生的认知中,学习是一种习惯,每天都要重复相同的劳动,按时按量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而不是把学习当成一种兴趣。对于物理实验教学来说,学生无论是对问题的探究思考还是实际的实验操作,互动性还有参与度都大打折扣。实验操作的晦涩难懂,枯燥乏味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要想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与生动性,就必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活动当中,只有自己把实验做一做才能深刻地体会到实验操作的细节处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当中的实验现象,巧妙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还要结合物理知识创建出物理模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
例如:在教授“光的粒子性”的实验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光源、锌板、验电器等等,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让大家研究探讨“饱和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思考,作出猜想与假设,再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进行验证。
(二)充分运用生活素材,增加课堂互动
兴趣在学生的物理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物理实验自身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和过程性,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于相关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深刻认知,便于学生体会物理知识的本质特征,有效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得到切实提升。需要教师合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开展实验教学,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新知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切实提升,有效提升实验教学效率。以“圆周运动”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建立对于圆周运动的清晰认识,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物理教学,为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圆周运动,如火车转弯等,并通过实验进行模拟,让学生在教师演示的基础上展开实验操作,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化,传统的单项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需求,需要教师为学生进行操作演示,同时,也可以采取互动教学的形式,强化师生和生生互动,增进师生之间的课堂交流,便于学生深刻理解课堂知识。高中物理学科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存在区分,需要教师建立对于学生学习水平和物理学科基础的深刻认知,与学生的具体问题相结合,展开对于学生的针对性讲解,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切实提升,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此外,要将理论和实践进行充分结合,需要学生在物理课堂学习前,建立对于物理实验的正确认知,便于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导体的电阻”为例,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电阻的有关知识,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布置测量导体电阻的实验探究作业,让学生通过测量导体电阻建立对于电路的认知,学会利用各种方法计算电阻率。
(三)鼓励学生探究,提升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
现今物理教材上的实验多分为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测定式实验这几种,学生在物理课堂上所能够了解的实验方法也是有所不同的.教师可开创某些探究性实验进行物理课程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例如,在教学“重力加速度的测定”这一知识点时,除了传统的单摆法教学,教师还可以应用圆锥摆法、自由落体法、气垫导航法、伽利略理想实验法等实验方法让学生对其展开探究.在教学时,将实验作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以实验操作过程来帮助学生完成思维训练,这种实验模式能够培养学生在实验学习过程中的探索思维.又如,在教学“伏安法测电阻”这一实验时,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就应该要求学生开动自我思维,自主地设计伏安法测电阻改进实验.一些学生将导线重新连接,还有的学生则改进了实验器材,引入了滑动变阻器.他们会针对伏安法测电阻所出现的实验问题进行原因分析.这样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活性,从而有利于构建高效物理课堂.
结束语
虽然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是这些不足的地方都是有办法改进的。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对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才能推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不断进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晓梅.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试题与研究,2020(27):103-104.
[2]张信.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优化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7):50+36.
[3]陈丽艳.高中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实施策略探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5):33-34.
[4]张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探究与改进[J].基础教育论坛,2020(35):27-28.
[5]张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优化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33):57-58.